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施工质量提升措施方案培训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796247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5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施工质量提升措施方案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结构施工质量提升措施方案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结构施工质量提升措施方案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结构施工质量提升措施方案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结构施工质量提升措施方案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施工质量提升措施方案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施工质量提升措施方案培训资料(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结构施工质量提升措施方案主楼及各商业街主体结构,针对目前已出现的质量通病,现编制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提升措施方案,以便更好的把好质量关。结构质量提升主要体现在:模板加固提升措施、模板的拆除控制、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与提升、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成品保护五大块,完善以上措施,现场结构质量从根本上进行可控、可操作、质量可行,具体实施如下:一、模板加固提升措施(一)、支撑体系内容1、墙(柱)加固示意图基本体系:钢管+木方+黑夹板支撑要求如图所示(单位:mm)a、 木方规格必须统一,木方加固必须到顶、到角,间距200;最下端

2、木方距离地面50;b、 最下端钢管(对拉螺杆)距地面200,间距500,其中为了满足自由端长度,最上面两排钢管间距应550;c、 螺杆间距450,结合采用PVC套管,保证平整度,端部螺杆需紧贴木方;d、 梁板、梁柱、柱板的阴角交接处,需设置紧贴阴角木方,且纵向木方需顶死阴角木方,以保证浇注砼后,阴角顺直。保证阴角部位每一位置均有木方加固,若木方长度不够,需要拼接。e、 所有墙柱根部,采用压脚板或者砂浆封底进行封堵。采用砂浆封堵时,必须在砼浇筑前24小时,进行封堵。备注:以上所叙述的加固为柱、墙的基本加固示意图,内墙(柱)、外墙(柱)的具体支撑加固图,详见下图;2、外墙(柱)支撑加固示意图基本体

3、系:钢管支撑+钢索斜拉+钢管+木方+黑夹板支撑要求如图所示(单位:mm)a、 钢管顶撑采用三角体系固定,水平向钢管和斜撑钢管需固定在扫地杆上,竖向钢管连接水平钢管和斜撑钢管,形成稳定的三角体系,斜撑钢管与水平钢管角度控制在40o至50o,按照间距2000进行布设;b、 钢索斜拉,需事先预埋拉环,斜向拉索与水平拉索均固定在拉环上,角度控制在40o至50o,钢索链接采用花篮螺丝,按间距2000进行布设;c、 木方、钢管的固定方式以及间距要求同墙(柱)加固示意图;3、内墙(柱)支撑加固示意图基本体系:双面钢管顶撑+钢管+木方+黑夹板支撑要求如上图所示(单位:mm); a、双面钢管顶撑,端部固定在扫地

4、杆上,间距2000;b、其余要求同外墙(柱)支撑加固;4、墙柱内部加固示意图基本体系:钢筋撑+对拉螺杆+成品砼限块柱接头模板图墙柱内部支撑要求如图所示(单位:mm);a、钢筋撑采用焊接,两端设置小钢片进行保护,距离地面50mm,横向间距按照间距600进行布设;b、成品砼限块,横向、竖向间距皆600进行布设,梁顶位置必须布设;c、对拉螺杆布设同墙柱加固布设;备注:内部支撑的布设,能保证结构定位,有利于控制截面尺寸。5、板支撑加固以及满堂架布设示意图基本体系:满堂架(含扫地杆和剪力撑)+顶托+双钢管+木方+夹板梯板支撑体系图支撑要求如图所示(单位:mm);a、满堂架竖向钢管间距1100,管底采用木

5、质垫块;b、扫地杆距离地面200,往上一道横向钢管距离扫地杆1700;c、横纵方向皆要设置剪刀撑跨度2500,剪刀撑间距6000;d、顶托至钢管间距200;顶托上方必须设置双钢管;e、必须保证木方均匀布置,且间距300。6、梁支撑示意图基本体系:满堂架+防滑扣+顶托+步步紧+木方+夹板梁支撑图梁支撑图梁支撑图支撑要求如图所示(单位:mm)a、满堂架布设同板满堂架布设;b、当梁的跨度3000或梁高600时,纵向钢管与顶托结合处必须设置防滑扣;c、步步紧间距400;d、木方设置均匀,且阴阳角位置处必须设置木方。(二)、重要控制节点汇总以下内容,为本支撑体系重点控制点:序号内容1测量放线:采用激光扫

