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地铁110kv金城路站变电所进线电力排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842630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市地铁110kv金城路站变电所进线电力排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无锡市地铁110kv金城路站变电所进线电力排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无锡市地铁110kv金城路站变电所进线电力排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无锡市地铁110kv金城路站变电所进线电力排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无锡市地铁110kv金城路站变电所进线电力排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锡市地铁110kv金城路站变电所进线电力排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市地铁110kv金城路站变电所进线电力排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部分 总体概述 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4一、总体概述41、编制依据42、工程概况53. 总体设计54、管道及检修井75、井周回填及路面恢复8二 、方案针对性111、施工地段位置重要、交通繁忙112、牵引管施工为非开挖施工,高程和中线控制至关重要123、位于道路范围内的检查井,要解决好周边沉陷问题124、现况管线繁多,容易发生冲突125、现况线杆保护距沟槽距离小13三、施工组织总体设想14四、施工临时设施的建设151、办公生活区152、用水用电153、临时便道154、钢筋加工场16五、施工总体安排16六、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6第二部分 各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1

2、8一、施工准备181、人员准备182、材料准备193、机械准备194、技术准备195、生产准备20二、临时用电21(一)、安全用电技术措施21(二)、现场照明23(三)、电气防火措施23(四)、现场电工岗位责任制24三、主要施工方案24(一)、施工测量24(二)、开挖与回填25(三)牵引管施工28(四) 供电工程37(五)道路修复48第三部分 质量保证措施57一、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571总则572质量方针573质量目标574质量保证体系57二、雨季施工措施661.1雨期施工准备671.2雨期施工技术措施681.3雨期安全措施70第四部分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72一、 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721.

3、1安全施工目标731.2安全保证体系731.3安全保证措施771.3.2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措施781.3.3施工机械安全防护措施791.4突发事件处理801.5应急救援预案81第五部分、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83一、建立现场环境保护体系83二、施工现场环保措施83(1)施工中防噪音污染措施83(2)施工中防扬尘污染措施84(3)施工中防垃圾污染措施84(4)防止车辆、机械对大气和水污染85(5)办公区及生活区环保措施85三、 文明施工体系及措施86(1)文明施工组织体系86(2)文明施工方针、目标86(3)文明施工措施87四、消防、保卫、职业健康体系及管理措施90(1)管理体系及措施90(

4、2)消防管理措施90(3)治安保卫措施92(4)、医疗保证措施94(5)、传染病防治95第六部分: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98一、施工进度计划98二、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和横道图98三、工期保障措施981组织保证措施992制度保证措施993技术保证措施1004生产物资保证措施1015后勤保证措施101第七部分:资源配备计划102一、 施工组织机构1021.1项目经理1021.2项目副经理1021.3项目总工程师1021.4技术质量部1021.5工程计划部1031.6安全保卫部1031.7设备物资部1031.8经营合同部1041.9财务管理部1041.10综合办公室104二、主要资源配置计划1052.1

5、劳动力需求计划及保证措施1052.2材料进场计划及保证措施1052.3机械设备进场计划及保证措施106三、施工组织网络图106第八部分 施工配合和施工监测108一、施工配合与协调1081.1与业主的沟通与协调1081.2与设计单位的施工配合及协调措施1081.3与监理单位的施工配合及协调措施1091.4与交通、市政等政府职能部门的施工配合及协调措施1101.5与当地政府、单位和居民的施工配合及协调措施110二、监测措施1102.1设置沉降观测点1102.2、观测点的测量时间111施工组织设计第一部分 总体概述 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一、总体概述前 言1、编制依据:(1) (无

6、锡市地铁110kv金城路站变电所进线电力排管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 无锡轨道交通工程110KV金城路站变电所进线电力排管施工图设计(3) 我国现在实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市政地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J 08-236-200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

7、34-200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68-200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4)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保的国家法律及地方法规、文件。 (5)本施工单位以住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有关经验。 2、工程概况110kV金城路站变电所位于金城路北侧,清扬路西侧。根据规划,110kV金城路站变电所共有两路110kV电源路径设计:第一路电源由现状220kV扬名变(位于新光路南侧)提供,本次方案路径由扬名变新出电缆线路,沿新光路向东走线,至新扬大桥西匝道后,再向东接入新光路(新扬大桥通扬路段)现状电力排

8、管,向东走线,至通扬路后,再向北走线,最后接入金城路站变电所。第二路电源由现状220kV新光变(位于金城路北侧)提供,本次方案由新光变新出电缆线路,沿金城路(塘南路清扬路段)北侧现状电力排管内向西走线,至清扬路后,沿清扬路现状电力排管向北走线,最后接入金城路变电所。本次施工主要为新建电力排管设计。3. 总体设计根据规划方案、现状条件及与电力部门沟通情况,110kV金城路站全线电力排管设计如下:3.1 第一路电源扬名变进线路径(1)、 新光路(扬名变新扬桥西匝道)自扬名变扩建的金城路站间隔,新排10孔电力排管,接入现状新光路电力井,过路采用牵引施工。新光路该段在道路右侧有现状53电力排管,已穿线

