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考省部级?申论?解析材料解读一、材料根本内容材料1:介绍了黄河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人文遗产、黄河文化,末段指出协调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的重要性材料2:进一步指出水量并不丰沛的黄河的重大作用,主要介绍了当代治黄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黄河的危害材料3:主要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所在国政府的治理举措材料4:主要介绍了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自然本性,介绍了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于黄河治理和开发的关心和重视材料5:主要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暗示治黄成功的关键在于遵循其固有特性材料6:主要介绍了人们渴望“黄河清〞的起因、热忱和做法材料7:主要介绍了几个专家对黄河治理和开发的看法,进一步拓宽了材料的主旨取向二、材料之间关系黄河开发治理的现状:2、6黄河开发治理的原因:4、黄河开发治理的意义:1、2、4黄河开发治理的对策:3、4、5、7真题解析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答复下面两题〔20分〕1.“给定资料4〞写道:“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根本领实。
〞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解析这是一道概括+分析题,侧重考查概括根底上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要点主要分布在材料1、2、4、5、6此题要求“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所以首先要对“三善〞进行一定的具体展开,注意把材料中内容进行归纳集中,具体说明三善的具体涵义由于是谈认识,可以进行些适当的引申最后再合起来,简明扼要地点出黄河自身规律和其健康生命的关系参考答案黄河自身规律主要表达在三善上,“善淤〞指黄河由于流域地质地貌、生态破坏等原因致使携带泥沙多,在中下游大量淤积而堵塞河道;“善决〞指黄河容易决堤,甚至三年两决口;“善徙〞指黄河容易改道,可谓百年一改道;千百年来经常如此当遵循这种自然本性开发治理黄河时,成效就显著,经济社会生态就可以协调开展,反之那么可能适得其反,这也构成了黄河自身规律的一方面只有从黄河自身实际出发,才能维护和增进黄河的健康生命199字】2.“给定材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解析此题是单一式的概括题,侧重考查依据给定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
答题要点主要分布在材料5.解题关键是要对“材料5〞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提炼,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答案要点的全面性参考答案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了800年,主要是由于针对黄河特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具体来说,第一,政府重视,投入巨大;第二,行河路线较优,选用的黄河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第三,疏浚汴渠,与江淮水道连为一体,分水分沙,第四,修建了黄河大堤;第五,河堤上隔段开凿水门,使洪水灌注入周边湖泊和洼地第六,黄河上游人口减少,中游牧进农退,植被得到一定恢复,减少了黄河输沙量;第七,中游地区大暴雨较少,水患威胁小196字】二、“给定材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解析这是一道概括加对策题〔案例启示类〕,侧重考查概括根底上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要点主要分布在材料3.题目要求“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所以答案要分成两局部,首先概括生态危机的表现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然后,就如何治理黄河谈谈从中所获得的启示注意,要分清其中的经验教训,要以对策的语言表达出来。
标准答案首先要概括因为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这三条大河的生态危机〔2分〕;其次要总结出这三条大河危机的具体表现: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分〕;再次要概括出各国政府针对出现的生态问题,采取了种种措施〔2分〕,并举出具体措施:出台相关法律,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评估〔2分〕关于对治理黄河的启示主要有三条:第一是总体规划,综合考虑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4分〕;第二是立法和严格执法〔4分〕;第三是对生态环境现状做综合评估,并采取一些具体措施〔4分〕参考答案因过度开发,未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密西西比河等流域爆发生态危机表现在: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面对危机,各国政府积极行动,多策并举:美国十分重视,但落实不到位,也缺乏全面规划;巴西制定森林保护法律,但是执法不力;埃及在全面评估的根底上,综合治理,初见成效这启示我们,治理黄河要统筹规划,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是:第一,总体规划,综合考虑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开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第二,依法治黄,完善法律,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第三,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评估体系,在对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评估的根底上,建设人工湿地工程,保护植被,进行流域综合治理。
