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90607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 录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5)(一)发展基础(5)(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14)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16)(一)指导思想(16)(二)主要目标(16)三、主要任务(18)(一)更加注重民生为本,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18)(二)更加注重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着力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三)更加注重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着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1)(四)更加注重创新制度激发活力,着力深化各项人事制度改革(22)(五)更加注重促进和谐发展,着力构筑新型和谐劳动关系(23)四、重点工程项目(24)(一)肇庆高技能人

2、才公共实训基地(24)(二)肇庆市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24)(三)肇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24)(四)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24)(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工程(25)五、保障措施(25)(一)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组织领导(25)(二)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投入(25)(三)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25)(四)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干部队伍能力(26)六、组织实施(26)(一)加强组织领导(26)(二)加强舆论宣传(26)(三)加强监督检查(27)(四)加强跟踪评估(27)附件:1、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

3、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表2、肇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建后运作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为做好这一时期的工作,加快推进肇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根据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肇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

4、策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三促进一保持”和“双转移”契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工资收入分配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圆满完成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1、围绕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统筹城乡就业取得明显成效。实施“十一五”规划以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快,统筹城乡就业再就业机制不断健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改善,“双转移”战略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效不断涌现。“十一五”期间

5、,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1.4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7.51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7.5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9万人; 201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控制在3%以内,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全市高校毕业生泛就业率保持在86%以上;基本建立城乡并重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体系。(1)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我市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政策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肇庆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及转移就业实施方案的通知、肇庆市创建全省统筹城乡就业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肇庆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实施方案、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一系

6、列关于做好就业再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文件及措施,为促就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2)统筹城乡的就业再就业机制不断健全。全市建立健全了就业与失业登记制度、免费就业服务制度、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就业援助政策惠及城乡困难群众,就业援助范围和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创业的补贴范围以及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的扶持政策都扩大到农村劳动者。积极拓展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渠道,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建立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积极落实促进农民工就业政策,加强输出和输入地的就业岗位信息对接。着力创建全省统筹城乡就业示范市和国家级创业型城市。(3)“双转移”

7、战略和职业技能培训成效不断涌现。我市坚持把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推动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作为实施“双转移”战略,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创新考核机制,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范围;创新激励机制,采取奖惩结合的措施;创新宣传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及村委会协理员的作用。以市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为基地总校,市属其他技工学校和县(市、区)就业训练(培训)中心为分教点,构建“基地化运作,一校多点”的培训网络,创新培训机制的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推介;因人制宜落实“一户一技能”计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受到

8、省委汪洋书记的高度赞扬。2、围绕保民生惠百姓,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市基本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系比较健全、覆盖城乡广大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并随着经济增长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1)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截至2010年底,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4.84万、87.94万、32.53万、32.66万、27.79万人。养老保险。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养老金不断提高,全部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重点推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非公有制企业从

9、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城镇居民参保。出台了解决国有集体企业体制外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的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市企业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实现了新老政策的平稳过渡。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德庆县、封开县、鼎湖区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医疗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由单一的职工医保向全民医保推进,形成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张保障网”。不断扩大基本医保的受益面,建立了多层次的医疗费用保障体系,通过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性医疗保险、个人自筹医疗费用等渠道,满足了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全面实施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城

10、乡统筹。不断提高基本医保管理服务质量,对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考评,实行信用等级管理。与广佛共同制定广佛肇互设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工作方案,互认定点医疗机构、逐步完善异地就医结算。 失业保险。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用于支付困难企业中参加失业保险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在岗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推动建立集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三位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充实人员力量、明确工作职责、完善业务流程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工伤申报程序、工伤认定程序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全面推进工伤预防试点和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工伤康复制度,扩大工伤康复受益面,逐步健全工伤预

11、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待遇标准不断完善,有效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其基本生活和身心健康、减轻用人单位负担。(2)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2010年,我市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151.35元,“十一五”期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596.82元。同时,稳步提高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水平。2010年,我市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2万元和8万元,城镇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在职职工统一按85%比例报销,退休人员统一按90%比例报销,治疗恶性肿瘤的在职职工统一按90%比例报销,退休人员统一按95%比例报销;城镇居民医保住院报销

12、待遇提高到65%。(3)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推动社会申办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2010年,全市有80%以上的社区建立了服务机构,不断拓展工作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3、围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到2010年底,全市人才队伍总量达66.12万人,其中党政人才1.53万人,经营管理人才7.12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8.3万人,技能型人才32.67万人,农村实用人才6.5万人,社会工作人才0.47万人。在高层次人才队伍中,有高级职称0. 36万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人,在管的市拔尖人才66人

13、。(2)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先后出台肇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肇庆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人才政策,市委、市政府相继召开了全市人才强市工作会议、人才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将人才项目编制入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与广佛地区人才工作的对接,进一步优化我市人才环境。(3)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进一步加快。加大市、县(市、区)两级人才智力市场建设,市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市场)拥有一幢1500多平方米的人才大厦,全市除端州区外也先后设立了有固定场所、配备了专职人员的常设型人才市场。市人才服务中心与南方人才市场合作,开通了“肇庆人才网(南方人才网肇庆分站)”

14、,设立了各县(市、区)人才网页,打造“现场+网络”的招聘人才新模式。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市人才市场为龙头,基层人才市场为支撑、人才网站为辅助的人才市场体系,大大提高了人才引进实效。实施“十一五”规划以来,全市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引进的各类专业人才达25646人,其中硕士以上692人、本科17171人。落实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2006年以来共吸引297名大学生到我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4)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着眼提升执政能力,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培养。重点推进党校干部培训主体班改革创新,并抓好公务员常规培训。积极开拓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培养平台,选派干部到省直单位“上挂”与到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平挂”、到县(市、区)和乡镇一级“下挂”相结合,提高干部的实践能力。二是着眼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抓好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年平均接受继续教育率达到50%以上。三是着眼提升应用能力,加强技能人才和农村人才培养。2005年,我市成为全省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同时,培养了大批农技推广人员、种养能手、农民企业家为主的乡土人才以及从事端砚、玉器、竹器加工等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