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9875153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年度建设情况报告书(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根据关于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2007、 2008年度入围项目年度检查的通知(湘教通2009 533号)的要求, 我院对“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认 真总结,形成本项目总结报告。第一部分 项目年度建设规划概述一、项目建设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 眼于创建中国特色的民政社会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按照“重专业价值、 强实务能力”的民政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要求,经过努力,在推行“工 学递进”、“工学交互”、“与企业全面合作办学、全程合

2、作培养、全员 合作就业”等多种形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打造一 支专兼结合、师德高尚、实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学团队,建成一个适应 实务能力和实用技术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营造一个激励学生自主学 习和创新实践的教学环境,形成覆盖民政行业各领域的特色专业群和 面向区域现代服务业主要领域的优势专业群,在人才培养、创新体制 和服务社会方面做出典范,成为改革领先、发展领先、管理先进的示 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国家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基地,成为 湖南省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不断追求卓越,努力跻身世界一流的社会工作高等职业院校行列。二、项目建设主要任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示范性高等

3、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包括“民政管理”、“社会工作”、“老年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 “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6个中央财政支持的 重点专业及特色专业群建设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电子商务”、“环境艺术设计”、“商务英语”、“文秘”等6个非中央 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及优势专业群建设,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建 设、数字化校园建设、“两型”校园建设等项目,主要建设指标和发 展指标如表1、表2所示:项目名称计划数师资 队伍建设 项目专业带头人培养数(人)42骨干教师培养数(含培养人数和引进人数)(人)118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数(兼职授课教师/实习指导 教师)(人

4、)338( 131/207)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顶岗实践(人)177短期培训(人)188实践教学能力考核(人)215其他(人)55教学 改革与课 程建设项 目改革项目(个)79优质核心课程(门)105多媒体教学课件(个)500专业标准(个)课程标准(个)实训实习标准(个)课程展示(门)特色教材(部)98重点 专业教学 实验实训 条件建设 项目校内教学 实验实训条件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室(个)25/245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个)7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个)334示范性实习基地(个)6服务 与辐射能 力项目培训总数(人)6910对口支援院校数(个)10培训师资(人)238联合培养学生(人)127

5、0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项34其他项目专业教学资源库(个)9国际交流合作(人/次)15其他(个)9考核项目原有基础目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958.37 万元6158.37 万元经费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0.15万元0.25万元地方财政专项拨款320万元3299万元行业、企业专项投入450万元600万元其他10319万元(含学费捐赠等)10928万元实习实训 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室数12个/161个25个/245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比例35%50%校外实习基地数313个322个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占应届毕业生比例90%95%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0.18%92%产学合作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数124个189个合

6、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数100%(45/45)100%(47/47)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数100%(45/45)100%(47/47)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实训学生2600人月15000人月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1180 人1600 人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的设备价值300万元400万元为合作企业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经费数200万元400万元对口支援地区数/院校数3个/3个10个/10个培训培养教师总数50人238人联合培养学生总数300人1270 人招生情况本省录取批次(含单独招生)第四批(高职高专批)参加单独招生改革试点,提前批次录取跨省招生比例40%42%对西部招生比例12.2%14%来自行

7、业企业兼职的专业教师数量165人/6148课时339人/8940课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工种数量5个/45个7个/50个“双证书”获取率96%98%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5个15个三、项目推进机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把推行工学结合作为实施“湖南省示范性 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主线,针对盲目沿用本科压缩课程体系、 简单照搬技术培训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校内学习 与顶岗实习相脱节等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建设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 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 盲目应付、企业参与不进、教学资源不足,思想观念封闭、改革动力 不足等直接影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资

8、源保障和持续改进 的突出问题,以重构课程体系为切入点,建立高职教育类型特色的专 业课程体系和培养制度,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实施标 准;通过全面实施学分制和探索实施项目制,建立学生主动学习、教 师主动进取的制度激励环境,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到实 处;以开放教学资源为出发点,建立校企双赢的开放性资源管理平台, 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保障;通过推行文化管理,把学院建设 成为以开放和创新为大学精神的学习型教学组织,形成工学结合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的不竭动力源泉。1、建立工学结合培养制度借鉴学科体系和培训体系的优点,按照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 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相和谐的要求,构建高

9、职教育类型特色课程体 系。建立职业证书课程模块、开发企业订单课程模块,将毕业实践报 告与顶岗实习合并安排,完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配套、校内学习与顶 岗实习相一致的工学结合培养制度。按照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突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 展能力培养,充分吸收学科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 的优点,合理借鉴技术培训课程体系的实用性优点,根据岗位任务解 构工作过程、根据认知规律重构学习过程,创建了持续性和实用性相 结合的具有高职教育类型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应用于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同时建立职业证书课程模块、开发企业订单课程模块、将校内实 训课程化,增强教学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对

