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改变学习》读后感0001.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840950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戏改变学习》读后感0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游戏改变学习》读后感0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戏改变学习》读后感0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戏改变学习》读后感0001.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戏改变学习读后感平塘县实验小学李代林寒假期间,我阅读了游戏改变学习:游戏素养、批判性思维与未来教育一书,当初 选择这本书的时候,我认为这本书是关于游戏的,应该很有趣也很容易进行阅读,但是当我 捧起这本书进行阅读的时候,我才发现我错了,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真的是比较晦涩难懂,甚 至有些形而上学的感觉,需要一遍一遍地阅读才能发现其中奥秘,但是当我真的沉下心阅读 之后,我发现我从中也学习到了很多,让我不囿于学前教育的领域知识,但是这反而对于我 的工作也有了更多的启发和思考。游戏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地方是什么?如果读完全书,能够找到答案。Gee认为,游戏给 我们提供了一种通过不断试错进行主动体验的环境。这在

2、文学、电影、绘画等其它媒介形式 种都是没有的。3句话总结游戏改变学习这本书:电子游戏是包含多个媒介符号的互动 语言;游戏有好坏之分,具体作品具体分析;玩好游戏不是浪费时间,把游戏玩好需要一定 的游戏素养。体验。游戏的体验是独特的吗?作者罗列了很多游戏的好处,但是唯独没有回答游戏的 特殊性。不管是自我认识还是进行社会话、学习规则和建立价值观,这些好处在其他媒介形 式中仍然是可以获得的,比如阅读、电视。如果说电子游戏有什么特殊性,那可能在于游戏 比其他媒介形式更让人上瘾。(曾几何时,我们也对书籍爱不释手)因此,作者对于游戏好 处的论述是站不住脚的。如果非要说游戏有什么好处的话,那么可能在于游戏的群

3、体活动的 性质。通过游戏进行学习,有的人可能能学到,比如通过研究游戏学习编程和计算机。但是 这是极少数。正好回应了要讲的“知沟”的知识点。当实现媒介接触的可能后,媒介接触之 后的“如何使用”就具有了非常多的不可控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仅包括社会经济地位,个 人的心理。用-个诱惑力极强的媒介进行学习,最后就算实现了好的效果,也是需要付出极 大的努力的。说到游戏,相信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游戏和学习是背道而驰的,游戏是会影响学习的, 是割裂的状态,但是在本书中,作者以一种新的视角阐释了游戏的价值,我们需要的游戏素 养、游戏素养中的批判性思维,而这些也都指向了未来教育,数字语言是未来教育的核心, 这本书就

4、能成为很好的数字桥梁,让我们更多地了解电子游戏,打破数字壁垒,开启数字移 民之路。很显然,游戏逐渐成为我们需要去实践的一个领域,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决游戏,作者提 出一个重要观点:好的游戏作品中包括人类学习的原则,当然这里的游戏特指的是好的游戏 作品,这也需要我们要在全面理解事物的基础上用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游戏。作者提出,好 游戏中的学习理论与最佳的认知科学学习理论十分接近,因此,他呼吁学校教育要建立在更 好的学习原则之上,这样孩子们才愿意花费同样的时间,解决挑战性的课业,并且享受其中。 其实,作者的这个观点不正好和我们课程游戏化、和陶行知等教育家提出的做中学不谋而合 吗,游戏的教育价值正受到全世

5、界的重视,作为天然游戏场的游乐场所,我们要把握好这一 优势,不断推进课程游戏化,丰富区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深度学习和主动学习,用 新视角体验世界。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深度主动学习的一个观点也值得我们思考,深度主动学习和游戏教育 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像生产者(能实际参与某种社会实践的人)一样学习并获取知识, 还要兼顾反思与批判视角,在开展游戏时,我们也可以反问自己:通过学习它,我们能进入 哪些符号领域?这个领域是否有价值?从何种意义上做出的价值判断?学习者是只通过理解 “阅读”部分领域进行学习,还是通过在这领域生产(写作)意义来更全面地参与?这些都 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当学习变得主动,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具有探索欲望,我们也可以试着去做到以下三点; 学习用新视角去体验(观察、感觉及实践)世界。由于多个符号领域通常被将其进行独特社 会实践的多个群体所共有,因此我们有可能参与相应的社群,与其成员交往并产生联系。我 们从这个领域获取了资源,为将来在该领域中学习及解决问题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这也 会有助丁我们学习其他相关领域。简而言之:我们要以新方式体验世界,构建新的社会联系, 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