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Ⅰ类项目巫山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839668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Ⅰ类项目巫山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Ⅰ类项目巫山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Ⅰ类项目巫山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Ⅰ类项目巫山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Ⅰ类项目巫山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Ⅰ类项目巫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Ⅰ类项目巫山(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内 审 意 见我队总工办对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类项目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查报告进行了内部审查。经过认真核对并充分计论形成意见如下:1勘查目的和任务明确,资料收集较全面,采用的技术标准恰当;采用调查测绘、钻探、井探、槽探、原位测试、原位大剪测试、大容重试验、简易抽水试验、室内岩土水测试、工程测量等手段对滑坡进行综合勘查,勘查手段正确,针对性强;2野外第一手资料丰富、详实、齐全,特别是对滑坡边界、滑带资料记录详细,真实。3初步查明了滑坡体的分布范围、空间形态、滑坡物质结构、滑带特征、滑坡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3

2、报告通过多种试验手段并综合地面调查情况建议地质参数原则合理,对滑坡稳定性评价采用方法恰当,结论可信,建议治理方案针对性强,合理可行。该报告已按中咨公司审查意见完善,达到设计书要求。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二OO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目 录0前言 10.1任务来由 10.2地质灾害情况及危害情况 10.3工作目的与任务 20.4勘查工作概况 20.5、完成工作量及勘查质量评述 41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及地质环境 51.1自然地理 51.2地质环境 51.2.1地形地貌 51.2.2地层岩性 61.2.3地质构造与地震 61.2.4水文地质条件 81.2.5不良地质现象 91.2.6人类

3、工程活动 92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 102.1滑坡空间形态 102.2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112.3滑坡水文地质 122.4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142. 5滑体土物理力学性质 152. 6滑床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163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163.1滑坡稳定性分析 163.1.1滑坡变形特征及发育史 163.1.2 滑坡类型及变形破坏模式 183.1.3滑坡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分析 183.1.4滑坡稳定性判断 193.2滑坡稳定性计算 193.3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213.4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214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224.1发展趋势预测 224.2危害性预测 225防治方案比

4、较与建议 225.1 工程支挡轴线工程地质特征论述 225.1 防治方案 235.2防治方案比较与推荐意见 246 结论及建议 246.1结论 246.2建议 247、天然建筑材料 258、结束语 26附 图:1、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类项目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查工程地质平面图 (1:500)1张2、滑坡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4张3、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1:50)8孔4、探槽展示图(1:100)6条5、探井展示图(1:100)2井6、滑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图6份7、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类项目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查实际材料图 (1:

5、500)1张附 件:1、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项目勘查合同书2、滑坡勘查委托书1份3、滑坡勘查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2份4、滑坡勘查现场大剪试验报告1份5、滑坡水质简分析成果1份6、滑坡勘查设计书专家审查修改意见、最终专家审查意见及专家签到表1份7、专家审定勘查设计工作量表8、设计变更2份9、完成工作量对照表1份10、危害性调查表1份11、野外验收意见表1份12、勘探点测量成果表1页13、照片集(32张)14、详细勘察补充报告0前言0.1任务来由高塘观前缘斜坡地段是巫山县规划的三峡库区三期移民重要安置区,受工程建设及其他自然因素影响,2003年4月后,斜坡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形。

6、2003年89月,三峡库区地灾防治指挥部派专家组进行了踏勘与核查,确定高塘观前缘斜坡是一个滑坡,我队受委托于2003年1112月进行规前勘查,勘查结果表明高塘观前缘斜坡是为一个复合型滑坡。此次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被列为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类应急抢险项目。2005年4月25日,受巫山县地质灾害整治中心委托,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承担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察。我队接受任务后即派技术人员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踏勘与核查,并根据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查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指挥部2004.12)编制勘查设计书,设计书

7、于2005年5月18日经专家组审查通过。0.2地质灾害情况及危害情况高塘观滑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长江北岸高塘村,是三峡库区巫山县大玉皇阁古崩滑体前缘局部复活的新近滑坡之一(图1-1)。巫山县在建滨江路从滑坡前缘通过,在建污水处理厂位于滑坡体右侧沟谷底部,已建排污管道及在建旅游码头位于滑坡体前缘及左侧沟谷底部。据调查,该滑坡变形产生于2003年4月,滑坡导致地面及民房出现拉张裂缝,目前该滑坡处于蠕滑阶段。一旦高塘观滑坡发生滑动,危及滑坡区内123人、高塘观滑坡与大玉皇阁古崩滑体位置示意图 图1-1建筑面积3592.36m2,滑坡后缘党校45人、办公及住宅3000m2,住宅、人口安置及土地损失费总价

8、值约1200万元;滑坡前缘已完成规划的沿江公路(255m)勘察、设计及路基施工投入约600万元;滑坡前已建的排污涵道100m(价值约50万元);旅游码头前期施工投入约1500万元;头道沟与二道沟之间的库岸工程投入1800万元,总价值约4710万元(见表1-1),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影响巫山新县城的基础建设。根据三峡库区三期地质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表2-4规定,综合判定其危害性等级为级。危险性实物调查表 表1-1调查对象 危害情况 经济损失人口及建筑面积 现滑坡体常住人口123人,居民建筑面积3592.36m2 760万元单位 滑坡后缘党校常住人口45人,建筑面积3000m2 排污管线

