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905968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 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0715号二0(七年一月十九日四川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四川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现代物流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是经济、社会和技 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核心是突出系统整合的理念,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运用信息技术和供 应链管理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 的目的。现代物流始自企业对内部分散的物资流程进行的整合,即把采购、制造和销售过程中的物资流动统一

2、起来考虑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分工的深入 各类企业将自身的物流业务全部或部分外包给物流服务商 ,专业物流企业依托并整 合社会原有的运输、仓储等资源,逐步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 一现代物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 济增长方式,引导消费,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明确了未来5年我省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 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是指导十一五”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发展的现状及条件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于20世

3、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发展势头强劲。现 代物流业逐渐成为全省服务业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正由起步阶段向快速发展阶段过渡。(一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005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2939公里,其中电气化 率67.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公路通车里程11.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通车里程1759公里,位居西部第1位;航道通航里程1.12万公里;民用机场10个対 外开放口岸9个。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以铁路干线、国省道公路为主 导、航空和水运为辅助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实现了航空、铁路、航运、公 路、邮政协调配套的口岸立体开放布局,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打

4、下 了坚实的基础。(二物流企业快速成长。2005年全省从事物流的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第三方 物流企业200多家。一批原有的国有物流企业通过重组改制和业务转型向现代物流 发展,已成为全省物流市场的骨干力量。一批全国较为知名的物流企业和外资大型物流企业在成都设立办事机构、分公司,物流网点逐步延伸至全省主要城市。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各种服务模式的物流企业构成了各具特色 的物流企业群体。(三物流产业初具规模。2005年全省货物周转量898.45亿吨公里;全社会物流 总费用占全省GDP的22%;物流业增加值570亿元,占全省GDP的7.7%。全省物流 服务市场基本形成,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

5、的比率逐渐减少,物流增加值稳步上升 物流产业初具规模。(四区位优势显著。四川地处西南、西北的结合部,与9个省(市、区接壤,具有辐射西南、西北地区的区位优势。成都市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城市”对西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都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 作用。四川是泛珠三角以及东南沿海地区拓展西部广阔市场的重要桥梁,通过这个桥梁发挥西部地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作用和科技人才资源富集的比较优 势,能有效促进泛珠三角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加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五市场需求旺盛。四川拥有 8700多万人口,具有广阔的市场容量,是我国西南 地区最大的消费市场和物流中心。近

6、年来四川发展势头好,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 强。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7385.1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1.4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2.3%;工业增加值2512.6亿元,十五”年均增长 12.4%。预计到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将超过12000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9%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5254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2%;工业增加值将达到 4500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2%以上。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存度进一步 提升和四川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将给四川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需求拉 动。在我省现代物流业蓬勃兴起、发展前景良好的同时,必须清醒地

7、认识到我省现 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水平仍然偏低,主 要表现为物流成本高、物流企业规模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滞后、物流市场不够 规范等。2005年我省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一些物流业较 发达的省市相比差距更大。我省现代物流业还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发展。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物流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改革开放为动力、先进技术为支撑、优质服务为宗旨,从培育物流市场为切入点,通过营造现代物流发展政策环境、整合现有物流资源与建设新的物流设施的有 机结合,建立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物流

8、服务体系,努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 量和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匚发展原则。政府营造环境,市场配置资源。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 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从满足物流需求的实际出发,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 政府要为发展现代物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投资扶持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项目,支 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1. 加强统筹规划,注重协调发展。加强规划引导,做好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物流 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协调和衔接,合理布局重大项目。坚持物流发展与其他产业 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物流基础设施与其他基

9、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2. 突出发展重点,坚持分步实施。优先发展重点城市和重要商品的物流设施。物 流设施建设坚持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各地要从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引导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防止盲目攀比和重复建设。3. 整合现有资源,推广统一标准。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促进物流服务的市场化 和资源的社会化,整合现有社会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设施利用效率。鼓励生产、工 商、运输等各类企业进行联合,形成新的专业化物流公司。推广国家已制订的物流 标识标准体系,提高物流效率。4. 创新服务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以满足企业和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为 出发点,不断创新物流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动物流

10、服务的现代化和合理 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三发展目标。1. 总体目标。至V 2010年,构筑以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网络技术为先导的物流信息平台、规模仓储和智能化管理为主的物流储存配送平台,建立快捷、高效、方便、经济合理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 和现代化水平,积极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促进物流产业较快发展,使 四川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2. 具体目标。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的比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23个百分点;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集群和510户国内知名的物

