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优秀环评)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83642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气管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优秀环评)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天然气管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优秀环评)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天然气管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优秀环评)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天然气管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优秀环评)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天然气管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优秀环评)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气管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优秀环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气管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优秀环评)(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概 述1.1 项目背景新沂市位于徐州、淮安、连云港、临沂、宿迁五市中心位置,区域位置优越,是苏鲁接壤地区新兴的交通枢纽,是徐连经济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流通中心及商贸流通中心,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新沂市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和规模不断扩大。面积1586多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达99.06万。目前,新沂市城市能源结构以煤、电、液化石油气为主,清洁能源(天然气)所占比例很低。能源消费结构制约着经济高速增长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新沂市生态环境与传统的以

2、燃煤为主的燃料结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新沂市急需建设管道天然气。西气东输连云港支线天然气管道已于2006年到达新沂,并在249省道上为新沂市预留了DN150的高压预留口,为新沂市采用西气东输气源提供了便利条件。截至目前,新沂市部分主城区已敷设天然气中压管道。根据目前已敷设的管道,并结合新沂近年发展用户情况及道路建设情况,近期规划拟向主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无锡新沂工业园开发区的部分用户供气。根据新沂市天然气利用工程规划,管道在经市府路和大桥路向无锡新沂工业园开发区布置时,需穿越沭河。为开发新沂市城市天然气利用,受新

3、沂城市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河北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承担了新沂市天然气工程(近期)的初步设计工作,初步设计工作于2005年8月完成。2008年1月,重庆市川东燃气工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新沂市天然气利用工程沭河燃气管道定向钻穿越施工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要求,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前,其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前述防洪要求审查同意;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

4、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附具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防洪评价报告。2008年3月,受新沂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新沂天然气中压管道穿越沭河工程的防洪评价工作。2008年4月,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委托沂沭泗管理局在徐州主持召开了新沂市天然气中压管道穿越沭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会,会后根据审查意见(附后)进行了修改,形成本报告。新沂天然气管道穿越沭河工程位置示意图见附图一。1.2 评价依据1

5、.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国务院令发布)。1.2.2 规范规程1、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4、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水利部办公厅文件办建管2004109号);5、水利部、国家计委关于颁发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

6、管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1992年4月3日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19927号);6、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2001年12月25日水利部水建管2001618号);7、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2005年1月6日水利部办建管20052号);8、水利部淮委关于实施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的通知(1993年4月24日淮委水政资199306号);9、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的批复(国汛20058号);10、江苏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堤防建设项目管理规定(2004年7月5日修订,江苏省水利厅)。1.2.3 有关规划、设计报告

7、及参考资料1、淮委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9月编制的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实施规划;2、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2007年9月编制的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沂河、沭河、邳苍分洪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3、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2003年9月编写的沂沭泗防汛手册;4、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的水流冲刷与管道埋设;5、武汉电力学院编制的河床演变及整治;6、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1996年11月编写的沂沭泗河道志。1.2.4 合同及甲方提供的资料1、江苏省新沂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方)和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接方)签定的技术咨询

8、合同;2、委托方提供的有关天然气管道施工图和地质资料等。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1.3.1 技术路线1、资料收集与查勘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有签定合同意向后,立即成立项目组,根据防洪评价要求,于2008年1月27日进行实地查勘,了解建设项目总体布局以及项目区基本情况;收集天然气管道所在河道有关水文、河道历史、现状、规划治理等方面的资料,请甲方提供工程设计相关图纸、地质勘探资料等。2、计算方法根据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实施规划对管道穿越处行洪流量、水位分析计算,依据河床演变及整治进行冲刷分析计算。3、防洪评价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堤

9、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以及其它有关河道、堤防管理规范对拟建天然气管道进行防洪影响评价。1.3.2 工作内容根据江苏省新沂城市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方)与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接方)所签定的技术咨询合同书的要求,本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此河段河流概况、河流形态、堤防、航运及相关水工建筑物简介;2、河道演变分析;3、河道50年一遇洪水流量、洪水位、流速,必要时对河道100年一遇情况进行分析;4、河床在设计洪水时最大冲刷深度的计算;5、评价管道对堤防安全及河道行洪的影响,提出管线穿越堤防和河道的要求;6、评价河道行洪对管线的影响。本报告高程系没有说明的均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其他为

