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幼儿教育体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981462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大幼儿教育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大幼儿教育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大幼儿教育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大幼儿教育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大幼儿教育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大幼儿教育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大幼儿教育体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教育是儿童成长阶段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一时期也是儿童发展的黄金时期。世 界上著名的七大幼儿教育体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福禄贝尔教育法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 1782年4月21日1852年6月2 日),福禄贝 尔(Friedrich Froebel )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1782年出生于德国图林根,1852年逝世。 他于1837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称为“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机构,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 主导着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向。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他1823 年著的人性教育一书中。他强调幼儿教育乃是 由幼儿游戏中来辅导。玩耍、游戏是这时期之发展中的最高阶段。福禄贝尔

2、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内在本能,尤其是活动本能因而对儿童的教育,不 应加 以束缚、压制,也不应拔苗助长,而是应当顺应其本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如同园丁顺应 植物的本性,给植物施以肥料,配合以合适的日照、温度。如此,蕴含在人里面的神性将得 以在人性里逐步被唤醒而体现出来。根据上述观点,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和手工作业应是幼儿时期最主要的活动,而知识的 传授只是附加的部分,穿插其中。幼儿园上课只需要用口语,不需要学习文字。而教师最主 要的责任,是妥善地加以指导、设计各种游戏活动。福禄贝尔相当重视手工材料和教具的准备,其中包括著名的恩物。他也重视环境的设置, 主张幼儿园必须设置花坛、菜园、果园。1837 年

3、, 55 岁的福禄贝尔在凯尔豪附近的勃兰根堡创办了一所“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发活动的机构”儿童游戏活动机构,招收37岁幼儿,并运用自己在数学和建筑学方面 的专长,为儿童设计了 6套玩具,称为恩物(德语:Spielgabe ;英语:Froebel Gifts),以球、立方体和圆柱体为基本形态,供儿童触摸、抓握。1840年,热爱大自然的福禄贝尔为这个机构创造了一 新词幼儿园(Kindergarten ),这也是这个词汇的来源:幼儿园如同花园,幼儿如同花草,教师犹如园丁,儿童的发展犹如植物的成长。同时,他在欧洲首先给了妇女专业位置幼儿园教师。1861年,在福禄贝尔去世近十年之后,出版了他的论文集幼儿

4、园教育学。二、蒙特梭利教育法玛利娅蒙台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 ,1870年8月31 日- 1952年5月6 日),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是著名 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创始人。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 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这一风行世界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科学、完善的学前教育法,其独特魅力源于对 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循儿童的敏感期,在宽松、愉快的蒙氏教育环境中发展孩子的独 立、自信、专注和创造等能力,为将

5、来孩子的成长奠定一生发展的品质基础。蒙特梭利的教育方法强调儿童的思想方式由具象到半具象再到抽象的演变规律,因此在 吸收前人的基础上创建了数百件蒙氏教具作为实施蒙氏教育的载体,从而唤醒了孩子内在的 引导力量, 挖掘出了孩子的无限潜能。蒙特梭利的幼儿教育体系与居当今主流地位的福禄贝尔幼教体系相比,弥补了后者日常 生活训练的不足,填补了感官训练的空白,强化了数学教育的深度,丰富了自然人文教育的 内容,稍显不足的是在语言领域。蒙特梭利的著作有蒙特梭利教育法、蒙特梭利手册、教育人类法、高级蒙特梭 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吸收的心智、发现儿童、教育与和平、新世界的教育等 书。目前世界各国举办的蒙特梭利学校有2

6、2000 多所,其中美国五千多所,日本三千多所, 中国有一千多所。比较有名的机构有国际蒙特梭利协会(AMI )美国蒙特梭利协会(AMS ) 北美蒙特梭利教师协会、华文国际蒙特梭利协会、台湾蒙特梭利启蒙研究基金会、香港蒙特 梭利协会等。三、华德福教育法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于1919年创立在德国的斯图伽达(Stuttgart)。当时,一位德国企业家 依米尔默特(Emil Molt)邀请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的研究成果,为他的香烟厂工人的子弟 办一所学校,并以工厂的名字Waldorf Astoria命名为Freie Waldorf Schule(德语)。这所学校办得很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当时人们都

