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88224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信营销案例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微信营销案例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微信营销案例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微信营销案例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微信营销案例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信营销案例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信营销案例分析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信营销案例分析报告一女微商800元创业卖阿胶,半年月入过万从手握800元开始创业,到签下价值80万元的合同;从一名普普通通的 “微商”,到黑龙江省总代理李丹丹趟出了一条从少到多、由小到大的创业 路。尽管路途多艰、满是辛苦,但她说,创业的人生很精彩,自己会在创业路上 “一条道跑到黑”。说起创业故事,38岁的李丹丹说,是源于一个偶然。去年10月底的一大,单位组织员工献血,李丹丹名列其中。“这是阿 胶,补血挺不错的。”朋友得知后,专程给她送去一大袋即食阿胶糕。第二天,她 把阿胶糕带到单位,分给了一同献血的同事,大家吃后都感觉效果不错,还让她帮 忙买几袋。这时,创业的想法涌上李丹丹的心头。平时注重保

2、养的她心想:“既然是 好东西,应该和更多人分享。东北地区缺少这样品质高、价格优的养生滋补品,这 也是一个商机。”万事开头难,对李丹丹来说,也不例外。“虫滋补食品,如果质量不过 关,好事就会变成坏事,我一定要找到生产厂家,确定货源、质量过关,才能放心 去做。”打定主意后,李丹丹不厌其烦地给厂方售后人员和销售经理打电话,终于 使对方感受到了她的诚意,愿意提供货源。“你从朋友那里进货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找到我们 ?”销售经理曾问。 “为了让更多朋友吃到靠谱的好东西。”她答。随着微信的快速普及,李丹丹成了 “微商”大军中的一员。因为代理阿 胶,她还特意取了个微信名。李丹丹卖的是阿胶滋补品,她要不断学习

3、产品的专业知识、销售技巧等, 还要收集客户反馈、处理微信群关系、培养代理、策划活动每天忙得脚不沾 地,工作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李丹丹还深知,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微商”,诚信是最重要的。去年底的 一天,客户打电话订了两袋阿胶片(/),李丹丹和爱人便开车上路了。天空飘着小 雪,两人小心翼翼地驾着车,用了一个多小时从红岗赶到东风新村,把产品送到客 户手中,再回到红岗已是晚上10点多。“答应送货,就要说到做到。”最最难的是那段瓶颈期。”去年11月初,已经零售近1个月时,李丹丹 感觉到,产品渐渐卖不动了,家人此时也劝她放弃。但她却想,创业是一件有意义 的事,而且做养生滋补品很有市场,不能就这样甩手不干了。恰

4、逢此时,她与厂方多次沟通后得到了认可,拿到了一手货源和市级代理权,并开始招收代理,为更多微商提供货源,从而渡过了瓶颈期。今年5 月、 6 月,李丹丹还应厂方邀请,两次赴山东东阿的工厂实地考察,最终拿到了价值80 万元的某品牌阿胶产品的黑龙江省总代理授权。虽然做“微商”仅有大半年,李丹丹的事业却发展得很好,不仅拥有独家货源,直接供货的一级代理达30 多个,近几个月共卖出 4 吨多、价值几十万元的产品,实现了月入过万元。如今,她已不满足于微信销售,正在着手推进产品进药店、商场、超市等地,实现“海陆空”全方位销售。说起创业,李丹丹有自己的想法:“其实创业并不难,无外乎两点:诚信+坚持。”她建议想做“

5、微商”的朋友们,选择一个好的长线品牌来做,更要“先做人,再做生意”。微信营销案例分析报告二微信卖菜:小农女送菜的净菜生意探索“小农女送菜”这个微信公共账号背后,有不少有意思的“违和”点:这个以女生自居的账号,是三个大男人建的 ; 而作为一个在微信卖菜的公众账号,核心团队 3 人中有 2 人都来自腾讯团队,他们的卖菜生涯甚至是以腾讯大厦为起点的。目前主要在深圳科技园附近送菜的“小农女送菜”提供的也是半成品 ( 初步清洗处理的净菜) ,而它特别的地方在于用微信卖菜。在用户前一晚用微信预订后,团队会在早上5 点采购菜品,并在3 点多以前完成对食材的装配,通过自建物流完成下午4 6 点的配送。而用户这