10、56黄海高程。高程换算关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56黄海高程-0.065m。2 基本情况2.1 建设项目概况本节所述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及工程地质等内容,依据重庆市川东燃气工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新沂市天然气利用工程沭河燃气管道定向钻穿越施工图。2.1.1 工程概况拟建天然气管道工程地处新沂市城区,穿越沭河苏鲁省界至口头段河道(以下称总沭河),穿越处河道桩号6+200(苏鲁省界为0+000),管线位于市府路沭河大桥下游(南侧)大约100m范围内。拟建管道穿越处河道现状无滩地,河道底宽240m,高程约24.29m。左岸堤防堤顶高程33.01m左右,顶宽6.0m,迎水坡、背水坡坡度均为1:3;右岸为城区

11、段,地面高程33.50m左右。拟建天然气管道建设目的:解决新沂市沭河左岸城区能源贫乏、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大气污染、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2.1.2 建设规模管道设计压力为0.4Mpa,属中压A级,管材采用D1597,20无缝钢管,无缝钢管中压管线穿越沭河一次,总长585m。工程建设性质为新建工程。穿越工程总投资为44.954万元。2.1.3 设计方案2.1.3.1 穿越路线穿越场地位于市府路沭河大桥下游侧,管线自沭河堤防、河床穿越。穿越工程设计起点位于沭河右岸,距市府路沭河大桥约102m;设计终点位于沭河左岸,距市府路沭河大桥引桥约12.

12、7m。天然气管道平面布置及路线纵断面分别见附图二、附图三。2.1.3.2 穿越方式拟建天然气管道采用定向钻方式穿越沭河,穿越段管道两端与线路管道连接部分采用大开挖方式敷设。沭河河床段管道埋设于工程地质勘察2层内,管顶距离河床约3.0m。2.1.4 施工方案2.1.4.1 施工场地布置管道穿越处沭河河道两岸地形起伏不大,且均有道路可供穿越设备进场和管道运输。根据现场情况,钻导向孔施工选定入土点在沭河左岸堤外约130m处,出土点位于沭河右岸河岸线以外约105m处。入土点一端安放钻机设备,设置泥浆池和蓄水池,同时兼顾入土点端连接段施工作业带,入土点端施工临时占地面积500m2;出土点一端设置泥浆池一

13、个,同时兼顾穿越段管道的组装焊接场地和出土点端连接段施工作业带,施工临时占地面积600m2。泥浆池、蓄水池、排水沟等布置在出入、土点两侧,距离堤脚线100m开外的位置。入土点和出土点的施工场地布置示意图见图2.1、图2.2。图2.1 入土点施工现场布置示意图图2.2 出土点施工现场布置示意图2.1.4.2 临时工程1、临时房屋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设在交通、通讯方便的入土点处,租用当地民房居住。2、临时道路根据现场踏勘实际情况,为便于运输车辆通行,在既有的乡村道路上加宽加固,面层由泥结路面硬化,以便施工机械顺利进场。3、施工、生活用电、生活用水施工和生活用电计划从驻地附近接引当地电源。为确保施工的

14、连续性,另配备1台100kW的内燃移动式发电机。工程处地表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水质良好无污染,埋深较浅,施工时计划在入土点处打井1眼,并在水井旁修建一个3050m3的蓄水池,以满足施工和生活用水。2.1.4.3 泥浆池、地锚坑和排水沟设计1、开挖泥浆池(两岸各1个)及地锚坑1个。其中泥浆池尺寸为10m10m1.5m,坡比1:0.67。地锚坑中心线在穿越主管道的中心线上,尺寸为4m2m1.4m。开挖泥浆池及地锚坑时要留出足够边坡。2、穿越前将地锚下到穿越地锚坑内,并安装挡板,在挡板前打8个6m长,壁厚为10的219管桩进行加固,同时将地锚、挡板、管桩和钻机下所垫钢板用槽钢进行连接,保证在回拖管线过程中地锚的稳固。地锚形式示意图见图2.3。钻机下所垫钢板地锚12m长,1.8m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