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87804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1活动目标:1、能主动关心周围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并尝试改善环境。2、了解纸吸水后易变烂的特点,了解塑封机的方便。3、在活动中主动思考,尝试多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体会同伴合作的乐趣。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塑封机、保鲜膜、保鲜袋、透明胶、蜡烛、蜡笔、剪刀、黑板、一盆水2、幼儿自制各种不同含义的标签;3、幼儿已做过各种保护标签的小实验。活动过程:一、交流分享1、“今天你们都带来各种保护植物朋友的标签,接下来老师要请你们来讲讲看。”每种方法均请一位幼儿代表讲述介绍。在讲述时要问清注

2、意事项和细节。2、“现在老师把你们用到的这些小工具也都请了出来,等会请你们去试试其他小朋友介绍的办法,试的时候呢你可以去请教做过的小朋友,也可以请他跟你一起做,等会你再帮他一起做你试过的方法;像塑封机的话就比较危险要去请老师帮忙的。现在先想好你想试刚刚谁介绍过的办法,想好了老师给你们发标签,然后去找他商量,商量好就可以去做了。二、幼儿操作幼儿操做,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幼儿两两结伴,并耐心完成一项任务;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善于观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三、讲评1、请小朋友来谈一谈你做了什么?和谁一起做的?怎样做?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2、将幼儿的作品放在水中验证一下看看你的方法是否成功,为什么?四、经

3、验提升将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标签放在黑板上展示,请幼儿讲一讲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塑封机制作的标签既平整又清晰,是最好的办法。“有时候我们到外面去玩,爸爸妈妈拍的照片也会请塑封机来塑封一下,这样照片保存起来就不会变黄,而且历久如新。塑封机真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小工具。”活动反思:幼儿对科学经验的吸取和积累、认知结构的建立、技能方法的学习,部不是在一次科学活动中就能完成的,而是通过点滴的逐渐积累。不同角度、多样化的科学活动,将使幼儿科学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补充,外延不断得到扩展,知识得以迁移和运用,能力和方法得到不断锻炼和发展。因此延伸部分的设计,教师采用留疑的方式,出示一个瓶盖,给他们留下了

4、一个想象、探索的空间,激发他们继续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2设计意图:把废旧可乐瓶和纸制圆锥体进行巧妙的组合,变成一个能飞上天的小火箭,这种活动对于好奇、好问的中班幼儿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设计者正是利用这种吸引力,来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探索兴趣。整个教学活动渗透着幼儿主动学习、发现学习的理念,充分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这样一种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2、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

5、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1)小火箭人手一个(大可乐瓶上盖一个纸做的圆锥体)。2)在活动室柱子或墙面上做好不同高度的标记。2、经验准备:幼儿对空气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活动过程:1、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1)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提问:你用什么方法使小火箭上天?2)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3)幼儿验证性实验。(同时用双手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小火箭就会飞上天。)2、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1)提问: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到底是谁把小火箭送上天的?2

6、)幼儿盖上瓶盖,再用力拍瓶子。提问: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3、竞赛游戏:火箭发射要求幼儿以柱子或墙面上不同高度的标记为参照物,比比谁的小火箭飞得高。1)分组轮流进行火箭发射。2)每组的胜者再进行比赛。活动延伸:提问:为什么有的小火箭飞得高,有的小火箭飞得低呢?活动反思:幼儿对科学经验的吸取和积累、认知结构的建立、技能方法的学习,部不是在一次科学活动中就能完成的,而是通过点滴的逐渐积累。不同角度、多样化的科学活动,将使幼儿科学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补充,外延不断得到扩展,知识得以迁移和运用,能力和方法得到不断锻炼和发展。因此延伸部分的设计,教师采用留疑的方式,出示一个瓶盖,给他们留下了一个想象

7、、探索的空间,激发他们继续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3活动目标:1.感受鲜明、热烈的节奏和旋律变化,在观察周围的建筑和了解现代建筑的基础上,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建筑物。2.萌生对未来建筑的向往,产生想象和创作的愿望。活动准备:1.把收集到的过去的、现在的、国内外的着名建筑物的资料布置在活动室周围。2.音乐磁带。活动过程:感受节奏想象动作合作表演一、感受节奏。1.听音乐,用拍手、跺脚的方式反映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变化。2.听音乐,用相应的身体动作反映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二、想象动作。1.说说周围的建筑特点和标志性建筑。如有的高楼像灯塔;有的用球体串成似明珠;有的像海鸥展翅飞翔;

8、有的像一支笔,笔尖直冲云天2.分组编动作,设计建筑物的造型,互相讨论这是一组什么样的建筑。3.对未来的建筑物进行想象和设计。三、合作表演。1.幼儿听音乐,自己设计动作和自由表演。2.练习在音乐停顿(休止)处做动作造型。3.在同伴合作下,用几个或多个动作的组合,完成设计和表演。4.小组交流动作设计和造型创痍,有条件的可用照相机拍摄。5.在热烈的音乐声中,幼儿个体或小组合作用动作表现。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4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课件和讲述等活动,初步了解有关动物卵生和胎生的生殖方式及其发育过程。2、丰富词汇:胎生、卵生,知道常见动物是卵生还是胎生的。3、激发对动物的探索兴趣,增强对小动物的热

