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松功练习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873044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拳松功练习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太极拳松功练习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太极拳松功练习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太极拳松功练习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太极拳松功练习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极拳松功练习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拳松功练习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极拳松功练习法拳论曰:“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太极拳盘 拳练功举动必须轻灵,这是太极拳之特性。松是太极拳家终生所求。一、什么是太极拳的松呢?松功是内外双修,内求心神意念放松,神经安舒,头脑清静;先求 心意松,而后肢体松,从脚到顶,脚、踝、膝、胯、腰、肩、肘、腕、 手等九大关节松开,且节节贯串,举动轻柔,上盘轻、中盘活、下盘 稳。二、松的方法:1、拳架出松功:太极功夫是拳里练出来的,每一位练家都应当重视拳架的修炼, 按太极拳理,阴阳原理规范,不得贪多求快。首先作好起式,脚、踝、 膝、胯、腰、肩、肘、腕、手等肢体的九大关节要节节松开,且节节 贯串。肢体上的几个重要部位,在练拳

2、时也要放松,诸如两肩、两胯。 总结起来,这种放松状态贯串盘拳始终,而手不着力,以食指领劲轻 轻按着太极拳套路独有的弧形路线练习,长此以往,松柔功夫定能上 身,拙力自然退去,坚持下去其妙无穷。2、立身中正求松功:王宗岳公论及双重之病曰:“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 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盘拳技击均不可双重,拳理规范单腿重 心,杨禹廷大师称为“立柱式身形”指的是脚与头顶上下一条直线,“上 下相随人难进。”上身中正,两脚虚实分明:实脚实足,虚脚虚净,变 化灵活,利于太极脚的弧形运动,最终练就陈长兴的拳架规天矩地“牌 位陈”的太极功夫。4、脚下生根获松功:太极技击的根本在脚下,也就是“太极脚

3、”。拳论云:“其根在脚, 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脚下稳固,自然轻灵, 打拳始终两脚下踩,正确练拳上下左右,前进后退,全靠两腿的重心 阴阳变转,身躯不动循规蹈距出真功。5、悬垂益体验松肩:太极拳十分重视松肩,常将松肩和垂肘联系在一起。在技击场上, 以晃肩、摇肩、躲肩等方法“化解”对方来力。为了体验九大关节放松,节节贯串的感觉,可以在单杠,树叉, 门框以及方便的地方作悬垂,自然松垂,有益松肩。肩俯卧撑法:身体下俯,两手直臂扶住桌子,两肩随身体上下起伏运动,两肩 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运动。身体直立,两手直臂扶墙,两肩随身体前后运动,两肩做顺时针或 逆时针运动。注意以上两种方法,整个过程

4、中两臂要始终保持伸直,不能弯曲。从脚到手九大关节不放松,不能达到节节贯串,单独去松肩是不可能的。而松肩是周身放松后的最终功成。松肩跟收吸胸窝是密不可分的,肩真正松开,按之有追不上的感觉。说到底,还是要在拳里修 炼。6、开胯松腰法:(一)、开胯练习开胯对学习太极拳是至关重要的,胯开的、松的程度对今后太 极拳动作的规范和发劲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方法:1、坐两脚脚心相对,两肘成90度,两手掌心按在两个膝盖上,盘 地而坐。2、抬膝全身放松,丹田吸气。随着吸气两膝盖略上抬。3、按膝全身放松,丹田呼气,随着呼气两手往下按两个膝盖,使膝盖、 两腿外侧贴到地面。这样一吸一呼,一按一抬连续练习,几天即可彻底开胯

5、。随着胯开得程度,下按两膝贴地精止的时间逐渐加长,达到三 分钟以上为佳。松胯:我们学练太极拳双胯必须松开,裆部撑圆。松胯哪怕松开一点点 都行,不松胯或未松胯时不能使内气内劲产生。松胯的标准:双胯能下沉,裆开圆,双腿曲膝;上身自重能通过胯膝往脚上 负重,胯部相对不负重;双胯随身体重心移动胯部也能适当负重, 转换灵活,下盘稳固。松胯的感觉:人的自重已扎在膝部已下小腿及脚跟部;在膝部不前倾的前提 下,胯部能上下起伏;人上身的自重往下松沉时,胯部有一种释放 能量的感觉,从上往下释放;当你收缩会阴部时,胯部有一种吸的 感觉。(二)、涮腰:涮腰主要练就腰的功夫。腰在太极拳中十分重要关键,拳论云:腰不动手不发!预备式:自然站立,两脚与眉同宽。开始练习可以用两手扶一与腰同高的物体(门或凳子)。(1)平肘:身体直立,重心继续下沉,两脚使劲下踩,两手握拳,拳心 相对,平肘与腰间。(2)涮腰:两脚继续使劲下踩,用两肘带动腰(整个腰部),做前后转 动。要求:两脚下踩两膝不动 两眉不动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再短时间内获得腰胯的放松。太极拳博大精深,说到根子上是练中求松”。只要修炼方法对,在老 师指点下定会功夫上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