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影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837251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晕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头晕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头晕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头晕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头晕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晕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晕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影响(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 业 护理 姓 名 施新鸽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头晕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及护理影响 20X年 3 月6 日论文评语:论文建议成绩:评审教师签名:年 月 日论文综合成绩:答辩组长签名: 院系盖章: 年 月 日学校自考办意见:目录内容摘要:1引言2一、心理护理干预的目的3(一)通过对SD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3(二)让患者了解到不良的心理因素3(三) 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3二、心理干预方案的设计和编制3三、护理干预方案的内容4(一)合理情绪疗法4(二)放松训练(三)健康教育4四、护理干预方案的步骤4五、两组的一般情况比较5六、讨论6(一)SD的发病机制(二)CSD患者焦虑、

2、抑郁的患病率和眩晕功能水平6(三) SD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6(四) CD患者存在不良的人格特征8(五)对CS患者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分析9(六)CD患者的心理健康症状、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9(七)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1七、 结论语10参考文献11头晕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影响内容摘要:分析慢性主观性头晕(ronic ujetive izzines,C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针对其存在的心理社会问题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并应用于临床,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来验证其对改善CD患者的负性情绪是否有效。关键词: 慢性主观性头晕 心理社会

3、因素 人格 心理护理引言 慢性主观性头晕(hric subjectivdiziness, CD)是指无旋转感的头晕,主观感觉上不稳,时间通常大于三个月,伴有对运动刺激和对复杂视觉刺激(如来往的车辆)的高度敏感或对精细视觉任务(如刺绣)耐受性差,前庭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微异常。疾病的本质是前庭疾病和精神障碍疾病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病态性代偿。该疾病主要有三种类型:心因性S,本身存在的焦虑症或惊恐障碍是患者持续头晕的原因;耳源性CSD,急性神经耳源性疾病触发了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行为,使患者产生慢性头晕;交互性SD,神经耳源性的疾病引起患者头晕,并使己经存在的焦虑症状加剧,使患者的慢性头晕持续存在。心

4、理因素在慢性头晕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包括诱发因素、介导因素、加剧因素、持续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慢性头晕的发病机制,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或不良的社会支持等社会因素很容易使具有恐惧和焦虑气质的人诱发前庭性偏头痛、抑郁症、惊恐症、焦虑症、梅尼埃等疾病,而这些疾病也是CSD的易感因素。202年至02X年期间tab等人将精神因素、神经因素和耳科因素结合,提出了CSD的概念。焦虑在S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人平衡感会下降,例如:在平地上行走时人的平衡功能良好,当站在高处时,人的焦虑感升高,不断调整姿势和步态,平衡功能下降,不稳的主观感觉上升。头晕同样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

5、,对于易感气质的个体,头晕增加了患者的不舒适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出现焦虑。CSD的发病率很高,急性前庭功能疾病治愈后,许多患者仍存在头晕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但经耳鼻喉科医师和神经科医师检查后,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患者常常感觉不舒适,影响了生活质量。国外有调查发现在前庭疾病患者中,30的人会出现CS,在病后长达3年期间50以上的急性前庭功能丧失的患者会出现持续慢性头晕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多年来,没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头晕被诊断为精神性眩晕,CSD是精神性眩晕中的一种,有1的CSD患者存在原发性的焦虑障碍。一、心理护理干预的目的本研究在对S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广泛探寻的基础

6、上,形成一套适合D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目的主要如下:(一)通过对CSD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让SD患者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及发病特点,端正患者正确的求医观念,树立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二)让患者了解到不良的心理因素尤其是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改变患者对该疾病的错误认知,为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疏通渠道,从而减轻慢性头晕对患者生活和工作的困扰。(三) 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家属了解该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免由于家属对患者负性情绪的不理解,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二、心理干预方案的设计和编制该心理干预方案的制定主要参考精神卫生科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案,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的一名心理咨询师进行指

7、导,本人也己在20X年2月过程都在学习相关心理咨询知识。本次对csD患者的心理干预主要采取的是合理情绪疗法,辅以放松训练、对家属和患者的健康教育。为保证干预组和非干预组的均衡性,本次干预的患者均选自HAMA和AMD评估中有焦虑和抑郁的患者HAMA分和HAMD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用法:起始剂量为5 mg/,早餐后口服,1周后可增至1m/d )和九味镇心颗粒(用法:每次6g,每日3次,饭后口服),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可在睡前酌情给予口服酒石酸哩毗坦片,同时两组患者均在科室护士的指导下每天下午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出院后给患者带本研究所录制的前庭康复训练光盘,以了解住院期间的心理