9、爱情感。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师: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客人,看,是谁来了呀?(小鸟)小鸟长大了,它想飞到外面去看看周围的世界,我们跟着小鸟一起去看看吧。二、观看课件、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的生殖方式:卵生、胎生。(一)看课件了解卵生动物的常识。1.观看蜻蜓的课件。(1)、提问:故事里小鸟碰到了谁?蜻蜓妈妈在干什么?(2)、蜻蜓妈妈是怎样生小宝宝的呢?它把卵子生在哪?它的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ppt课件,(卵幼虫蜻蜓)(3)师:还有哪些动物和蜻蜓一样也是产卵的?(出示ppt课件:蝴蝶、苍蝇、蚊子)(4)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鸟谢谢你们告诉了它这么多知识,它

10、继续往前飞,又会看见什么呢?2.观看母鸡的课件。(1)、小鸟看到谁在干什么?母鸡是怎样生宝宝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ppt课件(母鸡鸡蛋小鸡)(2)、师: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呢?(出示ppt课件:鸭、鹅、鸟)小结:像这些动物妈妈先产卵,小宝宝呆在卵里,吸收卵里的养分,然后不断的变化长大,最后长成和妈妈一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有个好听名字叫:卵生。(3)、扩散思维: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卵生动物?(出示ppt课件:鹰、蚂蚁、鱼、壁虎)师小结:其实动物界里,很多鸟类、昆虫累、鱼类、爬行类都是卵生动物。(二)、了解胎生动物的有关常识。(1)、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的呢?(不是)

11、(2)、出示ppt课件,猫的图片,猫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3)、出示ppt课件,狗的图片,狗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个模样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还要喝妈妈的奶长大呢。)小结:像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样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胎生。(4)、发散性思考:出示ppt课件,大象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动物?(出示ppt课件,猪、牛、兔)师小结:其实在动物界,许多哺乳动物都是胎生动物。三、巩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1)、分别出示各种小动物ppt课件,让幼儿猜猜它

12、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2)、幼儿讲述后,教师逐一出示答案。四、出示ppt课件,以竞赛的形式,幼儿进行抢答,进一步巩固对卵生、胎生的知识。1、师介绍参赛小组:红队:红队红队,红队必胜,耶!绿队:绿队绿队,健康快乐!耶。2、师介绍游戏规则:当出示动物图片时,请每队队员进行举手抢答,答对的小组队员自己插上一面小红旗,抢答结束后以红旗多的一队获胜。3、总结得分情况,祝贺获胜小组。五、活动延伸:师:大自然还有许多动物,哪些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呢,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收集一些图片带到幼儿来,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活动反思纲要指出: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标是“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

13、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本次活动时,我首先从幼儿常吃的鸡蛋入手,引出了卵生的概念,接着自然过渡到人的出生,引出胎生的概念。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幼儿对胎生和卵生的含义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区分环节照顾到个别差异;最后延伸环节是对能力的提升,留给幼儿思考探索的空间,也体现了终身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中班科学实验的优质教案设计5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常见的豆制品,知道豆制品是黄豆做成的。2.通过观察活动,知道豆制品的种类很多,乐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吃过的豆制品。3.喜欢吃豆制品,知道豆制品有利身体健康。活动准备:1.几种常见的豆制品(如:豆腐、百叶糕、豆腐干等)。2.有目的地挑几种豆制品及

14、其它不是豆制品的(如:牛奶、面包、鸡蛋等)放在桌上。3、每个小朋友一只碗和一把勺子。活动过程:1、品尝豆浆,引出黄豆。师:宝宝们,看!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谁来猜猜看?(出示豆浆)师: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来尝尝看好不好?幼儿品尝豆浆师:原来是豆浆啊!那宝宝们知道豆浆是用什么做的吗?师:真聪明,都将使用黄豆宝宝做的。(出示黄豆)师:谁来说说黄豆是什么样的?(黄黄的、圆圆的、表面光滑的)2、出示豆制品,让小朋友自己说说。师:黄豆宝宝本领很大,它除了能做成豆浆,还能做成很多东西。师: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呀?请幼儿上来介绍。(从颜色、触摸感、软硬程度方面介绍)老师在旁帮助。师:你们介绍得真不错!3.引出豆制品概念,认识其它黄豆制品。师:用黄豆做成的东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豆制品。师:你们吃过豆制品吗?你吃过哪些豆制品?”师:“为什么要吃豆制品?”小结:“豆制品营养丰富,豆制品中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它能使我们的身体变强壮,能增强我们的身体抵抗力。”4.让幼儿区分豆制品。师:“王老师不小心将豆制品跟其它东西混在一起了,你能帮我把豆制品找出来吗?”幼儿到桌上从各种物品中找出豆制品,并放到前面的桌上。老师和幼儿一起检验,找出错的,并纠正。师:“你们真能干,表扬宝宝们!王老师请你们吃豆制品好不好?!”5.幼儿品尝豆制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