299字】三、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材料由四个局部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给定资料〞,分别列出每个局部的内容要点〔20分〕要求:切合主题;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此题作答不超过400字解析这是一道公文题,侧重考查概括、分析根底上的公文写作能力要在全篇材料中找寻答案要点题目中已经明确要求宣传手册是由四个局部组成,因此每一局部具体写出内容要点即可这些内容要点根本上都来自材料,找到找到解题答题的角度,把同类的内容合并在一起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该手册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行文时可以适当凸显,四个局部中亦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为重点参考答案宣传手册的要点黄河之水天上来:一、黄河源流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源头和流经地二、黄河景观以壶口瀑布等为例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中华文明的印记以宫殿、青铜器、甲骨文、秦腔、豫剧等为例二、地杰人灵介绍黄河流域出现的历史伟人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黄河脾气通俗形象地介绍黄河的“善淤〞、“善决〞、“善徙〞特性二、黄河的惩罚介绍黄河的危害,如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生态破坏等。
三、黄河的福泽介绍历史和当代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情况,如大禹治水、王景治黄、三门峡水库等四、情系黄河介绍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对于黄河治理开发的关心和重视黄河精神万古传:一、弘扬黄河精神即适应自然又征服自然,在治理和开发的过程中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厚德载物等二、传承黄河文化如开展文宣、旅游等号召广阔青少年作为黄河子女,要进一步弘扬黄河精神,让黄河更好地为中华民族造福394字】四、“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写作题,侧重考查对全部给定材料申论式阅读理解根底上的申发论证能力1.请参考给定资料——意味着要充分联系材料,充分联系全部的给定材料;2.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意味着黄河精神是本作文的写作主线,也是写作的出发点、归属点和升华点;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第一,中心论点明确,意味着在行文第一自然段一定要摆出论点,因此,无论如何选角度、自拟标题,一定要有明确的论点;第二,内容充实,有说服力;——这强化了综合分析能力,副省级以上,要特别注意从微观切入,当然,要重视从宏观与中观之间行走;第三,1000字左右,要重视字数控制。
思路解析和以前的国考真题相比,材料的主旨变得似乎隐晦了,比以前更难理解把握了材料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文化〞,而主体局部的材料那么多是在说黄河的人与自然基于此,对黄河文化或黄河精神本身的忖度,就要辩证地来看把黄河精神从开发和治理二者的兼顾中来具体展开,把“文化〞作为其新增的领域、升华的向度和统整的代称,只谈精神是空谈,不谈黄河的人与自然更是空谈,不能升华到“文化〞演进和传承更是空谈这样,三个维度的统筹兼顾,就可以相辅相成来解题了结构简析 治好黄河 进一步弘扬黄河精神第一自然段:提出论点,黄河文化的重大价值,突出黄河精神的历史传承的重要性;第二自然段:写面临的的问题,展开分析第三自然段:对策一:治好黄河,解决好当下弘扬黄河精神的重要问题;第四自然段:对策二:治好黄河,抒写黄河文化开展的必要性和内容;第五自然段:对策三:治好黄河,进一步上升到、归结到文化的高度;第六自然段:结尾,提升到人与自然为抓手,创新黄河精神,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黄河健康生命附:参考例文“识黄〞方能“治黄〞——人与自然和谐 弘扬黄河精神黄河是一条记录了中华民族荣耀和血泪的河流,与中华文化的形成开展相依相伴,也以其奔腾不绝的河水滋养和浇铸了生生不息的黄河精神。
一部中华民族史几乎就是中国先民与黄河的关系史,期间有天人交战的抗争,黄河记录了华夏民族的坚强不屈和勤劳勇敢;也有天人和合的创举,黄河记录了华夏民族的开拓进取和智慧创新黄河上游地带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泥沙含量巨大,“一碗河水半碗沙〞由于泥沙在中下游较为平坦的河道不断淤积,造成严重的“悬河〞现象,历史上屡屡决堤、改道,泛滥的河水虽然留下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却也给流域居民带来了深重的现实灾难所以,历史上对黄河的开发利用,总是不得不同时进行灾难的治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成效显著,但近年来又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污染,黄河的持续利用与开发管理面临着现实的威胁治理黄河,人们通常更为强调的是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但却无视了一个根本的事实,那就是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根本特征一切“治黄〞工作,如果不尊重这一根本的规律性事实,必然影响其最终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治理黄河必须弘扬悠久的黄河精神,以尊重其固有规律为出发点,注重统筹兼顾、源头治理和疏导,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治理黄河,要全面考量它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黄河上游是广袤的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大量的耕种开恳和矿产开发加剧了沿河两岸的水土流失,是导致黄河泥沙含量巨大的根本所在。
要根本治理黄河泥沙淤积问题,必须在其上游地区大力恢复生态功能,从其源头的保护入手,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限制甚至禁止地下资源开发,减少植被破坏,固土固沙,防治水土流失治理黄河,要尊重其固有规律,有效疏导短期来看,黄河含沙量巨大的问题不可能得到巨大改善,要想减少在中游地区由于泥沙淤积而带来的河床升高甚至“悬河现象〞,就必须在其流经地区形成有效的泄洪渠道东汉王景治黄和埃及治理尼罗河的经验可资借鉴,在黄河流经地区,利用河道开口形成的人工湿地到达有效沉积淤泥的效果此外,人工湿地的形成还可以有效地治理水质污染、净化水体黄河的开发与治理,折射了中华民族的勇气与智慧在与黄河不懈抗争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独具内涵的黄河精神其中,注重因地制宜、不固守成见、对自然规律在认识的根底上充分尊重并加以利用的开拓精神,不仅在过去启发人们获得辉煌的成就,也必将使中华民族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接纳和融入全球文明的新浪潮103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