11、流企业;建成510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物流园区。、空间布局十一五”期间我省现代物流空间布局结构是:构建一个体系,打造三大通道,发展 三大区域,建设四级节点城市,形成六大物流中心。(一构建一个体系。构建以成都市为中心、物流量大的交通枢纽城市为次中 心、其他大中城市为节点、县城为支点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转变物流业增长方式,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二打造三大通道。1. 以兰渝铁路、襄渝复线和达州一铁匠垭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配合已有的宝成 铁路和108国道,形成与华北、西北联系的北通道。2以达成铁路复线、邻水一垫江高速公路和嘉陵江渠化建设为重点,配合已有的 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达万铁路和成南

12、高速公路 ,形成连接重庆,与东部地区联 系的东通道。3. 以成昆铁路复线、雅安一攀枝花一田房和宜宾一水富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与 已有的内昆铁路形成连接云贵,进入东南亚的南通道。(三发展三大区域。根据交通条件、地理区位、物流聚集辐射程度以及十一五”全省五大经济区的布局,发展成都、川南、川东北三大物流区域,最终形成地区协 调发展、各有侧重的物流格局。1. 成都物流区域。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雅安6市。建立跨区 域的全国性物流集散和分拨、配送中心,发展粮食、机械、重装、汽车、电子、电 器、建材、医药、农产品等物流,加快商业零售物流的发展,形成以公路、铁路、航 空联运的一体化体系。加快建设

13、雅安物流园区,依托雅安已形成的川西北走廊,使其 成为连接藏区的重要物流枢纽。 川南物流区域。包括自贡、宜宾、泸州、内江、乐山、攀枝花、西昌7市。 建立区域性连接周边省市的物流集散、配送中心 ,发展食品、化工、冶金、钢铁、建材、汽车等物流,加快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形成以公路、铁路、水运 联运的一体化体系。加快出海物流园区和以冶金、建材、机电、钢铁为主体的物流 园区建设。2. 川东北物流区域。包括南充、遂宁、达州、广安、巴中、广元6市。建立区域性连接周边省市的物流集散、配送中心,发展日用消费品、化工、农产品、建材 等物流,形成公路、铁路一体化的联运体系。加快日用消费品、生产资料物流园区 的建设。(

14、四建设四级节点城市。按照全省物流区域的总体布局,以适应区域物流市场发 展的需要,建设四级物流节点城市。1一级物流节点城市。根据全国物流区域的布局以及成都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和 具有较强的物流发展基础,确定成都市为一级物流节点城市。2. 二级物流节点城市。根据交通条件、地理区位、物流量等因素 ,结合全省物流 通道建设和物流区域建设,确定攀枝花、绵阳、南充、宜宾、泸州、乐山、遂宁、 广元、达州等城市为二级物流节点城市。3. 三级物流节点城市。以完善全省二级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组织,形成合理的城 市群物流系统为基本原则,确定自贡、德阳、内江、广安、巴中、眉山、资阳、雅安、西昌、康定、马尔康等城市为三级物流

15、节点城市。4四级物流节点城市。为加快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县城作为城市联 系农村的桥梁作用,将县城作为全省物流网络的终端节点城市,并以县级市为重点,协 同有条件的县城先行发展,支撑全省物流网络体系。确定县城为四级物流节点城 市。各级物流节点城市按照功能匹配、布局合理、服务分工和规模合理的总体要求 在城市之间及城市内部建立健全物流组织服务基础设施系统 ,为区域之间、城市之 间和城市内部之间的物流组织提供实现物流通畅的保障条件。(五形成六大物流中心。根据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等条件,加快重点物流节点城市的建设,促成成都、宜宾一泸州、绵阳一广元、攀枝花、南 充一遂宁、达州六大物

16、流中心的形成。1. 成都物流中心。通过 一网二平台(物流快速网络、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交通 运输基础设施平台,三园区四中心(三个物流园区、四个物流中心,若干个物流服务 站”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建设,发展面向全国跨省区的物流输送、 分拨和区域物流配送,使其具有承接国际区域性货物周转的能力,形成全国性物流中 心。2. 宜宾一泸州物流中心。利用地处长江主航道和川黔滇渝结合部的区位条件,加 快融入成渝经济带。进一步发挥出海通道和集装箱码头的强大功能,借助出川大通 道的建设,建设区域物流及配送中心。建设辐射周边省区、连接区域内各市县的物 流园区,形成川南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和四川通江达海的重要节点。3. 绵阳一广元物流中心。充分发挥绵阳电子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