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综合练习[N]新人教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87343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期中综合练习[N]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综合练习[N]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综合练习[N]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综合练习[N]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综合练习[N]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期中综合练习[N]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期中综合练习[N]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 综合练习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0分)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菜q( ) 义愤填yng( ) ( )qi而不舍 ( )jong 乎不同2、词语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秕谷 恐俱 讪笑 搏学多识 B、炽痛 磐石 瞬息 荒草萋萋C、班斓 懊悔 屏障 慷慨林漓 D、筹划 疾妒 祈祷 峰芒必露3、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黄河颂是以诗的形式写的“黄河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则是以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B、德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

2、当中。 D、木兰诗对从军缘由、恋别爹娘、辞官还乡写得详细,而对军旅生活则写得很简略。4、下面具体场合女主持人所说的一句话应该是( )(2分) 晚会帷幕徐徐拉开,女主持人姿态优美地步出舞台,不小心跌倒在地,观众哗然。此时,女主持人从容站起,神态自若地说了一句话,场内立刻掌声四起。 A、女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紧张了,请不要见笑。B、女主持人说:刚才,我是被大家的热情倾倒了。C、女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激动了,失礼了。D、女主持人说:不好意思,刚才我跌倒了,幸好没有扭伤脚。5、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2分) A、他在城楼上发现了敌人。 B、校门口的小店关门了。C、三个工厂的工人都叫来了。

3、D、老师和我们亲密无间。二、默写填空(共10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6、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中告诉人们克服艰难困苦再回首往事,就会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一切都是瞬息 ,_ ; 而那过去了,_。 7、木兰诗中写战场艰苦的是: , 。8、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为 ,_。9、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 。10、古诗中写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的不少,请你写出你最熟悉的一句: , 。三、课内文言文理解(20分)(一)(10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

4、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1、翻译加框的词:(2分)俄而( ) 间( ) 虽( ) 名( )12、下列加框词用法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是( )(2分)A、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B、会宾客大宴 C、稍稍正坐 D、不能指其一端13、下列加框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曳(拉倒)屋许许声 B、几欲先走(逃跑)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了解) D、泯然众人矣(群众)14、用现代

5、汉语翻译下面一句话。(2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5、文中划线句子描写了宾客的动作神情,它的作用是 (2分)(二)(10分)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16、解释加粗字。(4分)(1)少习骑 少:_。(2)市鞍马 市:_。(3)长而益精 益:_。(4)易男装 易:_。17、翻译文言句子。(2分)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译文:_。18、由

6、上文改编而成的木兰诗被宋代的郭茂倩收录在_里,木兰诗与_被称作“乐府双璧”。(2分)四、现代文阅读(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

7、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9、本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景物各自的特点,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_;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和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_;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_;描写覆盆子则突出其_。(4分)20、作者把百草园景物描写得生机盎然,情景交融,其目的在于(选择两项正确答案)( )( )(2分)A、 表现“我”幼年时期调皮、贪玩、不爱学习的特征。B、 表现“我”幼年时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C、 和后文的三味书屋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封建教育束缚、阻碍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8、。D、 揭示儿童猎奇、幼稚、顽皮的性格特点,以此来衬托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丰富有益。21、作者写吃了像人形的何首乌根便可以成仙,是由于( )(1分)A、作者小时候有迷信思想 B、“我”小时候天真、好奇C、赋予百草园神话般的色彩,妙趣横生 D、告诉读者成仙的方法22、文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的句式,其目的是( )(1分)A、这些景物同泥墙根一带的景物比较,没有趣味,因此“不必说”它们。B、这些景物没有什么特色,因此用“不必说”否定它们。C、用这样的句式可先作概括的介绍,然后突出泥墙根一带的景物。(二)捧着空花盆的孩子(12分)(1)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

9、是,他的年纪已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吩咐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2)“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3)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4)有个名叫亚雄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5)“真奇怪!”亚雄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6)亚雄依照妈妈的意见,在

10、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种子,但是它们仍然不发芽。(7)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8)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亚雄,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跟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亚雄抽咽着,他把他如何种花,但花种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摘过一个苹果。(9)国王听了亚雄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地说:“这就是我的忠实的儿子。”(10)“

11、为什么您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们问国王。(11)于是,国王说:“子民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12)听了国王的这句话,那些捧着最美丽花朵的孩子,个个面红耳赤,因为_。23、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2分)24、这个故事的中心人物是:_。(2分)25、写出下列人物的性格特征,每人限在10字以内。(3分)国王:_。亚雄:_。亚雄的母亲:_。26、依据你的理解,补写最后一句话。(2分)_。27、恰当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下面提供了上半句,请接着写完这句话。(3分)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_。 五、作文(40分)题 目:这事真让我_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2)字迹清楚,字数600字左右。(3)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