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论文概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836449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车论文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数控车论文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数控车论文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数控车论文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数控车论文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车论文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车论文概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 师 专 业 论 文工种:数控车床工题目:浅谈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姓 名:张身份证号:等 级:技师准考证号:培训单位:鉴定单位:技能鉴定站日 期:-6-12目 录内容摘要-(1)关 键 词-(1)正 文-(1)一、分析及改进方法-(2)(一)、影响薄壁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2)(二)、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3)1、分析工件特点-(3)2、优化夹具设计-(4)3、合理选择刀具几何参数-(5)4、合理选择切削用量-(5)二、加工-(5)1、刀具刃磨-(5)2、切削用量选择-(7)3、工件的装夹-(8)4、加工过程-(9)三、加工效果-(10)四、小结-(10)参考文献-(11)浅谈

2、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内容摘要:针对影响加工薄壁零件精度不高等因素,分析了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关键词:薄壁零件加工精度正文: 理想的加工程序不仅应保证加工出符合图样的合格工件,同时应能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和充分的发挥。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它的效率高于普通机床的数倍,所以,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这一特点,必须熟练掌握其性能、特点、使用操作方法,同时还必须在编程之前正确地确定加工方案。 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对象复杂多样,特别是轮廓曲线的形状及位置千变万化,加上材料不同、批量不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对具体零件制定加工方案时,应该进

3、行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灵活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制定的加工方案合理,从而达到质量优、效率高和成本低的目的。 在对加工工艺进行认真和仔细的分析后,制定加工方案的一般原则为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先内后外,程序段最少,走刀路线最短,由于生产规模的差异,对于同一零件的加工方案是有所不同的,应根据具体条件,选择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但是在实际生产加工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薄壁类零件的加工,薄壁零件具有重量轻,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但薄壁零件的加工是车削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原因是薄壁零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中极容易变形,无论是切削热过高、切削力过大及夹紧力过大都会使零件的形位误差增大,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4、。对于批量大的生产,我们可利用数控车床高加工精度及高生产效率的特点,并充分地考虑工艺问题对零件加工质量的影响,为此对工件的装夹、刀具几何参数、程序的编制等方面进行试验,有效地克服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保证了加工精度,为今后更好的加工薄壁零件提供了好的依据及借鉴。一、分析及改进方法(一)影响薄壁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 1、易受力变形:因工件壁薄,在夹紧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而且切削用量和刀具的几何角度的选取也重要,否则工件会因过大的切削力出现变形。(如图1所示) 图1 2、易受热变形:因工件较薄,不易散热,切削热会引起工件热变形,使工件尺寸随温度变化而很难

5、控制。 3、易振动变形:在切削力(特别是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振动和变形,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二)、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图2所示的薄壁零件,是我用数控车床加工的产品中难度较大的零件,为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我从工件的装夹、刀具几何参数、程序的编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实践证明,有效提高了零件的精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图2 1、分析工件特点从零件图样要求及材料来看,加工此零件的难度主要有两点: (1)因为是薄壁零件,材料为45号钢,批量较大,既要考虑如何保证工件在加工时的定位精度,又要考虑装夹方便、可靠,而我们通常都是用三爪卡盘夹持外圆或撑内孔的装夹方法

6、来加工,但此零件较薄,车削受力点与夹紧力作用点相对较远,还需车削M24螺纹,受力很大,刚性不足,容易引起工作圆跳动,因此要充分考虑如何装夹定位的问题。 (2) 螺纹加工部分厚度不足2mm,而且精度要求较高。目前北京凯恩帝数控系统K100T螺纹编程指令有G32、G92、G76。G32是简单螺纹切削,显然不适合; G92螺纹切削循环采用直进式进刀方式,如图3所示,刀具两侧刃同时切削工件,切削力较大,而且排削困难,因此在切削时,两切削刃容易磨损。在切削螺距较大的螺纹时,由于切削深度较大,刀刃磨损较快,从而造成螺纹中径产生误差。但由于其加工的牙形精度较高;G76螺纹切削循环采用斜进式进刀方式,如图4所

7、示,单侧刀刃切削工件,刀刃容易损伤和磨损,但加工的螺纹面不直,刀尖角发生变化,而造成牙形精度较差。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只简单利用一个指令进行车削螺纹是不够完善的,采用G92、G76混用进行编程,即先用G76进行螺纹粗加工,再用G92进精加工,在薄壁螺纹加工中,将有两大优点: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切削量大而产生薄壁变形,另一方面能够保证螺纹加工中的精度。 图3G92直进式加工 图4G76斜进式加工 2、优化夹具设计由于工件较薄,刚性较差,如果采用常规方法装夹工件及切削加工,将会受到轴向切削力和热变形的影响,工件会出现弯曲变形,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因此,需要设计出一套适合上面零件的专用夹具,如图5所示。

