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类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795724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类等值线的判读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几类等值线的判读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几类等值线的判读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几类等值线的判读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几类等值线的判读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类等值线的判读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类等值线的判读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类等值线的分析与判读法秦丹凤中学地理组邓道春(耐心细致来品味)在高三高考地理复习中各类等值线的判读,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文科学生绝大多数的智力较弱,在智力思维和空间想象与逻辑推理上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各类等值线图形,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只要在同一条等值线上,任何地点的数值是相等的,不同等值线上的数值(即注记)变化方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尤如物理上的“矢量关系”,是有大小、有方向的。但它们又有各自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影响各要素的因子是不同的。要想把握各自规律,必须从基础入手,打下基本功,这样才能实现提升综合分析的能力。现以等温线、等高线、等压线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下:1、

2、等温线:首先要知道影响气温的要素有哪些?如太阳辐射(地理纬度)、气流运动、洋流、海拔高度、坡向等。当读一幅具有全球性的局部等温线图如图“”从水平看:假若地表是均匀平坦的,海陆整齐划一,等温线因该是沿平行于纬线方向伸展,沿纬度变化方向做有规律的更替,温度等值线上的注记是与地理纬度完全成反比,最终形成以赤道为界、以两极为中心的同心圆两大区域的等温线分布模式图。但事实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等温线的分布是很不规则的。如在地形影响下,经过南北走向的山脉时等高线向低纬度凸,表明中部气温低于两侧,而路过谷地时向高纬度凸,表明中部气温高于两侧;又如在洋流影响下,暖流经过的地区不论是陆上还是海上、等温线都凸向高

3、纬度,表明中部气温(或者水温)中部高于两侧,而寒流经过的地区等温线均向低纬度凸,表明气温(或者水温)中部低于两侧;再如受气流的影响下,暖性气流经过的地区等温线凸向高纬度,表明气温中部高于两侧;寒冷性气流经过的地区,等温线凸向低纬度等,表明中部低于两侧;从垂直看:当等温线成为闭合曲线时,如图B“”温度数(注记)变化为内大外小时,该地一定为盆地(谷地)表明中部气温高于周围;若等温线闭合曲线,温度数(注记)内小外大时,本地一定是山地,表明中部(山地)气温低于山下的周围等。2、等压线:首先也是要具备影响气压的因素有哪些?气压的高低要受温度(冷热)、海拔高度、气流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使

4、单位面积上承受大气柱的重量即大气压强简称气压也就不同。从水平方向看:由于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加热不均,便引起大气的热胀冷缩,空气的上升与下沉,导致同一海平面上空气密度分布不均,最终产生高低不同的气压区域即气压场的分布状况,常用等压线表示,如图B“”。以地面而言:气流上升,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区;当气流下沉产生高压区;无论高压还是低压,等压线均表现为闭合的曲线;若按气压场而言等压线上的数值(注记)内大外小为高压区,内小外大为低压区;若按气流运动而言高压区为反气旋,低压区为气旋;在高压区等压线有中心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高压脊,在低压区等压线有中心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低压槽区域常出现锋

5、面。为什么在高压区域不出现锋面呢?这是因为高压区(反气旋)气流运动为从中心向外辐散,外部的异性气流不易伸入的缘故。在高压区域中心气流下沉,不易成云致雨,因此天气晴朗;而在低压区域气流多对流上升易成云致雨;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以高空而言:气压场的高低与地面相反,高处是气流上升聚集密度增加,低处气流下沉密度减小而导致。从垂直方向看:在对流层大气的密度是从地面向高空垂直方向上递减的,因此,可用等压面来表示如图A“”。当地面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等压面便向上空凸起;反之,等压面向下凹陷。当地面为高压区域时,对应上空为一个相对的低压区,但是,高 空

6、 的 高 压 比 地 面 上 的 低 压 还 要 低。3、等高线:要把握等高线的分析判读,首先还是要从最基本的做起,了解高原(绝对高度大、而相对高度小的地貌地形)、平原(地势低平坦荡开阔、海拔小于200米)、山地(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均大,顶部高耸,坡度陡峻,沟谷幽深的隆起地貌)、丘陵(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均较小,海拔小于200米,坡度缓和,即起伏较小的波状地貌)和盆地(周围高,中部低的盆地地貌)等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在不同的地形上绘制的等高线疏密,弯曲等状态是不同的。其次,要熟练掌握等高线的特性: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任何地点高度(高程)是相等的;坡度愈大等高线愈密集(陡坡)、坡度愈缓等高线愈稀疏

7、(缓坡),若等高距为200米,那么在平原上无法用等高线来表示起伏状况;当等高线成为闭合的曲线时,高程数据(注记)内大外小为山地,内小外大为盆地,如图B“”;两个山顶相邻时中间低下为鞍部;高度较高为山岭(主体等高线大致互相平行,两侧高程注记由中间向两侧递减的),高出周围山地的称山峰,高出周围山峰(绝对最高)的为主峰,高处绵延走向称山脉,山脉最高连线是分水岭;等高线由高处凸向低处延伸的狭长连线为山脊,山脊就是分水线;等高线由低处凸向高处的延伸连线为山谷,山谷就是集水线,即线条流动的河流区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河流落差就越大,加上水量大,蕴藏的水能就越丰富,如图A“”;在没有高程注记的

8、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地形要根据示坡线来分析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低处的;等高线相互平行且高程注记对峙时,中间低而两侧高,中间低下为峡谷,峡谷两侧崖壁陡峭,谷底幽深,也是河流的必经之地;等高线不在峭壁不重叠,不在断崖不相交,若相交必有两点(看陡崖符号);在山区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山间盆地,是建造水库的库容区,而入口较峡的位置是水库大坝的理想坝址;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出现由高程为零转向大面积为负值时,那就是海域,若在陆上就低于海平面的洼地如死海、艾丁湖等;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沿平原、河谷、盆地、山口等部位是布局铁路、公路等交通线的理想位置(既要考虑工程量大小,又要考虑造价高低,和建成后的耗能时效等经济效益);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规划引水输水线路时必须要考虑等罐区与坝址部位之间等高线选择位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要求断崖(或者陡崖)顶部与底部的相对高度时,用(相对高度=1+1-1)的模式是很科学的等等。第三: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想象力,对文字材料阅读能力,对各类等值线图的阅读分析与判断技能,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读图、分析图、解图等水平。 总之,不论是哪一种等值线,它的形态如何,其形成均要受到各自不同影响要素的综合制约,有各自的形成机制,应该耐心冷静的去分析,最终会获得水落石出的效果。独创(2013.12.22).3、。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