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突破练13 区域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必修3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844225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突破练13 区域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突破练13 区域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突破练13 区域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突破练13 区域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突破练13 区域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突破练13 区域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突破练13 区域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项突破练13 区域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2014年3月24日,当地时间22时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根据最新收到的卫星分析数据,可以判定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印度洋南部海域(42S,92E)“终结”。此时该海域风大浪高,多恶劣天气,给海上搜救带来极大困难。据此完成13题。1获取卫星分析数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RS和GPSCGPS和GIS DRS和GIS2该海域此时风大浪高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热带,海水温度高 B温带海域,西风强盛C副高控制,上升气流强 D大洋中部,洋流强大3该海域此时多恶劣天气的主要原

2、因是()A盛行西南风 B暖湿气团影响强烈C盛行东北风 D温带气旋活动频繁答案1.C2.B3.D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通过卫星判定出具体位置运用GPS技术,分析数据需要运用GIS技术。第2题,根据纬度,该地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缺少陆地阻挡,西风强盛。第3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温带地区,主要是温带气旋活动,D对。在苹果公司光鲜的表面背后,隐藏着中国制造工人血与汗的辛酸。全球代工厂中,中国是重中之重。苹果每台iPad利润达150美元,而中国工人仅能从中获得8美元,相当于售价的1.6%。回答45题。4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下列各图中,最能反映当前中国所处地位组合的是()A、乙、c

3、 B、乙、bC、乙、a D、乙、a5要形成中国的“苹果”产业,我们最应该()A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产业和技术B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C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培育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实现产业创新答案4.C5.D解析第4题,产品生产周期指的是由于世界各国的技术发展水平不同,技术领先的国家可能率先开发出某种新产品并出口;经过一段时间后,技术先进的国家掌握了这种技术,成为新的出口国;技术落后的国家随后才能掌握这种技术,在最后才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所以应该是中国。中国目前技术相对落后,劳动力丰富,处于加工环节,对应乙。中国处于产品销售量逐渐上升的成熟

4、期对应成熟期。全球化产业竞争的金字塔模型图,处于底层的a竞争力差;处于塔尖的c由于拥有核心技术,故竞争力强。第5题,“苹果”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下图景观示意“我国某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中采取的某类工程措施”。读图,完成67题。6该景观常见于()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C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D华北平原7下图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景观的是()A B C D答案6.A7.C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景观表示鱼鳞坑,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为防治陡坡水土流失而修建的生态保护工程,故应为黄土高原。第7题,由上题可知,该图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海拔

5、低,A、B错;鱼鳞坑主要是截留水土,以达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故鱼鳞坑的凸向与等高线的凸向一致。故应该选C项。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报告显示,煤炭运力仍是制约国内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受煤炭运输制约,资源地产能难以释放,消费地则无煤可供。读“我国区域煤炭调动流量图”,完成第8题。8下列措施中既有利于山西释放煤炭产能,又有利于其产业结构升级的是()A革新煤炭开采技术 B建设坑口电厂C扩大煤炭运输通道 D产业集聚,获得规模效应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设坑口电厂是山西变输煤为输电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这有利于山西释放煤炭产能,同时有利于其产业结构升级。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上。读图,回答91

6、0题。9该河流()A由北向南流 B该河流易出现春汛C航运价值大 D以雨水补给为主10该河流开发力度不大的原因是()A自然条件恶劣,市场需求有限B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C地形平坦,水能资源匮乏D经济欠发达,技术力量薄弱答案9.B10.A解析第9题,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春季冰雪融水多形成春汛,冰雪融水补给所占比重较大;由于人口稀少,封冻期长,航运价值不高。第10题,该河流流域内冬季漫长而寒冷,人口稀少,市场需求也较小,因此开发力度较小。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养羊业“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的生产模式。读图回答1112题。11该生产模式()A主要是依靠降水发展种植业B夏季农区向牧区

7、提供牧草C既发展种植业也发展畜牧业D畜产品由牧区直接进入市场12随着该模式的推广()农牧区实现了良性发展草原载畜量有极大提高城市会有大量人口迁入农区牧区抵御灾害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更适应市场变化牧区吸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A BC D答案11.C12.D解析第11题,题中关键词为“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由图可知该地是灌溉农业区,因此主要靠灌溉水源发展种植业;牧草一般在夏、秋季收获,冬季使用;图中有灌溉农业区(为种植业),也有草原牧区(为畜牧业);图中畜产品经过农区圈养育肥后进入市场。第12题,草原载畜量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大幅度提高;该模式不会影响大量城市人口迁入农区。读“我国某城市不同距离工业集聚

8、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1314题。13距离该城市中心由近及远排序正确的是()A BC D14自T1至T3阶段,该城市()A工业集聚规模减小B缓解了市区环境的压力C区域工业规模扩大速度最快D降低了市区的经济实力答案13.C14.B解析第13题,由图可知,出现工业的时期最早,且其集聚规模在T2后呈下降趋势,应为市中心区;出现工业的时期最迟,且规模快速超越前两者,占地规模最大,应为距离城市最远的郊区。第14题,由图可知,T1至T3阶段城市中心区工业集聚规模减小,整个城市工业集聚规模增大,工业向郊区转移,使得市区的环境压力得到缓解。二、综合题15下图是“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9、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2)A地区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_,因此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为_。(3)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讨论。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为什么?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水能河流径流量大;河流落差大(2)水源发展节水农业(3)方案经济效益更高。原因: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措施:加强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10、防止污染,美化环境。解析黄河上游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中游煤炭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应提高其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交通条件,治理污染等。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xx年12月的报告称,澳门xx年的经济可望增长16.3%。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与澳门图。(1)从1999年到xx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人均GDP居亚洲前列。分析澳门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2)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分别是什么?(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11、。但近几年来,出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开始向长江三角洲一带转移的现象。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答案(1)澳门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交通便利;地处珠江入海口的西岸,毗邻广东省和香港,在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圈中,粤港澳进行了有效合作;澳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优惠的政策(中国实施“一国两制”,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任选四个要点即可)(2)问题:用地十分紧张、人地矛盾突出,城市环境问题严重,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对策: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防止盲目膨胀;加强城市间相互分工与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治理城市环境污染。(3)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原先的发展优势逐渐丧失,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解析第(1)题,主要从澳门的地理区位、政策、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主要从人地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城市间的恶性竞争等方面分析面临的问题,并依据问题分析对策。第(3)题,主要分析长三角的竞争优势及珠三角的劣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