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877221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 南京市中考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五)古诗阅读【鼓楼】(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9.诗题“野步”意为郊野漫步。“ ”与“ ”两字说明诗人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2分)10.从前两句中选择一个能体现春的气息的字眼,并加以分析。(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9.(2分)羡 醉 10.(2分)示例:“翠”字描绘出麦色,充满了浓郁的春天的气息。“噪”写出蛙声一片让人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活力。“肥”写出了水草的肥美,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斜”写出了春风徐来,麦浪波动的美好景象。【玄武】(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

2、9题。(4分)题木兰庙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注】与画眉,指与女伴一起梳妆打扮。拂云堆,古地名,堆上有明妃祠。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8下列对诗歌前两句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作”字传神,既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表现出她“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B“画眉”借取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的意境,反映了木兰女儿身的特质。C梦里,木兰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表明她想恢复女儿身,不愿继续“替爷征”。D诗人运用现实与梦境结合的手法,使木兰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真切,运笔巧妙。 9诗歌后两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及评

3、分标准)8(2分)C 9(2分)(1)思乡之情。(1分)(2)对王昭君舍身报国的敬慕之情。(1分)【白下】(一)阅读下面古诗文, 完成813题。(15分)上元夜 唐崔液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注释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壶之法计时。8诗中“ ”一词表现了元宵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1分)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后两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8(1分)且莫催 9(2分)元宵之夜,没有哪一家人望见月亮能在家闲坐,没有哪一处地方没有赏灯的人群;到处是灯火闪烁,到处是赏灯的人流。(意思相近即可

4、)【建邺】(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5-10题。(17分)渔家傲 咏梅宋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注释:琼枝:像美玉制成的枝条。腻:光洁细腻。绿蚁:代指酒。5. 发挥想象,用诗意的语言描绘“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的景象。(2分) 6. “此花不与群花比” 的“比”字有何妙处?(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5.(2分)一片白雪覆盖大地,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那么光洁细腻。(答出一句给1分,意对即可)(若是翻译亦可,但必须要写出“琼枝

5、”和“腻”的注释,引导学生关注注释) 6. (2分)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梅花傲霜斗雪,不与群花争艳(孤芳自赏)的姿态;抒发了词人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一点1分,意对即可。只答出修辞手法不得分。)(1.梅花特质的点写“遗世独立”“卓尔不群”“俏也不争春”等均可;2,情感部分写作者对梅花的喜爱、赞美之情也可,若结合诗句写“表现造物主对梅花的偏爱”等也可。)【雨花】(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914题。(15分)新 晴(宋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9第二句中“无人”写出了 的情境。(1分) 10本诗中“偷”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3分) (参考答案及评

6、分标准)9(1分)安静(幽静 )(意对即可) 10(3分)“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1分)写出了春风悄然而来的情景(1分),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1分)。 【下关】(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9-14题。(15分)9.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春思二首(其一)(唐)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1)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两个字是 和 。(2分)(2)开头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写景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9.(4分)(1)(2分)愁 恨(2)(2分)“以乐景衬哀情”

7、,反衬出诗人无法排遣的深愁苦恨。(写法1分,内容1分。意同即可)【栖霞】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题龙阳县青草湖元末明初唐温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注湘君:传说舜南巡死后为湘水男神,称湘君。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1)请描绘“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2分) (2)请联系“满船清梦压星河”全句的意境,赏析句中“压”的妙处。(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8(4分)(1)飒飒西风,强劲地吹拂在洞庭湖渺渺茫茫的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纹荡漾而来,又急遽而去,仿佛湖面上起了皱纹。(内容1分,描写1分) (2)“压”,将清梦化无形为有形

8、(化虚为实)(1分),与 “满船”相应,言清梦之多之重(1分)。【六合】(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3题。(15分)迎 燕(宋)葛天民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8.用自己的话说说“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一句的意思。(2分)_9.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现的是春燕与人之间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B.首联写燕子秋去春来,筑巢于屋檐之下的生活习性。C.颔联中“不下旧帘遮”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贫困窘,令人略感凄凉。D.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自然朴实,笔调平易浅近。(参考答案及评

9、分标准)8. 天上飘着细细的春雨,燕子的小翅膀被淋得湿漉漉的,嘴上衔着的用来筑巢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2分,每句1分) 9.C(2分)【联合体练习卷】(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示秬秸【北宋】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释秬(j?SPAN(ji):张耒(li)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任太常寺少卿。(1)诗中对两

10、个儿子提出明确告诫,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1分)(2)赏析下面诗句(3分)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_ 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8.(4分)(1)(1分)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2)(3分)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或:运用比喻,将“霜”比作“雪”),表现了环境的清冷空寂,衬托出卖饼儿生活的艰辛,流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的同情。(每点1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江宁】(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4分)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3分)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诗中一个“ ”字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

11、的美好景象。(1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8(3分)(1)弄(1分)(2)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喜爱之情和对客人的挽留之意。(2分)(每处1分,意对即可)【溧水】(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4题。 (16分)柄柄芰荷枯,叶叶梧桐坠。蛩吟腐草中,雁落平沙地。细雨湿枫林,霜重寒天气。不是路行人,怎谙秋滋味。【注】这是水浒传中的宋江兄弟逃离宋家庄时(四更之后),作者安插在小说中的一首诗歌。芰(j欤汗攀樯现噶狻隍耍?SPANqi?SPANng):这里指蟋蟀。谙(n):熟悉。9诗歌着力描绘“秋滋味”,烘托出宋江怎样的心情?选择恰当的一项( ) (2分)A、凄凉苦涩 B、寂寞难耐 C、洒脱浪漫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