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与互评重要性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840240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评与互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评与互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评与互评重要性(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评与互评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1.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评价的要求。 新课程评价体系中 , 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评 价既要有教师的评价 , 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 这样才能充分 体现学生的主体与对学生的尊重。以往的教学评价主体是教师 , 注重结果的比重 很大,也就是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新课程强调不仅要重结果 ,也要重过程 , 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学者布卢姆的观点 :对结果进行评价意味着终结性 , 而对过 程进行评价则暗示着还有改进的时间和机会。 这就要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 价中, 体育教师应积极指导、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相互评价 ,并加大学生自我 评价与相互评价在成绩评

2、价中的比重。其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 充分发挥评价 的激励与进取作用 , 鼓励学生成功展示自我 , 以提高学生健康意识与促进学生健 康成长。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位同学的学习过程都能进行及时的评价是不可 能的, 也是不现实的。如果要做到新课程所要求的 ,只有动员学生进行评价 , 这是 教学新的效能增长点。充分发挥评价的主体互动 ,评价内容多元 ,评价的形式多样 , 评价的过程动态。既有来自教师典范性的接受性评价又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自我评 价, 特别是生生间的互评、组间互评的评价。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我评价、 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 也只有学生全员参与的生生、组间、师生评价才能 是即时的

3、客观的评价 , 是真正的过程评价 , 才符合新课程实施的理念。2. 核心评价是学生运动技能的评价 (自评与互评 )的评价。自评与互评的内 涵, 学生评价包含自评与互评 , 是学生对自己 ( 组内其他成员 )的“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的学习 成绩进行的综合评价。自我评价是内部评价 , 相互评价是外部评价。罗杰斯 说, “只有一个人能评价目标实现的程度 , 这就是学生自己。”评价中 ,应尊重被 评价者的人格 ,让被评价者能主动参与评价 ,乐于接受评价 ,评价才能有效。评价 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更易接受 , 评价的效果会更好。体育与健康

4、这门课程主要 是以学习运动技能为载体 ,只有通过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评价 (自评与互评 )再评价, 才能反映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效果是否理想。3. 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体现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有时, 学生为了体育成绩 , 尽管出满勤也是在被动的参与活动 ,所谓的出工不出力 ,形式上的参与 ,而非深层 次上的参与 ,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 ,不仅要求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 还要 对二者的评价再进行评价 ,不仅使自评与互评停留在广度层面 , 还要经过对评价 的再评价保证其参与的深度。 全体学生的互评与自评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才能真实 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的目标。 只有学生参与了教学评价才能深层次体现学生运动 参与的广度。4. 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质量也能反映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由于不同的目 的,不同的态度 ,不同的评价水平 ,对于同一个对象的评价出现不同的评价结果 , 但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5. 学生通过互评 (个人与集体之间的 ) 的桥梁, 双方产生的接纳与共鸣程度 , 决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好坏。 如果不能正确地评价别人 , 那么, 对自己的评价 要么高,要么低, 使自己不能很好的融入学习集体 , 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孤僻的性格 , 社会适应能力得不到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