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9章物态和物态变化限时检测随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841585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第9章物态和物态变化限时检测随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9章物态和物态变化限时检测随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9章物态和物态变化限时检测随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9章物态和物态变化限时检测随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9章物态和物态变化限时检测随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第9章物态和物态变化限时检测随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第9章物态和物态变化限时检测随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 第9章物态和物态变化限时检测随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2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毛细现象B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溶后尖端变成球形表面张力C粉笔能吸干纸上的墨水浸润现象D布做的雨伞,虽然纱线间有空隙,却不漏雨水毛细现象答案:B解析:A是不浸润现象,B是表面张力,C是毛细现象,D是不浸润现象。2(xx烟台高三检测)在吉尼斯大全中,记述了一个人创造了赤着脚在

2、650的燃烧着的一长堆木炭上步行了约7.5m的“世界之最”纪录。关于他创下的这个奇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表演者一定在脚下事先抹上了一种高级绝热防护剂B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跳跃式地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时间短,炭火来不及灼伤脚C这个表演者可能是用汗脚踩在炭火上一步步轻松地走过去的D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轻轻地踮着脚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面积小,即使灼伤也不厉害答案:C解析:当赤着的脚踩上炭火时,灼热的炭火使脚底的汗水迅速汽化,立即在脚底下形成一个很薄的蒸气层。由于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对脚板将起到绝热防护作用,行走中脚上流出的汗水部分地补偿了汽化所需的水分。因为跳跃、踮着脚走均不能提

3、供足够的汗水,且容易使脚陷进炭火,从而使保护层失效。故应选C。3(湛江市xx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一定越小B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间作用力一定越小C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D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答案: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0的冰熔化为0的水的过程中内能不变D100的水变为100的水汽的过程中内能增大答案:D解析:物体吸热后温度可能不变,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加,A错。物体温度升高,平均动能增大,若分子势能减小,物体内能可能减小或不变,B错;0的冰熔化成0水的过程中吸热内能

4、增加,C错。100的水变成100的水汽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大,D对。5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答案:C解析:首先要分清晶体与非晶体的图象,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凝固温度,而非晶体则没有,故A、D错误,它们是非晶体的图象;其次分清是熔化还是凝固的图象:熔化是固体变成液体,达到熔点前是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在升高,而凝固过程则恰好相反,故C对。6如图所示的容器,用活塞封闭着刚好饱和的一些水汽,测得水汽的压强为p,体积为V,当保持温度不变()A上提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增为2V时,水汽的压强变为pB下压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减为V时,水汽的压强增为2pC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减小,水汽的密度减小D

5、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答案:A解析:由于容器中的水汽刚好饱和,表示容器中已没有水。上提活塞时,容器中的水汽变为未饱和汽,根据玻意耳定律(近似符合),体积增为2V时,压强变为p,故A正确,下压活塞时,饱和汽体积减小,但饱和汽压和饱和汽密度不变,故B、C、D错,因此选A。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答案:CD解析:判定固体是否为

6、晶体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有确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和无规则的外形,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和规则的外形。8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乙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AA固体和B管可能是同种材料BA固体和B管一定不是同种材料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的分子的引力小些D液体对B毛细管浸润答案:BCD解析:由所给现象可知该液体对固体A不浸润,对固体B浸润;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及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9(扬州市xx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晶显示器是利

7、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BPM2.5(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相距较远的两个分子在相互靠近到距离足够小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答案:CD10如图为水的饱和汽压图象,由图可以知道()A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B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小于饱和汽的压强答案:AB解析:这是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变化图线,由图知,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5分)荷叶

8、上的两个小水珠,接触后能立即汇成一个大水珠,这是因为_;用钢笔在纸上写字是利用_现象完成的;鸭子的羽毛上不会被水弄湿是利用了_现象;农民松土是为了_。答案:表面张力的缘故浸润不浸润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水分流失12(6分)小强新买了一台照相机,拍到如图所示照片,他看到的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他认为是靠水的浮力作用,同班的小明则认为小强的说法不对。事实上小昆虫受到的支持力是由_提供的。小强将照相机带入房间时,发现镜头上蒙上了一层雾,说明室内水蒸气的压强相对室外温度,超过了其对应的_,此时室内湿度相对室外的温度_100%。答案:水的表面张力饱和蒸汽压达到甚至超过13(7分) 如图

9、是萘晶体的熔化曲线,由图可知,萘的熔点是_,熔化时间为_。若已知萘的质量为m,固态时比热容为c1,液态时比热容为c2,熔化热为,试完成下列表格。过程状态吸热后能的转化吸热计算式ABBCCD答案:T2t2t1过程状态吸热后能的转化吸热计算式AB固态主要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Q1c1mt1BC固液共存完全用于增加分子的势能Q2mCD液态大部分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Q3c2m(t3t2)三、论述计算题(共5小题,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7分)地矿工作者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种矿石,该矿石具有某种规则的外

10、形,当沿某一方向敲击时,比较容易将其一层层剥离,而沿其他方向敲击则不然,你对该矿石可作出怎样的判断?答案:由于该矿石具有规则外形,且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即具有各向异性,而各向异性是单晶体独有的性质,故可知该矿石为单晶体。15(7分)我们常把闯入大气层飞落到地球的天体碎块称为陨石。1860年在炎热的印度某地上空,出现了一团很大的火光,一个白炽的物体落在沼泽地里,人们跑过去一看,十分惊奇,在陨石降落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冰块,应该怎样解释这个自然现象?答案:陨石不易传导热,在高速穿过大气层落入沼泽地的短暂过程中,陨石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热来不及向内部传递,陨石表面温度很高,内部温度很低,落地时,与

11、它接触的沼泽地的水迅速升温沸腾,剧烈汽化。由于水汽化吸收大量的热,陨石表面的温度很快冷却,而内部极低的温度又使它的表面接触的水凝固而结冰。16(9分)如图,有一个高为H的导热容器,原来开口向上放置。已知气温为27,大气压强为760mmHg,空气相对湿度为75%。现用一质量不计的光滑活塞将容器封闭。求将活塞缓慢下压多大距离时,容器中开始有水珠出现?答案:H解析:由p1V1p2V2得V20.75V1,所以下压距离h。17(9分)(xx烟台高三质检)如图所示是对某种合金连续不断地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1)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不是晶体?(2)这种合金的熔点是多少?(3)熔化过程用

12、了多少时间?(4)图中BC段表示这种合金处于什么状态?答案:(1)是(2)210(3)8min(4)固、液共存解析:图中BC阶段表示该合金的熔化过程,说明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晶体,且熔点为210,熔化过程用了t(146)min8min,BC段为固、液共存状态。18(10分)质量为m的0的冰雹,在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其中1%质量的冰在下落过程中完全融化成0的水脱离冰雹,若落地时的速度为400m/s,求:(1)冰雹下落的高度。(2)若落地时,动能全部转化成热,问能否将冰雹融化?(设冰的融化热3.34105J/kg,g为10m/s2)分析:由于存在空气阻力,冰雹下落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和动能。内能被冰吸收而部分冰发生融化。解析:(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mgh(11%)mv2m1%,所以hm8254m(2)假设能全部融化,则需满足(11%)mv2m(11%)。而(11%)v2(11%)4002J0.8105J,(11%)3.31105J。显然由动能全部转化成的热不足以满足冰全部融化的需要,故不能。点评:开始时冰雹质量为m,落地时质量变为(11%)m,不理解题中条件易出现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