6、边则可以在下班前收到送来办公室 ( 或家里 )的新鲜菜品,到点回家就能做饭。试水微信卖菜,优劣都分明 在渠道上首先采用微信,是“小农女送菜”和其他同行不同的策略。联合创始人陈喆说,他们会在一段时期内都采用微信为主的方式去卖菜。在陈喆看来,微信可以让他们更容易、快速地通过社会化增加粉丝,而且交流更亲切,还可以每天提醒用户下单。而从他们现实推广的结果来看,微信公共账号带来的转化率也要更高。当印有“微信卖菜”的传单到手,用户会因为好奇,更自然地扫个二维码关注一下账号。此外,从用户行为来看,通过手机下单更符合用户平时对设备的使用。用户通常会在晚上吃完饭以后开始考虑第二天的菜品。到晚上私人时间,没有太多

7、人会依旧坐在电脑前,但玩手机却是常有的事( 移动化趋势明显) 。能够做到圈用户也是他们在微信上卖菜的一个优势。在账号的运营上,“小农女”正想办法让他们的每日推送看着不像广告。他们发给用户的消息并不只是今天菜品的广告,还会发一些有关饮食人文、创业想法的交流。在他看来,关注了账号的人可能只有三四成是真的有买菜需求的,但也要想办法把他们留住。当“小农女”送的不只是菜,还做水果零食的生意,这些用户总会存在购买的人群。但微信也有不完美的地方,目前通过微信送菜,“小农女送菜”只能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结账,过程不够简练。他们计划建立web 网站的一部分原因,也是移动端的支付体验还没有web端做得这么好,在网站

8、上可以轻松办到预充值的业 务。用游戏的运营思路卖菜陈喆介绍,“小农女送菜”这个项目实际上在2013 年 5 月份就开始筹备内测了,当时他和另外一位合伙人还在腾讯工作。为了让生鲜从0 到 1 做起来,都做过微信游戏、了解社区产品策划运营的两人想到用游戏的运营思路,通过内测试运营上线的思路做产品、流程的优化和规范化。他们首先面向腾讯人开始内测的生意,一开始用每天固定30 单、每单亏10块的方式去做生鲜的尝试,整个过程都与宣传打通。因为是限量的,用户需要将公众账号推送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才有机会买到 9 块 9 的菜。这给他们后期带来了不少好处:因为单量有限,问题的影响可以控制,而且可以优化 ; 而因

9、为内测的都是腾讯人,他们很理解内测阶段产品的不足,愿意积极提意见 ; 内测期间积累了用户基数,不至于开门做生意时因为没有用户而感到低落( 最初的信心很重要) 。而到内测中发现的问题得到优化进入试运营阶段的时候,他们开始不限单量做测试,借此预估团队开门营业以后能够承受的单数。在这个测试阶段,社会化的营销推广也是一直进行的。当初很多想法不切实际对生鲜的想象和生鲜的落地有明显的落差,这个看起来被认为有强需求的产品有时并不是想象的样子。在最开始的时候,为了不分散采购能力,他们做的是每天提供用户 8 个菜,就像国外的一些午餐递送服务那样。但在运营的时候他们发现,用户做饭的差异化还是挺大的, 8 个菜根本

10、无法满足。到现在他们已经有60 70 个菜品供用户选择。而这样的转变其实并没有太影响采购,因为很多菜其实是不同食材的排列组合。让陈喆深刻意识到的,还有强需求的表象下,很多人买菜的习惯其实是不存在的。“如果你觉得从0 开始做生鲜,两个月能做到 100 单,那你就太乐观了,没做过生鲜的人可能感受不到。”到目前为止,物流是他们认为最为困难的事情,生鲜对物流的及时性要求让他们在前期只能慎重再慎重地去选择配送范围和区域。所以目前他们仍只面向写字楼白领。点评:掘金“圈层文化”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认为,“小农女”的定位准确,如今移动化趋势明显,通过手机下单更符合用户平时对设备的使用,而接受这种消

11、费方式的群体大多是白领,与他们所推广的目标人群不谋而合。他说,“小农女”相当于是利用新型社交媒体和现代物流管理手段打了一个“组合拳”,解决了线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微信营销案例分析报告相关内容微信营销案例分析报告三90后回乡创业微信卖土鸡月入 2 万1990年出生的他,和其他同龄人一样,爱挂 QQ泡论坛、刷微博、玩微信。他原本在一家国企上班,每天朝九晚五,一成不变却安稳的工作,让他心生厌倦。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辞去了这份安稳的工作,回到宁德开始创业。一次偶然机会,他瞄到经营土鸡、土鸡蛋的商机,便下定决心以此创业。 90后的他没有采用传统的营销方式,而是在父亲的反对声中,利用 Q