8、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焦虑或抑郁)是否起作用。目前国内缺乏SD系统的治疗办法,公认的是抗抑郁药三、护理干预方案的内容(一)合理情绪疗法该理论认为外界发生的事件并不是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原因,而是人们对该事件的看法、态度、认知等内容,想要改变人们的情绪困扰,不是通过改变外界的事件,而是通过改变人们对该事件的看法,进而解决人们的情绪困扰。与患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心理疏导,首先在疏导过程中仔细聆听患者的诉求,其次找到患者不合理的认知,再次针对患者的不良认知给予引导,使患者能够认识到是不良认知对自己情绪的影响,最终达到患者能自己领悟到自己不合理的思维和观念,并主动做出改变。合理情绪疗法是治疗焦虑症

9、患者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而CSD患者的核心症状是焦虑,因此也适用于CSD患者。(二)放松训练患者住院期间,把正在接受干预的患者集中到本研究所的前庭康复训练室,为患者播放一段放松训练的音乐,患者在指导语中进行全身紧张和放松的练习。针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由研究人员进行示范,使患者能够达到放松的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三)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该疾病发病的原因、发病特点,以及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为患者讲解该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以及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针对患者家属也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对该疾病的了解度,增加家属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

10、担,并能协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非干预组的健康教育则进行基本的疾病知识宣教、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不进行用药的督导和前庭康复训练的督导。四、护理干预方案的步骤 (1)取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中美眩晕病研究所医生、护士的配合,讲清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对HAMA7分和HMD分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干预,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患者和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干预过程中,由一人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一人负责记录聊天的内容,然后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找到患者“绝对化”“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等不合理的思维,确定下次心理疏导的内容。 ()放松训练为每晚睡前(19:0021:0),由研究者和另一

11、位合作者进行指导,每次30分钟,直至患者出院,出院后鼓励患者每晚坚持练习,并为患者拷贝放松训练指导语。 (5)健康教育在每天早上查房过程中由科室医生、护士和研究者共同进行。对其进行AM,HMD和眩晕功能水平评估。五、两组的一般情况比较本次研究中的6例CSD患者中,有1人合并高血压,4人合并高脂血症,2人合并糖尿病,34人合并睡眠障碍,1人合并有前庭性偏头痛,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5人,病程在个月以上的患者22人,病程在1年以上的患者2人,病程在3年以上的患者人,其中女性患者的人数是男性患者的3倍,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基线资料上使用的是卡方检验,通过比较,两组无统计学

12、差异(P0.05 ),在年龄方面两组比较用的是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 ),说明病例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表3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一般情况比较六、讨论 (一)CS的发病机制 焦虑在CS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人类自身的威胁反应(即战斗/逃跑)系统和焦虑气质有关,突发的眩晕激活了人体内在的威胁反应系统,使患者对运动刺激高度敏感,在易感气质(焦虑气质)的人群中可发生S。心因性CSD是患者本身存在的焦虑症使患者出现头晕的躯化症状;神经一耳源性CS是患者曾有过眩晕发作,引发了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行为,影了前庭功能的代偿,进而使患者出现慢性头晕;交互性CD是患者本身存在

13、有焦虑症状,但突发的一次眩晕发作,使患者原有的焦虑症状加重,进而使患者出现慢性头晕。长期的头晕困扰着患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的患者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给家庭带来了压力。 (二)CSD患者焦虑、抑郁的患病率和眩晕功能水平有焦虑症状的SD患者占所有D患者的86,有抑郁症状的CD患者占所有S患者的84%,说明SD患者焦虑、抑郁的患病率高。CSD患者的眩晕功能水平大多集中在2级、3级和4级上,说明头晕对患者的影响程度偏中等,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够造成一定影响,但可能不至于使患者的基本活动受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其眩晕功能水平呈正相关,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患者的头晕症状越严重,患

14、者的头晕症状越严重,情绪状态也越差,形成恶性循环,疾病治疗过程中缺乏相关护理指导和干预,则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使患者恢复时间较长。(三)CSD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1.C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差SL-90量表中人的心理健康症状主要包括: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恐怖、精神病性等方面。躯体化主要反映患者主观的身体不适感,如头晕、头痛、胸痛、心慌气短、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强迫症状主要是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患者存在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如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做事反复检查、忘性大等;人际关系敏感指某些个人与其他人比较时的自卑感和不自在感,抑郁是指患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感到人生没有价值等;焦虑是指患者过分担忧、紧张、害怕、注意力下降并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敌对主要指人的情感、思维及行为等三个方面的敌对表现;恐怖是指人的恐怖状态、惊恐害怕的表现或广场恐怖症的表现内容;偏执主要指猜疑或关系妄想,精神病性指幻听、幻视、被洞悉感、思维播散等精神分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