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员培训计划方案及内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987725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安员培训计划方案及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保安员培训计划方案及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保安员培训计划方案及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保安员培训计划方案及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保安员培训计划方案及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安员培训计划方案及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安员培训计划方案及内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安员培训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全体保安员对业务技能和个人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军体素质、治安管理、消防知识等培训。全面提高全体保安员综合服务素质,以体现我公司服务宗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一、培训内容: 一、保安管理制度(附:保安员守则) 1、保安员纪律、职责权限、职业道德规范、礼仪规定 2、行为规范 3、对讲机使用规定 4、保安人员奖惩制度 5、岗位职责 二、消防知识 1、消防安全知识 2、灭火器及灭火方法 3、义务消防队的任务 4、火警报警程序 5、发现火警、火灾应急处理程序 三、治安管理知识 1、物业管理及治安管理的要求 2、正当防卫 3、保安类各种问题的处理方法 4、保安员交接班管

2、理标准作业规程 5、易发生事故部位强化防范措施 四、军体素质 1、单列考核标准 2、擒敌应用技术动作 第二、培训方案 根据领导指示和实际情况。主管对本项目下属保安员全面负责管理和考核。因此这次培训要求全体保安员(除值勤外)和主管全部参加,并且在培训过程中实行考核。培训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保安人员进行筛选和调整。 一、培训时间 1、培训时间为 1个月,每星期一、三、五(每年9月份进行)。 2、培训以操练和理论交叉进行,时间安排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决定。 二、培训地点 公司大门口 第三、培训目标 一、提高全体保安人员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提高全体保安人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为公司提

3、供高效、周到的服务。 三、提高全体保安人员自我学习、自我约束的能力,实现企业前景。第四、培训管理规定 为保证这次全体保安人员的培训工作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现根据我公司员工手册 制定以下几条纪律: 、不得无故不参加培训,违者按旷工处理1 、培训时应该做到不早退不迟到,违者捐活动基金2 3、遵守纪律,不得在培训过程中做与培训内容无关之事项 第五、考核管理 培训结束后,对全体保安员进行考评定考核内容详见附表: :保安员守则附件1 :保安知识附件2 :消防理论与实际操作附件3 五)为防止火势蔓延和由火灾所造成带来的危险因素,如爆炸、有毒气体、烟雾等,应迅速组织引导所在岗位的员工及受火灾影响的住户

4、,走出安全出口、防火门、疏散通道等撤到安全地点。并对人员进行清查,做到全部安全撤离。 六)在疏散过程中切勿乘坐电梯。 七)本工作范围内没发生火灾的,但同区内其他地方发生火灾时,义务消防队员除引导疏散本区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外,应迅速再赶往火场,听从火场指挥员的安排参加扑救。 八)注意事项:除火场扑救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都不得在火灾现场周围逗留和观看。 第二节:常见几种灭火剂、灭火器的性能及适应扑救哪几种类型的火灾 一、常见几种灭火剂 水、泡沫、二氧化碳、1211、1301、干粉、烟雾、惰性气体等。 二、常见几种灭火器及性能 1、 泡沫灭火器 主要扑救一般物质或油类等可燃液体和易燃液体的初起火灾;

5、和水一起使用不宜扑救醇类、酮类、醚类等水溶性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 2、 二氧化碳灭火器 一般用于扑救600伏以下的带电设备火灾、精密仪器、图书和档案火灾,以及范围不大的油类、气体和一些不能用水扑救的物质火灾。不能扑救金属、钾、钠、镁、铝合金属氢化物等物质的火灾。 3、 卤代烷灭火器(即1211、1301灭火器) 适用于扑救贵重物资仓库、配电室,实验室电子计算中心,通讯中心,档案馆,宾馆,饭店等单位或车船上的火灾,也能扑救油类、电器仪表,有机溶剂,天然气等火灾。不宜扑救轻金属火灾。 4、 干粉灭火器 主要适应扑救石油气物品,易燃气体,可燃气体,电气设备火灾,也能扑救木材,纸张,橡胶,棉签,纤维等

6、可燃固体物质火灾。 按移动方式分为手提式,携车式,背负式三种干粉灭火器。 按气体的贮存位置分贮气瓶式和贮压式干粉灭火器 按灭火器内冲装的干粉灭火剂不同可分为:ABC、BC、ABCD三类。 三、灭火器类型的选择 根据物质的燃烧特性可把火灾分为A、B、C、D、四类火灾,另将带电火灾单独列为一类,总共五类火灾。 1、扑救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纺织品,纸张,塑料,橡胶等。可选用水型,泡沫,卤代烷,干粉(ABC)等灭火器。 2、扑救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油类,甲醇,酒精,沥青,石蜡等,可选用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 3、 扑救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

7、煤气,不燃气,氢气,甲烷,乙炔等。 可选用卤代烷,干粉等灭火器。 4、 扑救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铝镁合金等金属燃烧产生的火灾。 必须使用特殊的适用D类火灾的灭火器。如:ABCB干粉灭火器。 5、 扑救第5类火灾: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 四、灭火器的设置要求1、 应设置在明显的,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影响安全疏散。 2、 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 3、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M,底部离地面不宜小于0.15M。 4、 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如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设置在室外的应

