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半年工作总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81322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半年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半年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半年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半年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半年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半年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半年工作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半年工作总结 *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条工作主线,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各项文化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及重点工作任务分工要求,全面铺开创建工作。上半年组织召开镇街调度会议次,实地督查2次,上报市局创建宣传稿件余篇,及时报送我县创建进展情况,于4月份迎接了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县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督导检查。目前各项工作正按实施方案要求的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

2、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1、做好承担的全县惠民实事任务。在县XX县区建设3处电子阅报屏项目已完成选址,与供货商签订了供货及服务合同;在全县建设96个“乡村剧场”任务,于4月初全面启动,已完成建设1个,有23个正在招标;“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活动全年将组织演出2346场,创新推行的“三公开三公示,百姓点单看大戏”文化配送模式,得到了市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从3月日集中动员以来,在前期报名、调演、评审、点单的基础上,于5月5日全面铺开了演出活动,全县35支庄户剧团队伍在44个行政村(社区)集中开展了演出活动,目前已演出479场。 2、积极推动“送文化下乡”工作。依托“百姓文化大讲堂”,到*街

3、道、花官镇、丁庄镇等镇街组织了广场舞、扇子秧歌等培训班,共培训文艺骨干80余名;投资54万元,对部分农家书屋出版物进行了补充更新;对1个庄户剧团进行了重点扶持,组织了折子戏、唱腔、伴奏乐器及灯光音响培训;送电影下乡中开展电影放映进广场、进工地、进校园,上半年放映公益电影2173场次,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实现了标准化。 (三)广泛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1、组织了“美丽中国幸福*”全县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展演活动分锣鼓类、秧歌类、民间艺术特色类,全县45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参加,吸引观众5万余人次。同时组织全县7支队伍26余人,参加了全市春节民间艺术展演。 2、启动了第十七届“*之夏追梦放歌”广场文化活动。本

4、届广场文化活动于6月1日在文体中心西广场和国际博览中心广场两处同时启动,计划演出综艺晚会及戏曲专场49场。 (四)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1、稳步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编制了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施方案,目前已发布招标公告;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收尾工作,并配合省普查办完成了全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配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做好了s227河辛线*段改线工程沿线的野外文物勘查发掘工作;积极做好野外文物的升级与保护工作,上半年推荐东北坞盐业遗址群、稻庄民国四合院、申盟亭古墓群等10处文物古迹为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积极推进镇村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上半年已建成5个村历史文化展室。

5、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半年,针对非遗项目齐笔的制作传承发展,组织召开了“齐笔发展对策研讨会”,邀请市委党校专题研究课题组,县财政局、县旅游局、*大众报社等县直有关单位分管领导及齐笔生产企业代表参加,针对齐笔传承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齐笔传承发展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继续开展“吕剧进校园”活动,印制吕剧培训教材吕剧艺术00册,县吕剧艺术中心优秀演职人员利用每周三下午活动课时间统一进校开展吕剧教学活动,现已进校辅导1次,培训学生达700人次。 3、抓好吕剧精品创演。上半年对经典传统吕剧姊妹易嫁进行了挖掘整理、复排复演,于5月日完成了排演及录制工作;配合市委组织部,新创作

6、了一部反映我党基层工作干部不畏强权、执政为民的现代吕剧社区来了新书记,将于月底完成排演工作。 (五)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积极推进乐安文化市场项目建设。乐安文化市场建设项目建筑面积3.13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年计划投资6000万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立项、环评、能评、土地手续办理,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 、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上半年配合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利用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对符合扶持条件的家企业给予资金扶持8.08万元。对全县文化产业企业进行了考察摸底,建立了文化产业企业数据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文化项目建设,目前全县重点文化企业达到26个,上半年XX市新华印刷

7、厂、乐安文化古玩城、光辉美术馆等5个文化企业纳入了XX省重点文化企业项目库。 (六)保障文化市场有序发展 1、健全行政执法体制。落实依法行政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制度,充分发挥“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作用,推进行政许可与行政执法在线办理,上半年共办结网上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3个,网上案件7个;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学习,上半年有12人次参加了上级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活动2次,以座谈会、街头宣传、培训班等形式加强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联系,宣传落实国家法律、法规。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强化市场执法,落实“扫黄打非”各项工作任务,抓好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工作。上半

