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840072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一、单选题(60题)1 .风险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2 .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5级,其中1级最危险。3 .风险级别中红色级别最高。4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将(C)确定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管控主体。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公司、部门、车间、班组C.公司、专业、车间、岗位5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6 .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

2、理因素四类。7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A.严重性8 .适应性C.必要性D.有限性8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9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10 .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11 .企业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12 .企业应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13 .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14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

3、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和效果验证与更新。15 .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划分评价结果等级。16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17 .企业应在各岗位悬挂安全风险告知牌板,标明风险点名称及等级、危险源名称及等级、事故类别或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应急电话等内容。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对风险等级进行标识。18 .企业应对一级风险点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19 .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尽可能地采取较高级的风险控制方法,并

4、多级控制。20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应明确岗位员工熟知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的学习义务。2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部署实施阶段包括宣传发动、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落实分工四个步骤。22 .危险源分级,遵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分级。23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落实分工阶段,企业要根据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的职责,按照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编制风险管控清单的任务。24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各层级人员体系建设职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运行制度、相关概念、风险排查辨

5、识方法等。25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专业组负责本专业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及管控措施编制。26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包括隐患排查、隐患分级、隐患治理、治理验收等4个步骤。27 .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车间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28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制度包括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持续改进管理制度。29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组职责:一是负责本工作组范围内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编制;二是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具体工作,确保能够将所属范围的

6、风险点全覆盖辨识,及时向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三是制订分管范围内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标准,并组织员工培训、贯彻落实。30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使企业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得到提升。31 .风险分级管控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为工作目标。32 .企业应自主完成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制度设计、文件编制、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33 .企业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34 .风险分级采用LEC去,中度风险色为黄色。35 .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制度,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牵头组织领导机构,

7、保障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36 .为确保隐患治理效果的有效性验证,应由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37 .按通则要求,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38 .危险源辨识内容应涵盖风险点内所有的设施设备、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39 .根据风险点特性及危险源风险确定检查周期(隐患排查的实施时间问隔),包括总经理每季度至少带队检查1次次。40 .公司3级风险相对应的管控层级为车间级。41 .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42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联锁。43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

8、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置措施。44 .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45 .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和法律法规对安全管理的要求作为隐患排查内容。46 .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47 .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48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49 .按风险矩阵法(简称LS)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值)判定为10分,则该风险属于3级。50 .风险矩阵法(简称LS)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值)判定为8分,则该风险为轻

9、度危险。51 .化工企业应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隐患自查、自改、自报、考核的管理机制,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52 .日常隐患排查为班组级。53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属于风险管控措施中的应急控制措施。54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制度应规范相关信息档案的管理,确定考核频次和考核组织形式,规范监督检查的方法和程序。55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应明确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标准、管控层级确定、管控措施编制、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56 .密闭采样系统属于工程技术措施。57 .医疗救助措施不属于风险控制措施。58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包涵风险信息最全面。59 .职

10、业卫生防护设施不属于基础管理类隐患。60 .隐患排查的要求全面覆盖、全员参与。二、多选题(30题)1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它们的组合。2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环境缺陷。3 .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四类。4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BC。A.危险源识别B.风险评价C.风险管控D.风险培训5 .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包括(BCD。A.会出现什么事故B.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11、C.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D.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6.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要把握“危害较大”和“整改难度较大”两个要点企业的现场有(AQ情形之一的,可按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A.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B.物料管道跑、冒、滴、漏C.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电机、灯具、开关等)不防爆D.在生产区域饮水7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类生产现场隐患,包括:(ABC。A.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8 .未遵守劳动纪律C.未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D.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9 .隐患排查方式主要有(ABCDE。A.综合检查B.专业检查C.节假

12、日检查D.四季检查E.日常检查10 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ABD。A.综合性隐患排查B.专业性隐患排查C.风险点排查D.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10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ABCDE。A.场所B.环境C.人员D.设备设施E.活动11 .风险点排查应按(ABCD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A.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B.场所、部位C.装置、设施D.作业活动12 .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包括(ABCDEA.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B.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事故情况C.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D.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E.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

13、等13 .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ABCDEA.工程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C.培训教育措施D.个体防护措施E.应急处置措施14 .隐患排查依据主要有(AB。A.有关法律、法规要求B.技术标准C.事故教训经验总结D.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15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ABCD。A.岗位纠正B.班组治理C.车间、部门治理D.公司治理16 .企业通过“两体系”建设应完成以下(ABCD成果。A.编制两体系实施指南B.制定“两体系”创建工作实施方案C.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汇总表D.危险源辨识清单17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可包括以下方面(ABCD。A.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可行

14、性、有效性。B.存在缺失、失效的状况,应制定落实改进措施,降低风险。C.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同时负责管控,逐级落实具体措施。D.应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合理确定风险的管控层级。1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安全风险等级判定,风险值为162分,则该危险源(ABC。A.属于高度危险B.应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C.需立即或近期整改D.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19.以下情形(ABCD可判定为重大风险。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C.涉及重大危险源的D

15、.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20 .企业应根据以下(ABCD情况,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A.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B.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C.企业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D.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21 .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要把握(BQ两个要点。A.概率高B.危害较大C.整改难度较大D.整改周期长22 .风险分级管控的效果评估应关注以下方面(ABCDE。A.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B.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改善;C.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D.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E.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23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判定准则包括(ABD。A.可能性B.后果C.接触限值D.暴露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