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877801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 麦新中心校 吕 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卖木雕的少年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册第七组第二十七课。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卖木雕的少年,是本单元有关国际理解和和谐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种非洲木雕做纪念,又紧张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得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种以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本课论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环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精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可以让学生积累

2、并学会使用。2、编写意图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某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学情分析1已有能力和训练重点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但要注意诵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能通过核心词句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体会文章体现的思想感情上还需多加练习。2生活经验学生已经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尊重有了初步的体验,能从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体会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3.学习方式本堂课以“非洲之旅”的形式展开教学,通过朗读体会法、形象

3、感受法、质疑探究法、多媒体课件展示法联系上下文品读探究重点词语,并辅以有关背景资料的简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教学目的 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 结合学段目的、单元导读、教材特点、拟定如下教学目的:1、用一般话对的、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2、能联系上下文,品读重点句子,抓住核心词,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3、通过反复阅读,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4、说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拟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品读重点句子,抓住核心词,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难点是:通过反复阅读,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四、说教学模式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五步乐学

4、模式如下:单元导入明确目的巩固识字整体感知品赏语言学习写法巩固练习拓展提高课堂小结单元回归五、说教法和学法1、形象再现法:学语文的最后目的是要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形象不小于情感,形象会在每个人的心中,无声地诉说真理。写人文章的阅读过程便是师生一起重塑形象的过程。本课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言行,揣摩她的内心活动,从而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使卖木雕的少年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加鲜明突出。 2、朗读体会法:以读为本,让学生抓重点句,悟重点词,在指名读、小组读、自由读、配乐读等多种读书形式之中,以具体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卖木雕的少

5、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材料补充法:文本只是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一种载体,我们应当以文本为契机,由文本拓展合适的课外材料。本课将课外资料引入补充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进一步地理解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和关爱,在非洲是多么进一步人心,非洲人民是多么热爱中国人民,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伙、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议议,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措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性差别,把学习积极权还给学生。六、说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我打算用两学时来完毕教学。第一学时的重要内容是:初读课文,理解论述顺序;品读1-4

6、小节;书写生字。第二学时的重要内容是研读课文5-1自然段,通过品读课文,以及卖木雕少年的言行体会她的内心活动,理解两个“遗憾”和两个沉甸甸的不同含义。感受她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下面我具体说说第二学时的教学过程。本学时共分4个板块:第一板块借非洲之旅,出示图片,导入新课;第二板块走近少年,初识形象;第三板块走进少年,化解重难点;第四板块创设情境,升华情感。一、明确目的,导入新课1、出示学习目的,指明读。师:带人们欣赏非洲美景的同步,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壮观,让学生们联想上节课学习的四字词语,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最后回归到文中的语言。二、巩固识字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观测发现,课件出示的词语,第一类是

7、写木雕的,第二类是写人的。在发现中渗入学习词语的措施。2、你能在每一组中选择一种或两个词语,说说这篇课文的大意吗? 设计意图:【将词语构成一种“集成块”进行学习理解的措施;训练读词的规定:字正腔圆,声音洪亮;运用词语说课文大意,这是积累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应用的有效途径。】根据生报告师抓要点板书故事论述顺序:简介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三、品赏语言学习写法从“遗憾”切入,研读感悟师:“遗憾”是什么意思?(不称心,感到惋惜)“遗憾”一词出目前文中哪个段落?出示第九自然段(齐读):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师:文中的“我”和卖木

8、雕的少年都感到遗憾,可她们又为什么感到惋惜呢?(一)体会“我”的遗憾1、师:“我”为什么遗憾?(直接从这句中可以找到因素:由于“我”不能带走这件精美的工艺品)2、师:结合课文前面部分的内容,能不能把这个因素说得具体某些呢?请同窗们默读课文的17自然段,找找具体因素。3、报告交流:可以提示:“我”为什么要买个木雕带回国?引导学生回答:(1)第一自然段:朋友 “一定要”(叮嘱)的两件事:游览大瀑布和买木雕。一件已完毕,饱了眼福。木雕没买到,成了遗憾。说说自己的体会。(木雕精美,作者爱慕之情。)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如上四字词语。)理解重点词语,加深感悟理解。(如:“琳琅满目”在

