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浆砌石护砌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21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84411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堤浆砌石护砌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2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堤浆砌石护砌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2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堤浆砌石护砌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2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堤浆砌石护砌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2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堤浆砌石护砌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2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堤浆砌石护砌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2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堤浆砌石护砌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21页)(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河堤浆砌石护砌工程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1.1.3项目建设地点 1.2项目编制依据1.2.1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1.2.2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1.2.3国家关于发展“三农”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1.2.4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1.2.5黑龙江省关于解决小型水库移民困难问题实施意见;1.2.6堤防工程设计通用规范JT021-89;1.2.7当地水文气象资料;1.2.8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材料。1.3报告编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

2、报告研究范围包括:1、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区域内的社会经济预测。3、建设标准、工程规模。4、建设条件。5、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分析。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建设安排、招标方案和实施方案。8、项目建设保证措施9、国民经济评价。10、问题和建议。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为小太河河堤浆砌石护砌工程,沿线护坡长度为2600米,护砌坡降45度,坡面长度4米。1.5项目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估算60万元,其中申请省移民后扶资金60万元。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XX市丘陵面积较大,而且侵害较为严重。据调查,全市1965年仅有325条侵蚀沟,约20万亩耕地受害;至2000年已发展到

3、1382条,侵蚀沟面积达到70万亩。这些沟壑使土地支离破碎,造成耕作管理不便,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导致了这一地区农民生活贫困。由于各项治理措施不配套,汇流面积大,一遇暴雨,导致雨水集中,危害严重。清河水库位于八面通镇南部,距镇政府8.5公里处,库区地貌为两山夹一沟。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八面通镇城区御洪、清河流域的千亩农田灌溉及旅游。1958年,“大跃进”期间,大兴水利工程。八面通兴建了不少小型水库,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和技术等条件限制,有的是半截子工程,有的是有库无水,最后合格的唯有清河水库一座。清河水库属小型水库,1958年兴建,1960年竣工。座落在清河村老屯(清茶馆自然屯)遗址上,集雨面积32

4、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21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3900亩。清河库区主要建立在清河老屯(清茶馆自然屯)遗址上,据史料记载这个屯早在1885年前就有人定居,1936年该屯就有居民92户,伪满时期三村合并为清河村,截止建库前期因八面通镇镇区建设、土地垦转等因素,该屯驻民由179户减少到86户,确定移民481人。由于历史和年代等原因,具体文字资料不详。据有关记载,当初在移民安置工作中,八面通镇政府将移民安置在清河村(新屯)、新城村、太和村、钟山村、四平村,原则上规定各村接收的移民及本村村民待遇相同,住房及耕地由接受村屯具体解决,镇政府提供部分安置费用。由于当初移民工作存在不完善、不合理之处,移民安

5、置及待遇等出现后期问题,镇政府虽极力解决,但因历史形成,相关文字资料无从考究,致使相关问题难以处理,造成移民及村民、集体资源及移民、一代移民及再生代等多种矛盾。因此加大对移民的扶持力度,缩小和调和移民及本村村民之间的差距,消除不稳定因素,是移民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造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20061号文件和“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进一步部署。目前,全国上下已经形成了关心、支持和参及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一些地区也总结出了一些成

6、功的做法和经验。农村公共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条件落后,及城市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只有抓住农村基础设施这个最薄弱和关键的环节,才能为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提供坚实物质基础,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属于公共品和准公共品范畴,许多是老百姓需解决但自身又无法解决的事情。因此,加强农村基础公益设施建设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2008年第四季度国家新增1000亿元人民币中央投资中,340亿元将用于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约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一,2009年国家为

7、了扩大内需,还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解决农村民生问题,解决农民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该项目建设地是清河水库移民安置比较集中的地区,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小太河贯穿全境,因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每年雨季都会给沿河村民带来一定的经济和财产损失,雨丰年更有威胁人、畜生命的危险。几年来,虽有治理,但因投入有限,效果甚微。此项目的建设,可彻底根治小太河给清河村居住区带来的隐患。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精神,按照黑龙江省关于解决小型水库移民困难问题实施意见(黑发改移民20081777号),为促进清河水库库区经

8、济发展和库区移民的后期扶持工作,实现库区和移民的协调发展,特提出该项目建设。 2.2项目建设必要性八面通镇清河村是清河水库移民比较集中的安置区,由于清河水库工程的扩建,水库附近的居民就近移民安置,由于该村东途经清河村自太和村流域而下的一条溪流(小太河),该地区地处沟谷地带,地势低洼易涝,自然环境恶劣,因水患发生比较频繁,河堤防御洪水的能力较差,河床侵蚀严重,需要提高河道的防御能力,保证小太河沿线居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的安全。所以建设八面通镇河堤浆砌石护砌保护清河村工程建设工程,以满足当地居民和移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也是满足当地基础设施发展的需要。清河村主要依靠农业生产,而且是多年来延袭下来的传统

