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841316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揭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学科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揭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学科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揭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学科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揭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学科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揭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学科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揭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学科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揭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学科考试大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揭阳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地理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价初中毕业生达到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的程度。考试结果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生地理学科学业考试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学业考试的导向作用,以促进广大地理教师建立新型的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把课程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地理课程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业水平

2、,发挥考试的鉴定、激励等功能。命题要求准确反映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同时加强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三、考试依据 初中毕业生地理学科学业考试是依据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并结合我市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制定。四、考试范围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下册(约占50);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八年级上、下册(约占50);五、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采用书面笔答、闭卷的考试方式。试题满分60分。

3、2、试卷难易比例:容易题:50;中等难度题:40;难题:10。3、试卷结构: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题三种题型。题 型题 量题 分总 分单项选择题20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填空题4题每空1.5分满分12分综合题2题(其中第2题包含1小题问答题,占6分)第1题8分,第2题10分满分18分合计26题满分60分六、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本大纲考核的知识目标分为知道(或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具体叙述如下: 1知道(或了解)。指对地理学科出现的具体事物、现象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其大意和要点,并落实在地图和地理图表上。具体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

4、举例;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相关的行为动词如:记住、说出、描述、举例、列举、识别、知道、了解、指认和确定等。 2理解。指对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模式的说明和解释,对地理事象和演变过程的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等有理性认识,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像等表述。具体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出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相关的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比较、理解、归纳、判断、区别、预测、对比、收集和整理等。 3掌握。指能够运用已经知道和理解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说明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包括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

5、、推广;建立不同情况下的合理联系等。相关的行为动词如:应用、运用、设训、编辑、撰写、总结和评价等。 对技能方面须达到的目标大致可分为“初步学会”和“学会等。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较高层次包括前面较低层次的要求。 1初步学会。指能够模仿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些地理操作任务。例如读图或使用地理图像、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以及开展简易的地理观测等。 2学会。指能按要求独立完成有关的地理技能操作任务,或者对操作中的一般错误予以识别、纠正等。例如,阅读和使用地理图像并用于解释一定的地理现象,分析和解决一定的地理问题,独立绘制简单的地图和地理图表等。(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和地球仪标 准基本训练及

6、评价要求(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懂得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分别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能够运用昼夜更替、时差等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知道四季更替和五带形成是地球公转造成的;懂得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2)地球仪利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本初子午线、180。经线、东西半球分

7、界线、极圈、回归线、高中低纬分界线等特殊的经纬线;知道经纬线的概念,能用语言描述经纬度划分的依据和特点。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能够在地球仪或带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能够利用地球仪或带经纬网的地图找到已给出经纬度对应的地点;利用经纬度判断地球仪上任意两点的方向。2地图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能认识图例和注记;能够在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能在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上量算两点间的距离;懂得利用等高线和高度表在各种类型的地形图上估算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

8、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坡度的陡缓;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顶、盆地、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能够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五种地形;通过比较了解山地与盆地、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等高线分布特点。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了解不同比例尺地图所承载信息的差异;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信息;了解平面图、导游图、交通线路图的内容特点和阅读方法;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

9、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二)世界地理1大洲和大洋标 准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1)海陆分布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在地图上识别海洋与陆地;能够根据所给资料(地图或数据)描述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所占的比例及分布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到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南美洲与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并指出拉丁美洲的范围。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能在地图上准确迅速找到七大洲、四犬洋的位置,并能识别它们之间的分界线:在地图上识别大陆、主要的岛屿、半岛、边缘海、海湾、内海等。(2)海陆变迁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地球上海洋变陆地、陆地变海洋的实

10、例;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知道关于“板块构造”理论探索、发展的简单历程;能在地图上识别六大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知道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2天气与气候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描述气候和描述天气的语言;能够正确地描述某时段的天气和某地的气候。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知道空气质

11、量的高低与污染指数的关系;了解造成空气质量高低的原因和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知道什么是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等温线;能够根据简单的等温线图总结气温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水平分布规律;懂得运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解释海拔高度与气温的关系。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知道什么是降水、降水量、降水等级及等降水量线;能根据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世界降水量水平分布规律。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懂得阅读和处理气温、降水

12、资料(如列表、求和、求平均等);能够运用所给资料,绘制气候直方统计图。能够根据气候直方统计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3)主要气候类型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能够说出某地气候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中哪一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了解同一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差异。3居民与聚落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1)人口与人种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通过世界不

13、同年代的人口总数,了解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懂得运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资料,比较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情况;能够根据某地的人口统计资料,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曲线图、柱状图、折线图);根据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能够利用面积和人口数计算某地的人口密度。了解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了解当今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结合实际案例了解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就业、教育、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影响;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不同;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结合各人

14、种的形象,了解三大人种(尤其是黄色人种)的身体特点;指图说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2)语言和宗教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知道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知道我国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3)聚落知道聚落及聚落的类型;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知道聚落及聚落的类型;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运用资料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知道中外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理解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