9、滑坡前缘约100m 50万元公路 滑坡前缘已完成规划沿江公路勘察、设计及路基施工投入 600万元旅游码头 滑坡前缘旅游码头前期施工投入 1500万元库岸 头道沟与二道沟之间的库岸工程投入 1800万元合计经济损失4710万元0.3工作目的与任务在已完成规前勘查的基础上,将可研和初步设计两阶段合并,达到详勘要求,工作目的是为三峡库区三期地灾害防治初步设计提供地质依据。本次工作主要任务:查明滑坡范围、规模、性质及滑坡要素特征,分析滑坡发展趋势,定性评价滑坡稳定性,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综合评价滑坡稳定性,提出治理滑坡的方案建议,并查明滑坡治理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为治理工程初步

10、设计提供所需的勘查成果资料。0.4勘查工作概况1、前期工作简介2003年1112月我队受委托对高塘观滑坡进行规前勘查,勘查结果为高塘观前缘斜坡是为一个复合型滑坡。2、勘查主要依据本次勘查主要执行的技术标准有:1)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2)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三峡库区三期地质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3)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类应急抢险项目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查设计书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

11、、勘查时间2005年4月25日,受巫山县地质灾害整治中心委托后,我队即派技术人员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踏勘与核查,4月30日完成勘查设计书编写,2005年5月18日勘查设计书经专家组审查通过。 2005年5月24日,我队组织人员、设备进入工地施工,截止2005年6月18日,野外工作全面结束,历时26天,6月20日野外工作经巫山县地质灾害整治中心验收合格。6月21日转入室内报告编写,6月28日通过队内部审查,6月29日完成报告编写。4、勘查工作量根据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类应急抢险项目巫山县高塘观滑坡详细勘查设计书专家组评审意见书,勘查具体工作量布置如下:4.1、勘探工作布置

12、布置纵向勘探剖面3条,间距4560m,横勘探剖面1条,剖面总长总计766m。勘探工程采用钻探、井(槽)探和工程地质测绘相结合布置,勘探点距2556m。共布置钻孔6孔/155m,浅井2口/42m,探槽6个/150m3。4.2、工程测量1:500地形图测量测图范围东至头道沟东侧、西至二道沟西侧、后界至高塘观平台平湖西路,前缘至江边,面积0.14km2;1:200剖面测量824.35m;碎部测量24点。4.3工程地质测绘1:500工程地质测绘范围为滑坡边界外100 m范围内。测绘的主要目的是更准确地圈定高塘观滑坡范围,为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滑坡体边界条件,测绘面积约0.10 km2。工程地质测绘的

13、详细程度要求图上宽度大于2mm的地质现象必须描绘到地质图上,对于评价滑坡形成过程及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在图上宽度不足2mm时,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标注实际数据。地质界线图上误差不超过2mm。此次勘查共计填图0.10km2,野外地质点5个,裂隙统计点3个,野外水文点1个,滑坡边界点15个,野外滑坡物质结构特征点10个,滑坡变形特征点10个,地貌点2个,构造点3个。经监理100%抽检,合格率为100%。4.4钻探工程此次勘查共收集利用1个钻孔(编号为ZK4),利用规勘钻孔1个(编号为ZK1),施工6个钻孔,进尺145.96m。钻探全孔采取岩土芯,工程地质人员跟班编录。岩土芯回次采取率76%1

14、00%,终孔孔径为110mm,经监理验收,2个钻孔质量为优秀,4个钻孔质量为优良。4.5山地工程此次勘查共布置6个探槽,2个探井,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设计变更(见附件),变更设计后,TJ1在施工到8.90m时停止施工,变更为收集利用钻孔资料,同时对探槽方量减少约40%。变更设计后实际施工6个探槽,总方量为86.64m3,施工探井2个(完成1个),累积深度26.70m。4.6水文工作施工期间,对泉点进行调查和流量的定期观测,各钻孔进行回次水位观测和终孔水位观测,并在XK4号钻孔进行3段次注水试验和地表4个试坑注水试验。取1件地下水作水质简分析。4.7、室内岩土试验在施工的6个钻孔、2个探井和2个探槽中取土样40组进行土常规、三轴剪、天然剪和残余剪及颗粒筛分试验,岩样3组(每组均进行重度、饱和抗压、天然抗压和拉剪试验),所有样品均按规范要求采取、包装,及时送重庆地矿检测中心测试。4.8、原位试验此次勘查在探井和地表分别进行4组原位大剪试验和大容重试验。0.5、完成工作量及勘查质量评述外业工作于2005年5月24日进场,至2005年6月20日结束,历时26天,完成了地形图修测及勘探点测量、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及大剪试验等工作。本次完成工作量与设计工作量对比见表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