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撰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81047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撰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撰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撰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撰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撰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撰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撰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撰写主题活动方案是针对一个具体的主题进行的开发工作,它对整个主题活动进行了分阶段的预设,明确了一个主题活动目标及各阶段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方式、教师的指导重点、实施的要点以及评价的建议等,也可以称作教师指导方案,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基本呈现形式。设计与制定主题活动方案可以增强教师指导的计划性。教师指导方案包括学期指导方案、活动阶段的具体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通常是由教师小队协作完成的,因此主题活动方案一般由指导教师在主题活动实施前开发完成,并提供给其它参与指导的教师参考,再由各小组指导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完成各小组活动指导计划的开发工作。 一般来说一个主题设计

2、方案中包含这样几个基本要素:即活动主题(主题名称、背景分析)、活动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活动适用对象、活动设计与指导者、活动准备、活动时长、活动实施过程(分阶段的学生主要活动、时长、教师指导重点等,根据活动形式的不同而异)、活动实施建议、活动评价建议等。制定教师指导方案,有利于教师明确指导任务,落实具体的指导行为。(一)活动主题1.主题名称 主题是某个活动的名字,要求高度概括活动的内容,它要求既能传递综合实践活动某一活动或项目的主要信息,又能吸引读者,指导学生表述好一个活动的主题十分重要。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题目要醒目具体、准确,要求准确反映活动主题的内容、范围以及研究的深度,特别是关键词

3、选用要准确、贴切,切忌模糊。如“关于贵阳市青云路交通状况的调查”、“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这几个课题,从标题中,能够非常清楚地反映研究内容、范围和方向。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有很多类型,主题表述要求能反映活动的基本类型。此外,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表述,要求直截了当的说明活动研究的问题,使读者看到主题就对活动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要求在确定标题时要改变正常的语序,用短语形式来表达。如“小学生追星现象的探究”等。在主题的表述这一环节,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最恰当的主题表述方式。2.活动背景什么是活动背景?其实就是需要考虑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主题。可以简要阐述主题形成的经过或起

4、因,简要分析主题的内在价值。在活动背景的描述中,忌将整个课程设置的背景或整个新课程的背景作为一个主题活动的背景,缺乏针对性,不利于教师理清设计思路。(二)活动目标 将课程总目标细化成可操作的具体主题活动的目标,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课程的总目标的关键之所在。而在活动主题确定以后,活动计划实施的各阶段、一次具体活动、不同类型的活动,在目标的制订上均有要求。1.各阶段的目标的表述。 这是指学生参加某一阶段活动的方向和应达到的要求,如选题阶段活动目标、实施计划阶段活动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随着各阶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体验与认识的不断深化,活动的目标将

5、不断生成,因此,不同的活动阶段要考虑设计不同的目标。 上述案例仅仅是从分阶段角度来展示活动各个阶段的内容和目标的制订。但是要真正实施活动方案,还需更详尽的分工与实施的步骤。2.一次具体活动的目标的表述。 这是指学生参加某一次活动的方向和应达到的要求。一次具体的活动是一个主题活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可以是一次课堂内的教学活动,也可以是一次课外的实践活动,它的目标是对主题活动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分解与细化,在设计上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三)活动适用年级 即参加活动学生年级情况。尽管很多主题在不同年级均可实施,但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在不同年级的设计也会不同,明确了

6、实施的年级,整个活动的设计会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活动设计者与指导者1.设计者 即主题活动的主要设计人员,既可以是一位教师,也可以一个教师团队。标明设计者,一方面是责任的明确,另一方面也明确了知识产权或开发的版权,是对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个认同,另外,由于开发成果是可共享的,有时开发者与实施者并不相同,标明了设计者还有利于实施者与开发者的沟通。2.指导教师小队 即承担活动实施任务的教师团队。许多主题活动的指导不是教师个体能够承担的,它需要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组织成相应的教师指导小队,共同实施。明确教师指导小队,有利于该团队的形成以及各成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将有利于活动的落实。(五)活动准

7、备 指学生活动主题必要的资源准备。既包括活动所需的文本资源,如文献、档案、课外读物、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也包括一些超文本式资源的准备,如学校现有场地资源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社区、名胜古迹等开发,还包括人力资源的利用,包括学校内部教师以及校外热心参与活动人员的准备。(六)活动时长 即活动起始至活动结束之间的时间长度。在当前教学管理体制下,在设计时既要有总长度,如几个月,又要有具体的课外活动时长、及课内活动的时长。这样的时长设计,便于学校的管理以及对活动进行整体的规划。(七)活动实施过程 这个环节是活动设计的重点,可分阶段对活动过程进行设计,也可采用可跳转的模块设计思路,各阶段的目标设计是对主

8、题活动总目标的分解,在过程设计中,不仅要有学生主要的活动内容的设想,还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师指导重点的设计。 例如在小课题绿化带与小区环境的活动实施过程中,就可以将研究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激发兴趣,确定专题。在这个阶段,教师通过播放一些花草树木,草坪被践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录像,激发学生的社会公众意识,组织学生讨论,从而确定活动的研究专题。第二个阶段指导研究方法。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根据自己的课题专题确定恰当的研究方法。例如:(1)拍摄有关破坏绿地的录像和照片;(2)在规定时间内走入绿地的人数;(3)开展问卷调查,对街头的过往群众进行调查;(4)访问有关的部门及当地专家。第三个阶段分

9、组实践,探究。包括编排小组,合理分工;宣布活动要求;制订活动计划;活动准备和活动的方法途径等。第四个阶段成果总结与汇报。包括根据收集的数据,图片和调查的问卷等资料撰写活动报告,并构想独特的汇报形式,准备交流汇报并展出;包括撰写研究报告、小论文等并制作幻灯片,向老师和同学展示。(八)活动评价建议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有效手段和保障,它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中也必须要突现活动的评价。这部分应该重点突出活动的评价方式。 1.通过测评表来考察学生作品的不同方面(包括过程、结果、态度、情感等)。评价人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和同学。

10、另外,根据任务的差异,评价的对象可表现为撰写小课题报告、阶段小结、幻灯片、学生作品、创作的网页或其他内容。 2.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对活动的整个过程分阶段进行评价。教师定期把学生在前一个阶段的表现在小组活动中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状态,从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激励。另外,实践活动过程的评价结合实践成果的评价也更有利于更全面的形成总结性评价结论。(1)对各小组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辛勤劳动,对有创新的小组,如有关某某地区茶文化的研究的小课题研究,如果学生提出开发茶的新用途,创制新茶品等新见解及改良建议等,予以鼓励和奖励。(2)归纳学生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评价学生从新知识的构建和新技能的掌握两方面对达标度进行分析,促成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九)活动实施建议 活动实施建议是对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及相关对策的预设。由于主题活动是由一个教师团队共同实施的,所以,明确的实施建议将帮助团队内各成员了解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及相关对策,关注活动细节,有效地减少活动的阻力,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