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基础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875902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基础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环保基础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环保基础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环保基础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环保基础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保基础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基础知识点总结(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保根底知识点总结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开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等。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2、环境污染:介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使环境丧失了自净能力,污染物在环境中积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环境特征的改变或对原有用途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直接地或间接地对人体安康或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一定危害或影响的现象,就叫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种类:污染物种类: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物质因素引起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物

2、理因素引起的:噪声污染、热污染、电辐射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染无污染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沼气、地热能、核能等。3、环境自净:在正常情况下,环境的各个生态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物理的、物理化学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一系列反响与变化,不断地调节污染物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使被各种因素瞬间污染了的环境得到自然净化。环境的这种自我调节过程称作环境自净。4、环境保护:采取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综合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由于人类活动引起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以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环境,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和扩大自然资源的再生产。环境保护三项根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治

3、结合、“谁污染,谁治理污染者付费和“强化环境监视管理根本方针:“三同步、三统一方针经济建立、城乡建立和环境建立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开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保障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安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开展。环境保护做法:1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使用节水龙头;2保护水源,不用含磷洗涤用品;3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4保护树木,珍惜纸,不送贺卡;5保护公共环境,不乱扔、乱画、乱贴;6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再生资源;7不吃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8自备购物袋,少用一次性制品;9选购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

4、11植树种草,绿化家园;12依法监视、举报破坏环境行为。5、可持续开展:可持续开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开展。6、全球性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问题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四大问题是人口、粮食、环境、能源全球十大环境问题:1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2臭氧层破坏;3生物的多样性减少4土地沙漠化;5水资源危机;6酸雨污染;7森林面积减少;8有毒化学品污染;9海洋资源破坏;10垃圾成灾。7、自然资源:一次能源:1非再生能源: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2再生能源: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二次能源:煤气、焦炭、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5、、电力、蒸汽、热水、氢能等。1、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通过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终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3、生态破坏:指物种改变、环境因素改变、信息系统改变等而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包括森林面积减少、草原退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4、生态恢复:通过对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支持,改善生态平衡的破坏,使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5、生态建立:生态环境的

6、保护和建立,以及生态工程建立。6、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大气污染:室外的大气中假设存在人为造成的污染物质,其含量与浓度及持续时间引起多数居民的不适感,在很大围危害公共卫生,并使人类、动植物生活处于受阻碍的状态。2、大气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大气污染物:颗粒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二次污染物。3、大气污染处理方法:4、废气有组织排放量估算方法:物料衡算、现场实测、经历估算无组织排放:类比调查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6、主要大气污染指标:1总悬浮颗粒物TSP: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7、100微米的颗粒物。2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101-200、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三级,轻度污染7、两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8、酸雨:雨、雪、雾、雹和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pH小于5.6的,统称为酸雨。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气体SO2NO*酸雨形成原因:大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来源。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变化。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有机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酸雨是煤炭、石油以及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反响而生成的。酸雨控制途径:1对原煤进

8、展洗选加工,减少煤炭中的硫含量;2优先开发和使用各种低硫燃料,如低硫煤和天然气;3.改进燃烧技术,减少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生量:4、采用烟气脱硫装置,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5、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9、温室效应:CO2、甲烷、氟氯烃NH3。10、臭氧层破坏:CIO*氟利昂NO2CFCl311、光化学烟雾:NO*C*Hy1、水污染:水体因*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安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2、水污染指标:1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

9、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2化学需氧量COD表示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将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耗氧量。CODcr能准确反响水体有机污染的程度。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五类;饮用水一级地区二类标准,二级地区三类标准。4、水体污染防治方法:一是控制污水的排放,如通过改革和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质,重复利用废水,使废水排放量减少到最低。二是在废水排入水体之前进展处理,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处理方法。 一级处理,又称预处理,采用物理方法除去水体中的悬浮物,使废水初步净化,为二级处理创造条件。二级处理,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除去水体中的胶质杂质。三级

10、处理,又称高级处理和深度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使水质到达排放标准及用水要求。5、水体富营养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量含氮、磷等需氧物质的污水排入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衍,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6、“三河三湖一海:三河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即太湖、滇池、,一海即渤海。1、固体废弃物:在生产建立、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2、固体废弃物分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和城市垃圾三类。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焚化法、堆肥法、填埋法3、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技术政策:可归纳为“三化,即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4、土地资

11、源破坏原因:滥伐森林,滥垦草地,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沙漠扩大1、噪声污染: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2、噪声种类:空气动力噪声和机械噪声噪声危害:1影响听力;2影响学习、工作,干扰睡眠;3影响心血 管功能和分泌系统;4危害中枢神经系统;5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3、噪声分类标准:2类60501、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与人类环境宣言,只有一个地球,周总理。2、重要日期: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日3、环境管理系列国际标准:ISO140004、中国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包括环境保护与

12、经济开展协调开展的原则、开展中国家需要的原则、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尊重各国主权互不干预政的原则、开展中国家的广泛和有效参与的原则。5、主要环境管理制度我国在环境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环境管理制度,主要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污染物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建立、区域开发建立等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展预测和评定,制定防止和减少环境影响的最正确行动方案。三类2“三同时制度:新、改、扩建工程以及区域性开发建立工程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

13、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3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指排污者向环保部门申请,经审查批准,领取许可证,方可排污的一整套管理措施,它是环境行政许可的法律化,是环保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4排污收费制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强制排污单位对其已经或仍在继续发生的环境污染损失或危害承当的经济责任,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依法向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强制收取的费用。它包括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6、环境保护行政处分原则:行政处分法定原则;处分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公开、公正的原则;实施处分必须纠正行为的原则;一事不再罚的原则;行政处分与行为相适当的原则;不得以罚代刑的原则;行政处分不免除民事责任的原则;

14、无救济无处分的原则;追溯实效原则。7、我国公布的环境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8、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我国实行三级五类标准体系。三级是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五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样品标准和根底标准。9、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10、环境责任原则: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11、清洁生产: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轻消耗和污染为目标,通过筛选工艺,并实施防治污染措施等技术和管理

15、手段,到达防治工业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双重目的的生产过程。12、环境监测的对象有哪五种.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噪声13、环评报告审批时间60天;5年后开工需重审。接到举报7日决定立案,环境损害赔偿起诉时效3年。14、环境监察:在各级人民政府部门领导下,依法对辖区污染源污染排放污染物情况和对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视、检查,并参与处理。1、废水生化处理分为好氧好氧异养菌,厌氧,兼氧(DO1),缺氧溶解氧DO0.5,缺氧菌存在四类过程。 2、废水生物脱氮技术: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实现废水脱除氨氮。硝化细菌属于好氧自养微生物。反硝化细菌:兼氧或厌氧异养菌。 3、建立生产污染的工程,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标准排放总量限值标准。4、好氧生物膜生化处理过程:生物转盘、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DA地球日B节水日C爱鸟日D世界环境日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A盐酸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氯氟烃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