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840047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咸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咸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咸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咸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咸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咸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咸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咸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试题卷(共6页)和答题卷;全卷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3、考生答题时,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试题卷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簇新(c) 凛冽(ln) 牟取(mo) 天纶之乐(ln)B阔绰(chu) 禁固(g) 亵渎(d) 顶礼膜拜(m)C糍粑(b) 籍贯(j) 剽悍(pio) 鲜为人

2、知(xin)D缄默(jin) 菡萏(dn) 嗔视(chng) 呕心历血(l)2按要求默写。(4分)百川东到海, ? (汉乐府长歌行) ,四座泪纵横。(杜甫羌村三首(之三)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赵师秀的约客中含蓄表达作者寂寞心情的句子是: ,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聪慧的华夏先民将祖国大地的许多地名“染”上颜色,如黄河、赤峰、蓝田、青岛等等,真是巧夺天工。这句话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B大雪覆盖的野地,有鸿爪印记;春雨弥漫的农田,有鹭鸶照镜。这组对偶句,对仗工整。C我们在初中学过鲁迅七篇文章,其中故乡和孔乙已都选自呐喊。D颜真卿、欧阳询、柳宗元都是我国古代

3、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分别代表的颜体、欧体和柳体书法,各具特色。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近期,一部爸爸去哪儿的电影风靡全国。这句话的主干是“电影风靡全国”。B“风雪载途、花枝招展、温声细语、举世无双”这四个短语,结构不一致。C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D英国人拍摄的这部纪录片,用大量事实控诉了日本侵略中国,滥杀无辜。这句话表述完整,没有语病。5名著导读。(3分)蜚声中外的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该书的作者是 。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 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表现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4、小说的主人公对 的问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6诗歌赏析。(2分)阅读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A全诗从清幽的环境中,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B首句“独怜”二字,寓意深刻,凸显出作者的孤傲品性。C诗歌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用黄鹂的鸣声,衬托西涧环境的清幽宁静。D尾句“舟自横”一语,意即“小船自由自在地、随意地漂浮着”,集中表现出闲静、寂寞的意境。7综合性学习。(5分)香城中学九(1)班组织开展“我爱家乡”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假如你是“方言兴趣小组”负责人,请你完成以下活动内容。为做好方言研究,传承地方文化,

5、请你对媒体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答:A ;B 请你为“方言兴趣小组”设计一个活动,并对其主要内容稍加说明。(2分)答: 下面两道小题,选作一题。(1分)A请用普通话书面语翻译下面这句咸宁方言。想舞饭得你恰,又冇得好菜。答: B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摘要)拟个恰当的标题。2014年5月,一位从事外语翻译工作的人来到咸宁农村采访,但他听不懂当地方言。咸宁外事办特地为他找了一位既懂普通话又懂当地方言的人给他作翻译,帮他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答: 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2题。(14分)开在记忆深处的花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

6、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

7、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

8、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选自读者2012年第18期)8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3分)意外( )( )疑惑( )9品析第段划线句,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答: 10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3分)答:

9、 11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B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12品析第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3分)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12分)细菌发电前景广阔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

10、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来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

11、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人们

12、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13“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4分)效率高14第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答: 15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段划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D第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16结合第段思考,你认为第段的“还”在结构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3分)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12分)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