12、Q群、微博、微信等时兴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如今,他全职经营土鸡生意仅 4 个多月,月营业额近2 万元。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有着与众不同创业故事的“90 后”小伙子。放弃国企工作回家创业“我现在刚开始打宁德市场,一个月卖一万多,这个月估计能突破两 万。”詹思传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詹思传生于 1990 年,蕉城区漳湾镇岭后村人, 2012 年毕业于厦门华天涉 外学院物流专业。如今的他,是一个经营土鸡、土鸡蛋生意的“土老板”。每天晚上,詹思传开始整理一天接到的订单。第二天早起床,根据订单杀好鸡, 9 时左右打包好要送的土鸡土鸡蛋等“土货”,骑上摩托,他从位于漳湾镇岭后村的家中出发,开往宁德市区,约 2

13、0 分钟后到达。学过物流专业的他,按照提前设计好的路线,一一派送到客户家中,送完货刚好绕了一圈。“这样比较省油。”詹思传笑着透露。而在一年多前,他还是一名国有企业职工。“毕业后,我在泉州安溪一家国企干了 8 个月。”詹思传讲起他的第一份工作:这是一家位于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的一家国企子公司,詹思传从事的是LED晶片生产,每个月可领到两千多元工资。但是这份每天朝九晚五,不时要上夜班的工作,詹思传并不喜欢。趁工作之余,詹思传看了不少营销类及创业类的书籍,正是这些书籍,让一个“创业梦”在他的心中渐渐萌芽。“趁年轻就要拼一把。” 2013 年春节过后,詹思传便辞去了稳定的国企工作,回到家乡宁德,决定自己

14、创业。“好好的工作干嘛不干呢?”对大学生儿子辞去稳定国企工作回到宁德,詹思传的父亲詹仁山十分不理解。他劝儿子:“你就安分地找份工作吧。”但一门心思要创业的詹思传哪里听得进去。 2013年 3 月,詹思传在宁德市区开了一家电信代理店,经营卖手机、缴话费、办理宽带等业务。见儿子干的事情还算靠谱,詹仁山便不再反对。发现商机:三成宁德人爱吃“土货”可好景不长,刚开始,手头的各种人脉资源比较多,詹思传的手机生意还算不错。可时间一长,手里的资源渐渐用完,他又想不出好的推广办法,手机店生意一日不如一日。 2013 年 9 月,詹思传被迫关了店门,重新找工作。他很快在一家团购网站谋得一职,只可惜这家网站经营状

15、况不好,上了一个半月班后,公司倒闭,詹思传再次没了工作,甚至连这一个半月的工资都没拿到。不过,詹思传并没有一蹶不振。在休息一个多月以后, 2014 年初的一 天,他向父亲詹仁山提出要全职卖土鸡和土鸡蛋的想法。詹思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缘于他一个偶然间发现的商机。从国企辞职回到宁德后,应一朋友邀请,他加入一名为“闽东宁德同城交易”的QQ羊。群友都是宁德本地人,不少人在群里进行商品交易。一天一位某网络公司老总在群里问起:“哪里可以买到正宗土鸡?”詹思传便顺口答道:“我家就有正宗的土鸡啊。”原来,詹思传的父亲詹仁山从事农业养殖多年,还是“科技示范户”,家里养了许多头猪,还养了 20 多只土鸡。不过,他养的土鸡以及产下的鸡蛋,大部 分都是自家食用或送人。詹思传在QCW里与对方详聊,并成功将一只土鸡卖出去。通过这件事, 詹思传开始留意身边需要土鸡或者土鸡蛋的人群,他在QQ群里作了一次小调查,他发现,在宁德爱吃土鸡、土鸡蛋的人占到30%,但其中80%的人都不知道该去哪买正宗的土鸡蛋。“这是一个商机。”詹思传动了卖土鸡、土鸡蛋生意的心思。于是他在自己开的手机店门口贴上宣传单,当有客户来店里充值缴费时,他便顺便告诉对方自己也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