10、顶岗实习的学习任务进行 了明确规定,将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统一称为毕业实践报告,并要求 在顶岗实习中完成,形成从基础课教学到顶岗实习全过程“为了工作 而学习”和“为了学习而工作”的工学结合培养制度,在全院各专业 推行。2、全面实施学分制拓展学分制的选课内涵,让学生在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选 时间、选地点,以及在订单模块和顶岗实习中选企业、在学分互认中 选学校过程中,增强学习积极性,促进专业结构调整、促进教学资源 整合、促进课程内容优化,成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驱 动者。基于重构课程体系和全面开放教学资源,学分制改革重点放在拓 展选课制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内涵上。为此,学院以示范建设专业

11、和 省级重点专业为龙头建立了 12个专业群,新生入学可以跨群选专业, 为满足学生进一步选择需要,学院为学生配备了 650名班级导师,已 在校园网展示课程1000门,统一跨专业同名课程标准67门,与职业 资格证书相融合形成了 67个“证书模块”,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开发 了 37个“企业订单课程模块”,与其他高职院校开通互选课程10门, 每天课程安排时间延长2小时、每周课程安排时间延长1天,图书馆、 实训室实行全天开放。3、探索实施项目制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将教学建设和改革 项目化,并将项目作为教师奖励、评优、考核和聘用的重要依据,把 推进项目的重点落实到激发教师参与项目的积极

12、性和实施过程中的 创造性上,让教师成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动实施者。学院投入的教学项目奖励资金逐年提高,2009年已安排300万 元进行立项,教师每年人均参与教学改革项目已超过6项,直接参与 国家示范建设专业改革项目论证和实施的教师达237人次,直接参加 省级以上教学改革和建设项目的教师超过500人次,直接参与12个 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200门优质核心课程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的教师1100人次;全院召开了 10次教学改革现场推进会,培育了“在 服务中学习”和“项目工作室”等一批有影响的改革成果。4、搭建开放性资源管理平台建立校企双赢的开放性资源管理平台,灵活安排教学进程,满足 企业

13、兼职教师上课和接受顶岗实习的时间要求,提供优惠政策和技术 服务,吸引企业把服务窗口、工作室、生产车间建在校园或投入技术 和设备共建实训基地,使企业成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 参与者。学院出台了有利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系列政策和措施,以灵活 的教学管理适应企业参与,以加强技术服务创造合作机会。主动适应 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实际开设小课程、实行串行教学,为企业生产项目 进入校内实训室、工作室采取提供场地、不收费用的激励政策,对共 建实训基地采取提供技术服务与员工培训的回报措施,对企业接受学 生毕业顶岗实习采取主动适应企业生产用工需求的灵活安排。与此同 时,学院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了 17个服务行

14、业企业的应用研究咨询机构,承担横向应用课题80多项,开展戒除网瘾等10多项技术服务, 建设了民政部长沙民政干部培训基地,为行业企业培训干部职工达到 年6000多人次规模,赢得了行业企业的支持。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 专业达100%,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365人,专业课教师专兼比达 到1: 1;引入企业生产性实训室和项目工作室57个,与行业企业共 建校内实训基地48个,模拟、虚拟、仿真、生产性实训开出率达100%; 参加“企业订单课程模块”培养的同年级学生可达30%以上;与行业 企业共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369个,全部实行半年以上“为了学习而 工作”(带着毕业设计等学习任务)的顶岗实习。5、推行文化管

15、理将大调查、大学习、大讨论、大培训、大比赛、大考核、大交流 全员化、制度化,用文化管理将学院建设成以开放和创新为大学精神 的学习型教学组织,不断适应变化,不断追求卓越,成为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自觉推动者。学院组织师生深入社会和行业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的师生达5700 人次,完成专业和课程调研报告416篇,召开教学改革方案论证会 116次;结合贯彻教高200616号文件、制定示范校建设方案、贯彻 每年教学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组织了 6次全 校教师参与的大讨论,统一了对工学结合重要性的认识,集结出版了 4本教学改革论文专辑;选派827人次骨干教师到境内外高校参加学 习、培训、交流,组织校内骨干培训班10期,邀请校内外专家授课, 参训教师达1100人次,全面拓展了教师的视野;组织全体青年教师 参加实践教学能力考核、组织536人次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 炼、顶岗实践,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