9、农业生产方式,以种植业生产为主,种植品种单一,主要为大豆、玉米、水稻,由于河道堤防标准低,洪水灾害经常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也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给农民致富奔小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迟缓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鉴于清河村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对区域经济的深远影响,进行小太河护堤工程建设。建设该项目,将会极大改善沿线人民的生产生活的环境,直接起到振兴当地经济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农村生活条件差、生产条件落后,导致农民生活贫穷,清河村在注重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把构建和谐乡村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实际情况,紧贴群众最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努力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

10、条件,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非常必要的。第三章 地区发展规划3.1地区社会经济概况穆棱市丘陵面积较大,而且侵害较为严重。据调查,全市1965年仅有325条侵蚀沟,约20万亩耕地受害;至2000年已发展到1382条,侵蚀沟面积达到70万亩。这些沟壑使土地支离破碎,造成耕作管理不便,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导致了这一地区农民生活贫困。由于各项治理措施不配套,汇流面积大,一遇暴雨,导致雨水集中,危害严重。为了改变这一农业生产现状,提高抗灾能力,保护农村农业生产的安全,特提出穆棱市清河村小太河河堤护砌建设项目,为该地区的移民提纲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八面通镇为穆棱市城关镇,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

11、部,是穆棱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全镇土地面积200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8个中省直驻镇单位,现有农户15354户,17950口人,耕地面积为7.84万亩。3.2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情况该村在农业生产方面,以种植玉米、大豆、高粱、马铃薯、蔬菜等为主,粮豆平均单产450公斤,农业生产力水平处于全市的中下水平。农业总产值达到1338万元,经济收入达到865万元。3.3经济发展预测本项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主要依据社会经济历年的统计资料和当地编制的“十一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在听取有关专家意见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一些不合理的经济指标加以修正,结合各区不同的经济条

12、件,最终确定出影响区各地区在评价年度内的主要经济指标。综合分析影响区的各种经济指标,其中国内生产总产值这一指标口径统一而且较完整,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可靠性较高,故选用这一指标作为样本。本项目按国内生产总产值采用时间序列法,对穆棱市社会经济指标的历史、现状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取舍后进行预测,主要模型有:Y=aXb Y=aebx式中:Y预测指标 X代表时间年序 a、b参数国内生产总产值预测表 表2-1年份国内生产总产值(亿元)增长率(%)200541.1201045.611201549.79202053.27202556.46第四章 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4.1技术标准4.1.1技术依据中华人

13、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堤防工程技术标准JTGBO1-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堤防设计通用规范D60-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堤防护砌及设计规范JTGD62-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堤防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4.1.2河堤护砌结构的确定该项目工程在详细的调查工程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和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本项目河堤护砌设计采用浆砌石护砌,护脚规格为1米1米浆砌石,不采用扩大基础结构。4.1.3技术标准设计荷载:堤防级设计洪水频率:1/25堤防坡度45度堤防坡长4米浆砌石厚度0.3米。4.2建设规模穆棱市八面通镇清河村浆砌石河堤护砌工程。护堤长度为2600米。4

14、.3主要材料及工程量4.3.1主要材料1)混凝土标号上部空心板梁及其它部分采用30号混凝土;2)其它材料砂石水的质量要求均按堤防施工技术规范有关条文办理。4.3.2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量为护坡地脚挖方数量,该项目的地脚挖方为2600立方米。主要工程数量表表3-1编号项 目 名 称单位数量1挖基土方M326002石方M331203桨砌石砼M3110第五章 建设条件5.1工程选址原则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项目建设地区的发展规划;2、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项目建设地区生产和建设方针、政策;3、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项目区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4、项目建设符合项目区新农村发展建设的要求;5、项目建设符合农村经济

15、发展需要;6、项目区经济基础条件优越;7、当地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高。5.2工程地质 项目所在地区位于张广才岭西麓地带,自中生代中开始大面积沉降,形成了较厚的第三系沉积层和第四系冲积层及张广才岭西麓隆起地带,分布为古生代,中生代火成岩、变质岩和少量沉积岩。火成岩主要为海西期花岗岩、流纹岩、熔岩、变质岩主要为板岩和少量大理岩。据工程地质钻探结果表明,该区域以粘土、砂层、卵石、花岗岩风化层及花岗岩为主要构造。5.3水文地质沿线均属松花江水系,主要河流为小太河。项目所在地区夏季雨量充沛,加之小太河河流汛期地表水丰富,使沿线地区地下水及地表水相当丰富。据对该地区水质进行的化学分析表明,地表及地下水水质较好,可供施工期工程和生活用水,不会对正常的混凝土工程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在汛期和多雨天气时,地下及地表水可致使地面土壤饱和,会给工程施工带来诸多不便,例如材料运输、取土场取土等;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