7、认为这是代表未来教育的典范。 后来,凡是实践这一教育理念的学校都被称为华德福学校(Waldorf School),也被称为鲁道 夫史代纳学校( Rudolf Steiner School)。华德福教育就是配合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阶段性针对意识来设置教学内容,让人的身体、 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迎合和发展,因为人的自我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 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扮演不同的角色。针对人的深层意识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最终才能达到具有超越物质、欲望和 情感的洞察与判断力,结合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达成自我,最终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人生方 向。华德福教育哲学用四元法分析人为:物质身

8、体、生命体(与植物有关,炁场)、情感体 (位于头部和胸腔,与动物有关)我(ego ),华德福老师任务之一是帮助孩子的我入 驻到身体里。“我”过早入驻会自我中心太强,过晚入驻会茫然。成人需要帮助孩子自我意 识入驻到身体里。睡觉滋养着幼儿的物质身体(0 7岁)。目前领导华德福教育开展的是国际华德福协会,在英国有华德福教师培训学院,在中国 华德福教师的培训基地的成都华德福总校。在中国大陆,华德福幼儿园尚不足百所。瑞吉欧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城市,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洛利斯马拉古齐(LorisMalaguzzi闲当地的幼教工作者一起兴办并发展了该地的学前教育。数十年的艰苦创 业,使意大利在举世闻名的

9、蒙特梭利教育法之后,又形成了一套“独特与革新的哲学和课程 假设,学校组织方法以及环境设计的原则”。人们称这个综合体为“瑞吉欧艾米里亚教育体 系”。瑞吉欧教育体系认为: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 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 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这些互动存在于多个方面: 存在于发展和学习之间; 存在于环境和儿童之间; 发生在不同符号语言之间; 发生在思想和行为之间; 发生在个人与人际之间(最重要)。这一种对家长、教师和儿童互动、合作关系的看法,不仅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地位,同 时还加强了儿童对家庭

10、、团体的认同感,让每个幼儿在参与活动时,能感受到归属感和自信 心。瑞吉欧多年的务实经验,证实了社会文化环境、社会认知冲突和最近发展区等理论概念 的重要性,同时也可看出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到以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发展论为基础的社会 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有人认为瑞吉欧的课程取向是:人类发展理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价值观信念及目标之间 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成人与幼儿共建的深入主题的项目活动的基础。“互动合作”的理念也表现在幼儿机构的管理方面,认为教育是整个市镇活动和文化分 享。“社区应参与学校”的观念已形成具体的管理特色,表现在托儿所和幼儿园以社区为基 础的管理方式上,同时,幼儿园都有“咨询委员会”传达家长与

11、教育者的需要。市镇的托儿 所、幼儿园董事会,由幼托机构中的咨询委员代表、当地的幼教行政主管、教学协调人员及 选出的教育官员等人组成。家庭和学校的互动合作,可帮助教育新方法的发展,并将其视为不同智慧汇集的要素, 儿童教育责任由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他们深信,只有当老师与家长使用参与时,才可能带 给儿童最好的经验。目前,中国一些城市也有运用此种方法的幼儿园和早教机构,全国不足20 所。五、 爱弥尔教育法此教育法源于法国自然主义哲学家卢梭所著的教育专著爱弥尔,它共分五卷,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

12、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 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 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 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六、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出生于 1898 年的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对如何通过拉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 满了坚定的信心, 并培养出了大批的“天才”儿童。在铃木看来,实施才能教育的目标就是努力培

13、养孩子的纯洁心灵。只有促进纯洁心灵的 发展,才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最佳途径。他认为:“要十分重视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及其活动,从小开始就要不断努力把这种生命 力转化为能力。这样,人的生活道路才不会中断。”铃木镇一著有早期教育和能力培养 一书。七、 陶行知生活教育法陶行知在美国留学师从于教育思想家与实用主义哲学家的杜威。在杜威看来,学校并不 是专门去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学校自身就是社会的一类,也可以说就是社会生活的 缩影。“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是两个不可分离的杜威教育哲学中的警语。陶行知在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分别是:“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4、”。并于 1926年创办南京晓庄师范,1932年创办上海工学团, 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学校中予以实施。“生活教育”包含主要精神有: 生活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 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生活即教育”主张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在蒙氏的日常生活教育课程中得到具体实施,在世界各国的幼儿园教 育中占了相当的比重,如美国的自我服务与我国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即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幼儿的教育与成长是每个家长所关心的。国内目前的幼儿园都是在各种教育体系的基础 上,融合了各种体系的长处。但是,在日常教育中,老师课程的精心准备、家长的日常活动 陪伴才是培育优秀宝宝的最重要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