6、平仪投放“井”形控制线,放线后与转角柱柱身引上的墨线闭合验证。2木方规格:不同规格木方到现场后统一压刨,保证所使用木方支撑面均为统一规格,不得混用。3模板安装:标准层以上,柱模板采用横向安装,减少柱面立缝,保证平整度;若柱截面较大时,应当尽量减少小模板的使用;柱截面较小时,梁柱交接部分,梁模板不断开,柱模板顶至梁模板。4柱边封堵:柱和剪力墙第一道对拉螺杆距地面200mm,周边用砂浆封堵或垫脚板封堵。5墙(柱)的垂直度:采用三角体系的钢管支撑和斜拉索进行控制,拉索拉环预埋楼面板。6柱限位:采用点焊钢筋,并且用小钢片等方式保护模板,梁和剪力墙用成品条进行限位,保证截面尺寸和平整度;柱子、剪力墙接头

7、采用死螺杆。外墙模板面至死螺杆不大于250。7对拉螺杆:平整度用拉线结合PVC管。8细节部位木方处理:柱竖向木方支撑到顶,板横向木方支撑到角;梁侧全部用收口木方,距阴角不大于100,板木方距阴角不大于100。9检查流程:班组和施工员一起自检书面报质检员报监理上钢筋10质量控制检查:柱和剪力墙用木架吊锤100%检查垂直度,质检员用激光复查;砼浇注过程中,采用钢筋控探头检查板厚;11检查结果上墙:班组自检拉线用粉笔在板面标注,质检员用水平仪复检,检查9点法,用水笔标在模板上同时在平面图上标注;柱和剪力墙标在木方上。12砼浇注:模板在浇筑前必须湿润,振捣必须均匀。板砼振棒采用拉线通拉一遍,间距不大于

8、300。13模板拆除:吊模必须经过申请后方可拆除,做好成品保护;对于柱阳角拆除时做好保护,拆除后用模板进行阳角保护,防止破损。14卫生间沉箱:柱和梁板标号不同时,靠柱边沉箱应当采用高标号混凝土一起浇注完成。15飘窗台:下板钢筋与露面同时浇注,上板钢筋预留,并且做好保护。二、模板的拆除控制1、墙、柱模板及梁侧模必须在平台、梁混凝土浇筑48小时后方可拆除。2、宽度2.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时方可拆除;跨度在2.0m8.0m之间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宽度大于8.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

9、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28天后);如果上一层的梁板混凝土未施工,则该层的梁板底模拆除后应加支撑。3、跨度8.0m之间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跨度大于8.0m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28天后)。4、所有悬挑构件均须待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28天后)方可拆除底模。5、已经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才允许承受计算荷载,施工中严禁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三、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与提升(一)、混凝土浇筑1、柱混凝土施工由于高度较高

10、,为防止混凝土下落过程中离析,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采用漏斗配导管浇筑,混凝土经漏斗沿导管下落至柱模底部。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填3050mm与混凝土同配比去石子砂浆或减半石混凝土,后以500mm厚分层浇筑。混凝土入模前预先在柱四个角箍筋处下4根振动棒,同时开动对角2根振捣棒振捣,不得4根同时振捣。混凝土柱振捣棒下棒图如下: 柱头水平施工缝留设在距梁底上30mm处(待拆模后,剔凿掉20mm,使之露出石子为止,使结构施工完后,施工缝为不可见)。先用塔吊浇筑柱头处高强度的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浇筑梁板混凝土,并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从而确保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下柱一致。如下图。浇筑混凝土前对