8、3、合理选择刀具几何参数前角越大,切屑变形减小,切削力亦小、切削越平稳。主偏角增大,则径向切削力减 图5 -小,振幅亦减小,不易产生颤振。后角不宜过大,使刀具刚性增加,振动变能减弱,但后角的减小要避免刀具后刀面与工件产生摩擦,而引起振动。刀尖圆角半径增大,则切削力亦增大,容易引起颤振,但圆角半径太小,要影响表面粗糙度和刀尖强度,故必须兼顾各种影响。4、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主轴转速越高,切削时工件越容易产生颤振,低速车削时不易产生颤振。走刀量越小,则切削厚度越薄,越容易引起颤振,适当加大走刀量,可使振幅减小。背吃刀量越大,振动时引起切削力的波动越大,越容易引起颤振。二、加工解决加工精度问题是该工件

9、加工成败的关键, 应从刀具、切削参数、工件的装夹及加工过程几方面入手解决。1、刀具刃磨刃磨三把精加工刀,外圆刀、内孔刀和螺纹刀。都必须刃磨锋利,切削刃平直光洁,三把刀的刀尖圆弧都为R0.2。刀具材料为YT15。刃口的强度和韧性好,容易磨出锋利的刃口,且适合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精加工。(1)内、外圆车刀外圆刀为普通机加刀具,刀头材料为YT15。工件材料为45#钢抗拉强度为598Mpa,主偏角为93是考虑减小径向力,同时兼顾刀尖的强度。前角为10,两个后角相同为6,刃倾角为7,副偏角为8,横刃宽度为0.1mm,刀尖圆弧为0.2mm,断屑槽宽度为3mm深度为1.5mm,断屑槽必须和刃倾角和主切削刃为平行

10、关系这样就可以保证切屑打卷顺利排屑。如图6所示。 图6(2)螺纹车刀由图2可知,螺纹为M24X1.5,可计算出螺旋升角约为1.19螺 纹车刀的工作后角一般为35。那么就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出左侧切削刃的刃磨后角为5.19, 右侧切削刃的刃磨后角为2.81,背前角为0,可以将前刀面磨为如图7所示的弧形,这样有利于排屑并且可以增加刃口锋利,但是两侧切削刃必须平直并且要和刀杆平行。 图7 2、切削用量选择(1)背吃刀量的选择轮廓半精车背吃刀量为0.5mm,精车背吃刀量为0.25mm。螺纹粗车采用复合型螺纹切削循环G76指令编程,进刀方式为斜进法并且切深逐次减少(第一次为d、第n次就为d-d)螺纹切削第一

11、刀背吃刀量选择为0.4mm,并给G92预留精加工余量为0.1mm。(1) 主轴转速的选择精车切削速度c=120m/min经过计算主轴转速为(精车工件直径为D=24mm)1200r/min。车螺纹时,主轴转速为320 r/min。(2) 进给速度的选择编程用G99每转进给,精车时进给量选择为0.1mm/r。3、工件的装夹(1)内孔加工时采用软爪装夹。在软爪的加工过程中,应注意软爪的内孔应比工件的外径大00.05mm,,软爪对工件的包容面积应在9095之间,这样就会使工件受力点均匀分布在工件的表面。用软爪的端面进行轴向定位,软爪端面的加工应与软爪内孔的加工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并且要保证软爪端面与内孔

12、垂直,这样既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又可以减少工件在加工时因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变形。 图8 (2)外部加工时采用图(9)所示的装夹方式。此工装采用普通锰含量钢,牌号为60,因为此钢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和弹性,在加工时应注意,夹具体的外部台阶和内锥面及孔应为一次装夹完成,并且加工完成后不能拆卸,夹具体的外圆应比工件的内孔尺寸小0.050.1mm,这样便于装夹。夹具体的壁厚为3mm的锥孔,锥半角为2,锥长为39mm。小沟槽的作用是为了加工工件左端面时不切上夹具体。拉杆上的锥半角同样为2,锥长为35mm,并且前端锥面应与后端的杆部同轴,这样才能保证工件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工作的装夹过程为,先将工件装在胀紧套上,

13、并且工件的左端面,应与夹具体的台阶端面贴紧。然后装入拉杆,在主轴后端用螺母副给拉杆施加轴向拉力,在拉动拉杆的同时,靠拉杆外圆锥面与胀紧套的内圆锥面配合,使胀紧套受力变形。胀紧套外边又与工件内孔的配合,从而对工件进行夹紧。4、加工过程工件的粗加工全部在普通车床上加工,粗车外圆至49mm和25mm、粗车内孔至18.5mm、长度留1mm余量,下文只讲在数控车床上的精加工。图2所示(1)左端面、大外及内孔精加工采用图8所示的装夹方式进行装夹,但是在装夹时夹紧力不易过大,以免因夹紧力过大而引起工件变形,夹紧力应选取适当。精车左端面,车出即可。精车mm外圆,长度大于3mm及左边的未注倒角0.2X45达图纸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