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844119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1从上文中找出与加点词意思相关的单音词。(1)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反义词:_)(2)豹视之,顾谓三老(近义词:_)2填空。“豹视之”的“之”指_,“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一句中的“之”指_。西门豹巧妙地处死巫婆,用的是_法。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田登作郡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2、。值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注解:田登,人名。 上元:元宵节1解释加点的字:(1)田登作郡,自讳其名。(_)(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_)2翻译下列句子。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_3这个故事的大意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即:_4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_3.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女娃。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1按原文填空。2这篇文言文出自于()。A.三字经B.山海经3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少女:_溺:_故:_堙:_4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3、。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5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_6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_7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4.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溺而不返:_(2)故为精卫:_(3)以堙于东海:_2翻译下列句子。(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_(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_(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3读完文章,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_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

4、,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根据文言文的内容写出加点字的意思。(1)传:_(2)弃:_(3)意:_(4)还:_2请把画“”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_3关于这篇文言文给我们的启示,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铁棒磨成针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呀,我们不能做这么愚蠢的事B.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C.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6. 文言文阅读。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注释:欲:想要。惠:通“慧”。若:好像。奇:以为奇(

5、在此应指特别)。欲:想要。乃:于是,就。故:的原因。庐:(简陋的)房屋。之:代词,代“这件事”。1魏武帝喜欢何晏吗?请找出短文中的句子进行回答。_2对“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让魏武帝站在里面。B.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自己坐在里面。C.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圆框,让自己坐在里面。3你感觉何晏的性格特点是()A.当机立断B.胆大心细C.聪明机智7. 请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母鸡母鸡孵卵,数周成雏。随母出行,未尝远离。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若遇猫、犬,尽力护之。与父、母之爱子无异。注释:雏:小鸡。异:不同。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

6、序号填在括号里。(1)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_)A它的,指母鸡的。B别的,其它的。(2)若遇猫、犬,尽力护之。(_)A它,指母鸡。B它,指小鸡。2从文中找出与“小鸡们紧紧地跟在鸡妈妈身边,从来不曾远离过”意思一致的句子,并用“_”画出来。3文中用四个字写出了小鸡遇到危险时母鸡的做法,请用“”圈出来。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n)。(1)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_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_也感到心惊。(2)带点一句中,“家书”是指_,“家书抵万金”采用了_的修

7、辞手法,表达出了将士们对家乡亲人的_。9. 课内阅读。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解释。逢老媪方磨铁杵(_) 太白感其意(_)2“问之,曰:欲作针。”这句话中的“之指的是_。3“太白感其意”,李白感受到了_。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_10.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注释)宋:宋国。富人:富裕的人。坏:毁坏,损坏。筑:修补。盗:偷盗。亦云:也这

8、样说。暮:晚上。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天雨墙坏雨:下雨。B.其邻人之父亦云父:父亲。C.暮而果大亡其财亡:丢失。D.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家/甚智其/子。B.其家/甚智/其子。C.其家甚/智/其子。D.其/家甚/智其子。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B.如果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C.这个富人家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 钱财。D.偷盗之人是富人的邻居。4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人们(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B.富人家的儿子非常聪明。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D.做人

9、不要多管闲事。11. 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 )变成灰色。1在短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词。2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的描写的。一是形状,我是从_等词语感受

10、到的。二是动作,我是从_等词语感受到的,三是颜色,我是从_等词语感受到的。12.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解释下列词。题:_。西林:_。只缘:_。不识:_。横看:_。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3.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_4.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

11、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13. 思维拓展。小窗户天黑了,滴滴答答的雨点把睡梦中的小窗户敲醒了。小窗户揉了揉惺忪的眼睛问道:“小雨点,你要干啥呀?”小雨点说:“天又黑又冷,你让我进屋去暖和暖和吧。”小窗户摇摇头说:“不行呀,你进来会把屋子搞脏弄湿的,你不能进来。”小雨点哭了,在窗户的玻璃上留下道道泪痕。夜里,漫天飞舞的雪花把大地装扮得像白天一样。小雪花轻轻地飘落到小窗户上,悄悄说:“醒醒吧,你让我进去看看小朋友,我想和他们玩。”小窗户说:“小朋友们这会儿都在睡觉,等他们醒了再和你一起玩,好吗?”小雪花点点头,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窗户上等待着,晶莹的雪花就像一朵朵漂亮的小窗花。黑夜过去,太阳出来了,给大地洒下万道金光。小窗户早早就醒了,它有礼貌地向太阳公公问好,又对春风阿姨说:“欢迎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