11、柱头钢筋予以保护,用塑料膜将钢筋进行包裹1m高左右,防止混凝土污染钢筋。柱头混凝土浇筑示意图2、剪力墙混凝土施工剪力墙浇筑主要采用地泵和布料杆,局部采用塔吊配合。(1)浇筑前先将模板底部与底板混凝土之间用密封条贴牢,下口用砂浆封堵,以防止漏浆,混凝土入模前墙根部洒水湿润。事先观察好钢筋的情况,对钢筋较密处预备好30振捣棒,薄墙和钢筋密集处采用30棒进行振捣。(2)地下室外墙为抗渗混凝土,内墙为普通混凝土,交界处用5mm*5mm钢板网封堵密实。先浇筑外墙,后浇筑内墙。(3)浇筑之前将模板下口用海绵条封堵密实,并用砂浆封堵模板根部,以防止漏浆。(4)通知搅拌站发送两车砂浆,砂浆配合比与混凝土成分相

12、同,第一车砂浆用来润管,完毕之后将之遗弃。第二车砂浆用于施工缝处座浆。(5)以角部为起点,在根部浇筑5-6c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用铁锹均匀入模,注意不能用吊斗或泵管直接倾入模板内,以免砂浆溅到模板上凝固,导致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形成小斑点;同时砂浆不得铺的太早或太开,以免在砂浆和混凝土之间形成冷缝,影响观感,应随铺砂浆随下混凝土。(6)砂浆投放点与混凝土浇筑点距离控制在3m左右为宜。(7)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为40cm,采用标尺杆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夜间施工时用手把灯照亮模板内壁),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振捣时注意快插慢拔,并使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使混凝土中的

13、气泡充分上浮消散。混凝土浇筑分层控制图(8)振捣棒移动间距为40cm,在钢筋较密的情况下(采用30振捣棒),棒移动间距可控制在30cm左右。薄墙和钢筋密集的梁柱节点采用30棒进行浇捣。浇筑门窗洞口时,沿洞口两侧均匀对称下料,振动棒距洞边30cm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为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大于1.5m)下部模板应开洞,并补充混凝土及振捣。浇筑过程中可用小锤敲击模板侧面检查,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不得出现漏振、欠振或过振。(9)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剪力墙下层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在50秒,上层混凝土表面出现翻浆、不再有显著下沉、不再有大量气泡上冒时,即可认为振捣时间适宜。(10)为使上下层混凝土

14、结合成整体,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要求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 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示意图(11)粘在水平钢筋上的砂浆和混凝土应用振动棒轻轻碰落,不能让其长时间滞留,也不能用振动棒振动上部钢筋传递振动振落。(12)注意在混凝土浇筑中,不得碰撞各种埋件,不得振捣模板、钢筋等,以防止出现对钢筋、模板等造成破坏。3、梁板混凝土施工楼板混凝土浇筑,浇筑方向沿结构纵向进行,浇筑方法由一段开始用 “赶浆法”即先将连梁根据连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连梁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长,楼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推进。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要略厚于板厚,用插入

15、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边浇筑边振捣,并用标尺竿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抹子找平。4、楼梯混凝土施工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部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楼梯施工缝留在上跑楼梯根1/2休息板梁处,该处板梁全不浇混凝土,墙内梁支座预留梁窝,空开不浇混凝土,在休息板上至少退进去1/3不浇混凝土。(二)预防措施及控制要点1、混凝土工程质量预控图2、质量标准(1)、质量保证措施保证不漏浆:墙体底部漏浆控制:首先保证楼板平整,在楼板混凝土施工时,墙边附近要求使用平靠尺将楼面撮平,若出现不平的现象,使用水泥砂浆找平。模板接缝漏浆控制:模板底部加设海绵条将缝隙堵死,保证墙体根部不漏浆。模板接缝处通过粘贴胶条或钉铁皮的方式堵缝,阴阳角处加设海绵条堵浆。楼板与墙体交接处漏浆控制:楼板与墙体交接处通过木枋加设海绵条的方式堵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