9、孔数为02孔,可直接穿线利用。(2)、 新扬大桥段(西南匝道运河东路)该段无现状电力排管,设计考虑在新扬大桥匝道西侧新建53电力排管运至运河西路,管线穿过京杭大运河,排至运河东路,全长约673米,采用牵引施工。(3)、 新光路(运河东路清扬路)该段无现状电力排管,设计考虑在新光路西侧人行道外新建53电力排管,至清扬路后,从轨道一号线新光路站主体结构之外,穿过交叉口,全长约350米。(4)、 新光路(清扬路通扬路)该段在新光路西侧有现状53电力排管,已穿线孔数为2孔,剩余孔数可直接穿线。(5)、 通扬路(新光路金城路)该段除规划滨水路清南路(约315米)正在施工外,其余路段均为现状53电力排管,

10、已穿线孔数为0,可直接穿线利用。(6)、 金城路(通扬路金城路段)该段道路两侧均有现状53电力排管,道路东侧已穿线孔数为9-11孔,道路西侧已穿线孔数为13-14孔。在道路西侧附管10孔(部分道路受现状电力井标高限制,附管6-9孔),全长约470米。3.2 第二路电源新光变进线路径(1)、金城路(新光变金城路站)新光变至南长街段可利用现状9孔空管穿线,过南长街段电力管现状管位附管9孔。金城路(南长街金城路站)在金城路道路两侧均有现状53电力排管,道路东侧已穿线孔数为9-11孔,道路西侧已穿线孔数为13-14孔。该段在道路东侧附管10孔(部分路段受现状电力井标高限制,附管6-9孔),全长约950

11、米。4、管道及检修井开挖施工:一般管材以UPVP硬塑料管为主,部分路段采用CPVC硬塑料管。根据供电部门指定标准尺寸如下:200UPVC管外径为200mm,壁厚5mm;200CPVC管外径为200mm,壁厚5mm。排管其他材料要求以供电部门要求为准。图中nxm排管表示:m为层数,n为每层孔数。管接头、管堵均采用同厂生产之管配件。排管以20C混凝土包裹浇筑,下设碎石垫层混凝土基础。电缆排管进入工作井用加长型同径接头后,井内壁施工前装引线口。牵引施工:牵引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平壁管(HDPE),环刚度不小于12kN/m2。工作井用C25钢筋混凝土浇筑,其抗渗要求为S6,其垫层采用5厘米C15素砼+1

12、0厘米碎石;排管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浇筑,其垫层采用5厘米C15素砼+10厘米碎石。工作井、排管施工如遇不良地质情况则基地加设30cm毛片垫层。电力电缆支架、照明、接地等均需根据电力工艺要求而定,该部分图纸仅供参考,具体以供电要求为准。井盖采用重型铸铁防盗井盖;井座采用铸铁井座。甲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符合强度要求的井盖及井座,但应满足承载力要求,机动车道范围内井盖满足D400标准,其他井盖满足B125标准。5、井周回填及路面恢复5.1 路基车行道、非机动车道路基影响范围内井周采用三渣回填至路面结构层底,分层夯实,压实度95%;人行道及路外绿化带范围内采用素土回填至路面结构层底,分层夯实,压实度

13、87%。5.2 路面结构车行道范围: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Ld-26 BZZ-100)粘层油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0.6cm 沥青油封层透层油18cm 5%水泥稳定碎石 K95%30cm C25素混凝土三渣回填 K95%(参考Ld-150)非机动车道范围:3.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Ld-60 BZZ-100)粘层油4.5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0.6cm 沥青油封层透层油15cm 5%水泥稳定碎石 K95%三渣回填 K95%(参考Ld-150)人行道范围:2512.56cm 混凝土透水砖3cm 中粗砂8cm C15无砂混凝土2

14、0cm 级配碎石 K90%土基回填 K87%工程量按时计算。管线项目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电力现状电力井改造6直通井81.6m座8A型井81.6m1D型井新排电力管15孔PE米836牵引施工10孔PE51牵引施工52UPVC80开挖施工53CPVC64开挖施工附管10孔1120开挖施工附管9孔70开挖施工附管6孔180开挖施工附管5孔202开挖施工道路恢复项目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车行道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AC-13C h=4cm米21022粘层油1022沥青混凝土AC-25C h=8cm1022沥青油封层0.6cm1022透层油1022水泥稳定碎石h=18cm1125C25素混凝土h=30cm1140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AC-13C h=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