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红色反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87553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红色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红色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红色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红色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红色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红色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红色反思)(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教案七年级生物单 位: 任课教师: 学期计划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包括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一个单元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

2、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二、教学目标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4、教

3、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学期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

4、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四、具体措施1、坚持新课程理念,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2、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促进学生间密切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3、进一步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选择适宜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注重学法指导,分组、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开展学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优生得到更好发展,差生得到提高成优;5、积极开

5、展生物实践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五、进度周次教学内容1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节人的生殖2第三节青春期第四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3第五节消化和吸收第六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4第七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5第八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九节流动的组织血液6第十节血流的管道血管第十一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7第十二节输血与血型8复习9复习10中段考试11第十三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2第十四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十五节神经系统的组成13第十六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十七节激素调节14第十八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5第十九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

6、的影响16第二十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17复习18期末考试第四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认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了解人的生殖。3食物中的营养物质。4营养消化和吸收。5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与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6人体内物质的运输。7人体内废物的排出。8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9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重点:1知道人类起源于古代的森林古猿,能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2通过资料分析及探究活动,找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4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5描述受精

7、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能力培养6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7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8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9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父母交流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10.知道青春期的特点。11.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12.知道青春期的卫生常识。13通过活动,锻炼观察、思考、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 14. 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良好习惯。15. 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16通过观察呼吸系统组成的图片和资料分析,能够说出呼吸道的组成和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17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18尝试

8、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19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20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21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的问题。22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23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24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5.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环境信息;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26. 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作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27. 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

9、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28. 通过观察、阅读、自学、讨论和总结,能了解神经系统及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29. 学会利用学习资料分析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30. 感受人体动作的协调美,加强对神经系统重要性的认识。31. 说出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32. 说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及分泌异常时的表现。33. 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说出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对照实验。34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35.知识目标:通过分组调查自己周边

10、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36.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课时安排:参照章教学计划 第一章教学计划教材分析: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许多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为此本章注意突出有关的基本观点,即人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并指出可以用古人类的化石和遗物作为证据进行研究。本章内容具有开放性,指出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目前仍有许多争议,这是正常的。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故本章重难点是人类的起源、证据、进化的过程。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起源于古代的森林古猿,能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2通过资料分析及探究活动,

11、找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4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5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能力培养6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7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8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9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父母交流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10.知道青春期的特点。11.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12.知道青春期的卫生常识。13通过活动,锻炼观察、思考、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 14. 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良好习

12、惯。教学重点:1.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过程。2.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与注意事项。3. 了解计划生育。课时安排: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课时第二节 人的生殖 1课时第三节 青春期 1课时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重点和难点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认识到古人类化石

13、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授课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人类的起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 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

14、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点的斗争。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索、回答,并补充。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环境的变化 (地壳的运动导致)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 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行补充、纠正。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 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分组游戏。(肢体表达一句话的意思,体会语言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 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应很好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组讨论: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猿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