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学教案三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872245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科学教案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有关科学教案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有关科学教案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有关科学教案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有关科学教案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科学教案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科学教案三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科学教案三篇有关科学教案三篇科学教案 篇1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可以有所发现,提出问题。2.可以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方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知识与技能:1.知道科学是什么。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教学准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可以深入理解,只能获得外表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本课一开场用“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考虑。凭已有经历,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络起来,和自己无关。老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

2、过“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非常相似。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场,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理解科学是什么。1、讨论“什么是科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经历发表自己的看法。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

3、插图的内容,老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 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理解故事梗概。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擅长观察和考虑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场局部,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4、根据学生答复,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

4、生复述故事。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理解科学是什么。1、老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3、学生汇报。4、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答复,假设没有学生能说出来,老师作简单介绍三、全课总结: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终究是什么吗?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3、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方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的】科学概念: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植物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植物一生是有生命周期,每种植物都有

5、一定寿命。植物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生命过程。过程与方法:运用比拟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植物寿命认识,懂得生命可贵,也体会生死自然规律。【教学重点】理解植物一些共同特点。【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一些特征。【教学准备】老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图片,植物一生图片;学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比拟记录纸。【教学过程】一、比拟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1、回忆:我们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记录在下面记录单里。陆生植物 水生植

6、物2、考虑: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请交流。请补充阅读P21“植物需要阳光”。陆生植物生长需要_水生植物生长需要_能用唯恩图记录下它们生存需要共同点吗?二、理解植物一生考虑:植物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看图:向日葵一生,我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几个典型生长阶段吗?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典型生长阶段。看图:一棵大树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一样和不同吗?对了,主要不同是寿命长短不同。请看资料库:“植物寿命有长有短”,你们有什么体会?是呀,无论是百年老树,还是一年草本植物,它们都会死亡,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特征。交流:从这些植物一生中,我们明白了什么?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考

7、虑:在我们对植物进展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可以说出植物哪些共同特点?我们是怎么知道?整理:翻看前几课唯恩图记录,比拟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交流:我们认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生命过程;都有一样根本构造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总结:植物作为生命体有许多重要特征,有共同生长需要量,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还有适应环境水葫芦构造特征等。这样归纳总结一定要基于学生开展根底上,学生能总结几条算几条,不要强求,也不能死记硬背!科学教案 篇3 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回忆水变冰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讲述自己是怎样把

8、水变成冰的。老师小结:水在0以下会结冰。2. 幼儿操作实验,观察水遇热的变化。 激发幼儿讨论水遇热会发生什么变化。介绍操作材料及用法,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水在加热后发生的变化。 提问: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水气是从哪里来的?水变成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后到哪里去了?飘散到空气中去了。3. 引导幼儿讨论并实验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 提问:我们能不能让水蒸气变成水?让幼儿把冷的物体放在水蒸气上,观察蒸汽凝结成的小水珠;幼儿把手放在水蒸气上感受手的潮湿。 小结:水冷了就会变成冰,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冷了又会变成水。4. 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家用较扁的盆里放满水,置于枯燥的地方,几天后观察水的变化。水变少了,水在常温下会蒸发成气体。活动目的1. 理解水的变化,知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冰;能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2. 激发幼儿对水的变化的兴趣和好奇。活动准备幼儿在家里冰箱做过结冰的实验;酒精炉、烧水的壶或其他容器每组一套。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