8、年组织开展了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治理、春季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专项检查活动、演出市场集中整治、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集中暗访整治等专项行动9次,共出动执法检查1余人次,排查经营单位95余家,普查全县艺术品市场经营单位(社会组织)15个,立案查处违规经营单位7家,查缴盗版图书00余册,盗版音像制品3000余盘(盒),取缔非法演出活动2起。全县文化市场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及刑事案件发生,保证了文化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 (七)加强干部教育提升工作效能 1、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部署,坚持从严从实要求开展学习教育。坚持集中学习,系统各党支部都制定了

9、详细的学习教育和专题讨论计划,坚持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月做一次专题辅导,用心用力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上半年各支部组织讲专题党课次;坚持问题导向,各支部深入开展了调研和征求意见建议活动,针对服务对象发放了征求意见表,对发现的问题分类分层梳理,查找剖析原因,查漏补缺,强化措施,制定整改台账,持续抓好问题整改落实。 2、集中开展“五对照五检查”正风肃纪专项活动。年初,在系统内开展了以“整风纪、强队伍、树形象、促发展”为主题的“五对照五检查”正风肃纪专项活动,集中解决了职工队伍中存在的思想涣散、纪律松散、工作懒散等方面的问题,成效显著。 3、进一步提升窗口单位服务效能。吕剧艺术展厅、

10、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继续向社会免费开放;图书馆积极发挥阵地作用,上半年图书报刊外借册次达到6.5万册,流通总人次达到8万人次,开展流动服务4次,流通图书202X余册次,开展“让图书回家”还书免责、“你读书,你选书,我买单”、有奖征文、读书月等读者活动次;为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美术馆筹备组织了暑期青少年中国画培训,目前已发布公告。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XX县区综合文化设施亟需提升。县级缺少大型文化活动场馆,各文化场馆之间没有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县图书馆、文化馆虽为国家一级馆,但仍存在办馆面积不足,功能室配套不全等问题;镇街综合文化站因人员缺乏问题,全年免费开放时间不足;村(社区)文化

11、设施建设配套不足,尤其是300人以下的村,文化广场等设施不健全的情况普遍存在。 (二)文化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根据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行政村文化专项资金补助标准为每村每年万元,县乡财政分担70,但我县财政对村级配套资金不足,同时缺乏针对“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全县的村(社区)文化管理员未享受财政补贴。 (三)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人才紧缺,尤其是文艺创作、演艺、文化管理方面的人才较少;社会资本和企业家对文化产业项目的投入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积极性不高,创意、影视、出版、软件、动漫等高附加值新兴文化产业属于

12、起步阶段。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7月初召开全县创建工作调度会议,总结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查摆问题。督促各部门单位、镇街按照创建示范区标准要求,抓好创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迎接10月份的中期验收。 (二)扎实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按时高质量完成承担的处电子阅报屏建设、9个乡村剧场建设、“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活动等3项惠民实事任务;继续扶植发展庄户剧团、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辅导业余文艺骨干,带动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三)组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参与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孙子国际文化旅游节庆典演出及系列活动;积极与省委宣传

13、部、省文化厅对接,组织筹备好XX省第三届吕剧艺术节;做好在我县举办的全省庆祝建党5周年优秀电影展映活动启动仪式相关工作;继续组织好第十七届“*之夏追梦放歌”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继续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等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开展各类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健全群众文化需求跟踪反馈机制,重点开展好“吕剧大家唱”、“三公开三公示,百姓点单看大戏”、群众点单看电影等创新工作,提供“菜单式”、“订单式”服务,确保公共文化服务“适销对路”。 (五)稳定繁荣文化市场。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开展好“网

14、吧”、图书音像、打字印刷、“扫黄打非”、演艺娱乐等专项整治活动。同时,加强法制培训和宣传,增强文化经营业户依法经营的意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县文化单位和文化经营场所重大事故零发生率,为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创造好的条件和环境。 (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继续实施镇村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年内建设42个村历史文化展室;扎实推进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实施“关帝庙大殿安防工程”、“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程”、“冢头墓群修复保护工程”、“*五村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和“*傅家遗址保护规划编制”五个项目;完善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五位一体”非遗保护传承体系,继续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好暑期青少年吕剧培训,挖掘、培养少儿吕剧人才。内容总结(1)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半年工作总结 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条工作主线,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各项文化重点工作进展顺利()积极推进镇村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上半年已建成5个村历史文化展室()按时高质量完成承担的3处电子阅报屏建设、96个乡村剧场建设、“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活动等3项惠民实事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