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欧姆定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810461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欧姆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究欧姆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究欧姆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欧姆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欧姆定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欧姆定律课程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会同时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3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4 学会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一、导入新课情境:电灯泡的灯丝很少有正在发光时突然烧断的,通常是在开灯的瞬间,灯丝被烧断, 电灯不亮了.这是什么原因 ?学过本节之后,你就知道了.二、备课要点1 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2.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重点:对欧姆定律的理解.难点: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其应用.三、知识点击1 电流跟电压

2、的关系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是: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注意:在理解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1) 这里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我们用电压表和电流 表测量的是同一导体的电压和电流,不能拿一个导体中的电流和另一导体上的电压成正比.(2) 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的问题,电流、电压都是物理量,有各自的物理意义, 物理量之问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里的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 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加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2 电流跟电阻的关系通过实验可以总

3、结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汪意:同样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 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 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 它的电阻发生改变.3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用公式 表示为:电流=电压/电阻符号的意义及单位:U 电压一一伏特(V) I-电流一一安培(A) R-电阻一一欧姆(Q)公式的物理意义:(1) 欧姆定律的公式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几倍; 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大几倍,其电

4、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2) 由欧姆定律的公式寻可推出:=汪意:这两个公式并非欧姆定律的内容,切勿混淆.U = 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它的电流与其电阻的乘积.打R=r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的比值.注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与电压的大小和电流的大小无关, 因此对于某, 电路或某一导体来说,u与I的比值不变.即使导体未连入电路,两端未加电压,其电阻还是 客观存在的,如果题目中没有特别的说明,每个导体的电阻可认为是不变的。四、探究活动活动内容一提出问题: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一一种重要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流与电阻、电

5、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基本要点:探究准备: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电阻、导线、开关探究过程:1保持R不变,研究I随U的变化,画出电路图.如图 75 1所示.囹?-2国2移动滑片P,三次改变电阻 R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记录在表一中.3. 保持u不变,研究I随R的变化,画出电路图。如图 7 5 2所示.4 .将开关.s分别接入a、b、c三点,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和电阻值,填入表二中.(R1MR2 R3)记录信息:表一电阻R=5Q的实验记录电压(V)1.534.5电流(A)表二电压u=3V的实验记录电阻(Q )51015电流(A)交流总结:(1)从表一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2

6、) 从表二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3) 概括表一和表二的实验结果, 想一想,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活动内容二阅读材料欧姆乔治西蒙欧姆(1789 1854)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 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辍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 欧 姆是一个很有天赋和科学抱负的人, 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 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 给他的研究 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 自己动手制作 仪器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 他从傅立叶发

7、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 导热杆中两点 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 因而欧姆认为, 电流现象与 此相似, 猜想导线中两点之 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 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 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 方面进行研究 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 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 效果不好 后来他接受别人 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 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 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 这在当时 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 开始, 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 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 但 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 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 用一根扭丝

8、悬挂一磁针, 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 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 与铜线相连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他将实验结果于 1826年发表 1827年欧姆又在 电路的数学研究 一书中, 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 s= Y E.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丫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欧姆定律发现初期, 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 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 评.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 1841 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 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欧姆在自己的许多著作里还证明了: 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 传导 性正反比 ;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 ,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 , 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 .人们为纪念他 , 将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 .1 . 2000 Q 2 . 0.25A 3 .不能,因为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