8、有保护措施。 5、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内的地点,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温度范围 5+45,沫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445。卤代烷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20+55。 第三节 灭火的基本方法与灭火战术方法消防供水和常见的消防设备 一 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灭火法:用水进行冷却灭火,使温度降低,从而使燃烧停止。 2、隔离灭火法: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火停止。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火灾。 3、窒息灭火法:主要是采取措施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氧气而熄灭。适用于扑救封闭的房间和工艺装置或船舱内的火灾。 4、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

9、的连锁反应,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使燃烧中止,达到灭火的目的。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1211、1301。 二 灭火战术方法 原则:在灭火战斗中,要坚持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在战术上要坚持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 方法: 1、堵截包围:在一般情况下是先堵截,后包围。所谓堵截就是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部署力量,堵截火势阻止蔓延,控制火势的发展,然后对燃烧区形成包围的态势进而扑灭火灾。 2、内外夹攻:一般地说,从内部进攻有利于接近火源,打近战;从外部进攻,行动方便,有利于转移阵地;从内部和外部同时向燃烧部位进攻,灭火效果较好,能迅速扑灭火灾。 3、上下合击:主要是当火灾呈立体状态燃烧和蔓延

10、时,在上部和下部同时部署灭火力量,阻止火势蔓延,向燃烧部位进攻。 4、重点突破:就是在火场的主要方面采取强行进攻的办法完成火场首先需要解决的任务。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抢救人命、抢救或疏散重要物资、排除爆炸危险及其他险情、保护重要设施等。 5、逐片消灭:在火场出现大面积燃烧或建筑物内多层起火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地形和建筑状况如:道路、堆垛、房屋、楼层等,把火场分成若干片(层、段),然后分别进行射水,破拆等工作,彻底将火灾扑灭。 三 消防供水和常见的消防设备 1、消防水源:一般分为人工水源和天然水源。人工水源包括消防栓、消防水池等;天 然水源即凡可供应消防用水的各种天然水源如:江、河、海、池塘等。6、建

11、筑用火、用电、危险物品;易燃、易爆设备等消防安全措施如何;是否有火险隐患,灭火器材是否有可靠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 二 防火检查 防火检查是落实防火措施,预防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是发动和依靠干部群众同火灾作斗争的有效形式。 1、防火检查的内容 检查用火用电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及其他重要物资的生产、储运、经营、运输、使用过程中的防火安全情况。 建筑结构、平面布局、水源、道路是否符合防火安全情况。 火险隐患的整改情况。 专职、义务消防队是否建立、健全;教育训练是否正常;消防设备是否完整好用? 逐渐落实防火责任制、岗位防火责任制和各项防火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 对干部和职工群众防火安全教育,特殊工种的培训

12、考核是否重视;火灾事故是否认真追查处理? 2、防火检查的几种组织形式:基层单位自查、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检查、消防监督机关的检查、地区性的联合检查。 基层单位自查 基层单位的三级防火检查 三级防火安全检查是指班(组)长和职工每天班前班后对本岗位(地段)自查一次;车间(库房)防火责任人每周检查一次;厂(仓库)防火责任人组织有关部门每月联合检查一次。 夜间检查 加强夜间检查,是预防重大火灾的有效措施,这种检查主要依靠夜间值班的干部警卫和专、兼职消防人员,重点检查电源、火源并注意其他异常情况,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定期检查 根据季节的特点和重大节日前,同有关的安全活动结合起来,由单位领导组织并参加,除

13、了对所有部位普遍检查外,应对消防部位进行定期检查,通过检查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平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检查 由企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检查,对推动和帮助基层单位落实防火安全措施,消除火险隐患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 火险隐患的整改 火险隐患是指生产和生活中有可能直接造成火灾危险的不安全因素。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位布局和建筑方面:建筑物布局不合理,火灾时对毗邻建筑物有直接威胁,易造成重大的灾害;建筑物结构与生产性质不相适应,易造成火灾。安全疏散出口不足,安全通道被阻塞,万一出现事故时影响疏散和消防车通行堵塞和影响水源的使用。 2、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方面:从事火灾危险

14、性较大的生产,无安全技术规程操作人员不懂得事故的紧急处理办法。工艺布置不合理和缺乏防止生产。工艺流程不合理,超温超压生产易造成火灾事故,设备有跑、冒、滴、漏现象不能及时检修带病进行 的。3、用火用电方面:在从事用火作业环境中,周围有易燃物,有导致火灾危险和扩大火灾危险的;火源、热源无控制,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爆炸的。电气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严重超负荷,电气线路老化、腐蚀电气保险失去保险能力的,易燃易爆炸场所电气设备没有正确选型和规定安装,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化学危险品方面:化学危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包装的方法不符合安全要求;性质相抵触的混存;无严格领发手续,通风和散热条件差。 、设

15、备容器检修方面:易燃易爆设备和容器的检修,无严格的清洗和测试,检查工具和方法不当,易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的。 、物质自燃方面:有自燃能力的物质,堆放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通风条件差,积热不散。 、雷电和静电方面:易燃、易爆场所无防静电措施,无防雷击措施,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 第七节 灭火战斗行动 一 灭火战斗的任务:迅速扑灭火灾,积极抢救人命,保护和疏散物资。 二 火灾发展的过程 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以至熄灭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扑救火灾要特别注意火灾的初起、发展和猛烈阶段。 、初起阶段:一般固体可燃物质燃烧后,在分钟内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