9、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指引学生感情朗读,读出爱慕之情。、填空完整顿解“我”遗憾的因素:师:我们把刚刚同窗们提到的遗憾的因素归纳一下,请你先迅速地浏览课文,用课文中浮现过的合适的词语,把这个因素说具体。(指名回答,齐读)第三板块走进少年,体会少年的遗憾、师:我们明白了“我”遗憾的因素,那卖木雕的少年又为什么遗憾呢?请同窗们读少年和“我”之间的这组对话(出示这组对话),想想自己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这组对话,读完谈谈自己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注意读出语调。为什么猜想我是中国人?当我“点了点头”后,为什么“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呢?生交流因素:(1)由于自己的木

10、雕不能发售。(2)由于我是一位中国人。过渡:看来少年的遗憾并不仅仅在于没有卖出木雕,而是她懂得了“我”是位“中国人”。请默读1-15小节,想想为什么?四、弥补遗憾,升华情感、报告这一部分写了什么?(赠送木雕)读了这一部分你想说些什么?(肯定学生的感受深刻部分,启发学生说得更具体些,导入下一环节)2、出示第二组对话,自由读,你从体会到了什么?(1)交流体会,带着这种体会练读。(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感悟,加深体会。(如“沉甸甸”:与前文中的“沉甸甸”比较:读句、体会“重量”。这儿的“沉甸甸”除了“重量”还包涵着什么?引导学生从木雕小象墩的来之不易体会“沉甸甸”,从“暮色中专门等待”体会“沉甸甸”,

11、从“不用钱”体会“沉甸甸”,从少年说的“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来体会“沉甸甸”。)3、少年送给“我”的仅仅是沉甸甸的木雕小象墩吗?还送给“我”什么?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交流拓展资料,感受、加深理解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友谊。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出示文字,教师有感情地朗读。)20世纪60年代,中国为支持非洲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援建了坦赞铁路。坦赞铁路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该铁路全长186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协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该铁路穿越坦赞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桥梁和隧道地基土质为淤泥、流沙,沿线许

12、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群居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伙过程中,中方有人为之献出珍贵生命。坦赞铁路成为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20近年来,坦赞铁路增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五、回忆总结,升华感情课文学到这儿,你 明白了教师所说的“少年的遗憾并不仅仅在于没有卖出木雕,而是她懂得了我是位中国人”了吗?(中非人民是朋友,中非人民有着深厚的的友谊。让我们再一次回读一下这两组对话,从对话中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深厚的友谊吧。(师出示两组对话,生齐读。)【感情朗读其实是

13、感悟语言的一种措施,它是读者与作品产生共鸣之后情感的自然流露。在优美的音乐中,让朗读再一次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再次感悟买卖木雕少年的诚恳,以及对中国人民和谐的友谊,使情感再次得到升华。】两个“遗憾”里写着中非人民的友谊,两个“沉甸甸”里装满了中非人民的友谊,这一“卖”一“送”的变化更加增进了中非人民的友谊。六、拓展练习,情境写话(作业)在你的脑海中这是一种如何的少年?你想对这个卖木雕的少年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一写,读一读。(热情、真诚、善良、和谐)设计意图:【这个作业,是建立在课堂感悟的基本之上,它有助于学生宣泄自己的情感,让本课的主旨深深地植根于每一种学生的心里。】【课件】师:短短的四十分

14、钟,一位真诚善良的非洲少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面、音乐】更令人难忘的这位买木雕的少年初会面时,她只是一位普一般通的少年,读(生)临别时,她把永恒的微笑留给了我, 读(生)2. 【升华感情】师:做为朋友,你想对这位非洲少年说写什么呢? 师:让我们大声的回答:不管贫富与距离我们是朋友!不管肤色与种族我们是朋友!请同窗们伸出你的手,让我们一起呼吁同一种世界,同一种梦想,我们全人类都是朋友!【设计意图:再现画面,复现词语,使学生感受非洲景美、物美、人更美,少年的美好形象再次进一步心灵。同步首尾呼应,加强了课的整体性。抓住朋友的含义,升华情感主题,拓展开来,让学生感受到了全人类是一家的美好情感。】

15、七、说板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 朋友中国人民 非洲人民 我 买木雕 送 非洲少年 弃 一种好的板书应是课堂教学重点的集中体现。这个板书有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揭示课文内容,另一部分是重要人物,尚有一部分是本文揭示的道理。板书简洁全面,重点突出。八、本课得失本篇课文是有关国际理解和和谐的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通过图片结合语境抓住核心词品读课文,从两个遗憾,两个沉甸甸品赏语言。朗读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言行,揣摩她的内心活动,从而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使卖木雕的少年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加鲜明突出。局限性之处:在学生找不齐与“遗憾”有关的句子时,我没能及时引导学生再读文本,精确找到句子。板书的设计如果再体现某些词语的积累就更有语文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