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879746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羊山新区五小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单元学情分析 1.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 这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等。一方面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另一方面,经过三年的数学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为此,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学生出发,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补充一些内容。2. 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 尽管教材在素材的选材上尽可能地提供了一些现实背景,设计了一些学以致用的习题。但由于教材的

2、容量有限,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必要的充实和拓展,使学生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用途,增强应用意识。3. 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这一单元设计许多作图的内容,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

3、和梯形的高。 四、 单元教学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 平行与垂直 备课人: 易松 审核人:王娟教学内容:教材第56-57例1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 线。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 掌握其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与垂线。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的界定的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 且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 回忆直线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在任意画两条直线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 平行 1、 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

4、,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画一画,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汇总。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4、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用铅笔摆图形,分组讨论。学生在全班汇报,补充说明。 5、 尝试把画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6、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重点讨论第3幅图,直线向两头无限延伸,因

5、此应该是相交的) 总结: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的情况。 7、 我们把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定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反例异面直线也不相交的反例,但不是平行的关系。) 8、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平行的位置关系吗? 第二环节 垂直 1、 师黑板上把毛线拉,表示直一条直线,再拿出另一条毛线拉直,表示另一条直线,并与第一条相交。想一想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各是什么角?(如第4幅图) 2、如果教师转动其中一条直线,使1变成直角,那么这其余三个角会变成什

6、么角?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这里要再次强调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异面垂直的关系)4、 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垂直的位置关系吗?三、巩固发散 1、教材P57 做一做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行与垂直(在同一平面内) 平行:ab 垂直:ab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垂线的画法 备课人:王娟 审核人:王娟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2、3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 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2.

7、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 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教学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 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线吗? 2、怎样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板书教学内容:垂线的画法 二、探索发现 1、先思考:画垂线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三角板或量角器) 2、阅读教材P58内容,想一想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独立完成做一做第一幅图 4、先小组内交流画法,再指名展示。 教师总结:过直线上一点

8、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的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5、 怎样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呢?独立思考后在P58上例2练一练。 6、 先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展示。 7、 教师总结画法。强调不要忘记标垂足。8、 仔细观察,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可以画几条,看P59页内容,自 己再尝试画出几条线段,再比一比这些线段,哪一条最短?你怎样知道的?这条垂直的线段有几条? A我们说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9、 自读P59

9、页例3(2)的内容,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长度是相等的。 10、 教师总结:同一平面内,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三、巩固发散 1、 P58做一做剩余的内容(投影展示,学生演示画法) 2、 P59做一做1 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导:求的最短距离就是垂线段 3、 P59做一做2 独立完成后,教师总结:这就是人眼的误差,实际上是两条平行线。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垂线的画法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长方形的画法 备课人: 邓翠 审核人:王娟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4教学目标:1.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长方形

10、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的 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巩固对垂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长方形。教学难点: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画出长方形。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 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什么是垂线?怎样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怎样判断两直线相互平行? 2、 今天将利用所学知识画长方形。(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1、 思考:画长方形首先知道长方形的什么信息?(长和宽的长度) 2、 请你独立思考怎样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3、 独立完成后

11、,小组内交流。指名展示。(投影) 4、 教师总结:因为长方形相邻两边互相垂直,可以利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 (1)先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作为长方形的长。 (2) 过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作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使它们的长度都是8厘米。 (3)把这两条8厘米线段另外的端点连接起来。 5、 修改自己的图形。指名汇报长方形的画法。 三、巩固发散 1、 完成P60做一做 1、2、 指名汇报画法。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画法 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认识平行四边形 备课人: 张焱 审核人:王娟教学内容:教材第64页例1、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

12、,并会画高。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全过程,掌握它 的特征。 3、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并会画高。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 三年级时我们认识过平行四边形,请你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平行四边形? (出示教材P64)你能指出哪里有平行四边形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教材的平行四边形P64,自己借助三角板和直尺动手研究,看看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2、小组内交流后,指名汇报。 3、教师总结: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我们把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概念) 4、那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怎样画高呢?自学P64教材后,独立在例1的第一个平行四边形上画高。 5、画好后小组内交流画法,指名上台汇报。 6、教师总结画法及平行四边形高的定义。学生修改自己的练习。 7、过一点能做平行四边形的几条高呢?(两条)8、教学例2 (1)用吸管做一个长方形,然后用手拉动这个图形,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总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3)思考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