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自然资源与人类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795366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1自然资源与人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41自然资源与人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41自然资源与人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41自然资源与人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1自然资源与人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自然资源与人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概 念,理解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含义,并能加以区分。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原理,分析自然 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上的特征。3、情感目标:树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资源环境的观念。【基础知识梳理】1、自然资源概述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获得,并用于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资源分类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用途分:主要包括资源、资源、资源、资源、资源。以性质分:非可再生资源:如资源。可再生资源:如资源。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广分布的性:自然资源的分布上存在或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各种可再生资

2、源受条件的影响,它们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作用的制约,其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j资源间的性: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性在各种资源之间表现得万为突出。数量的性:不可再生资源的绝对数量将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不断。各种可再生自愿虽然可不断再生,更新获或循环,但数量也是的。I利用的性:随着进步和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合利用途径将进一步拓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将不断。3、土地资源与人类广(1)采猎文明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要以、为生。这时土地的对于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I (2)农业文明阶段:农

3、业文明阶段,是以和为标志的。这时土地的和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3)工业文明阶段: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的大量使用,使土壤和土地退化越来越I 严重。土地的和,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14.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和,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强调的是,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能力。其次,人类要将利益与利益、利益与利益结合起来。再次,要高度重视对的保护。【活学活用】一填空题分析以下资料,以下资料分别说明了自然资源的什么特点?(一)我国煤炭资

4、源最为丰富,远景储量有 9000 多亿吨,而可利用的精煤储量仅 570亿吨。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已探明的 80种矿种中,形成一定生产能力的只有 20种。我国丰 富的水能资源的开发量仅占可开发量的 5.5。 ()(二)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的尔文卡尔发现在许多大戟科植物产生的一种乳状液体中,含有 40左右的类似原油的碳氢化合物。他认为,选择高产量的品种种在荒地 上,估计每公顷可提取相当于 650 桶石油的原料。大戟科种子榨出的油经化学分析是一种碳 氢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经催化裂解后,可产生许多重要的化工原料。新西兰计划到公元200 0 年可全部用植物石油替代当前的石油。而在德国还兴建了一座以芒

5、属植物、白杨、柳混合 物和秸杆植物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 ()(三)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料的历史,是一个品种和类型不断扩大和增加的过程, 20 世纪 50 年代来尤为迅速。如稀土、铀、钽、铌等矿石在 40年代都是没用的, 50 年代成为重 要的矿种。现在稀土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石化、玻璃、陶瓷、电子、核能工业以及轻工业、 医学、农业等方面,铀则成为现代军事、能源工业的重要资源。 ()(四)过去人类一直是着力开发利用出露地表的和地壳表层的矿产资源,钻探深度不过几千米。 50 年代以来钻探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人类开发利用地壳深层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开 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人类的钻探深度已突破万米,并在日益

6、加深。 ()(五)中国的水资源总最为 28 万亿立方米。中国的草地面积达 32 亿公顷,人们可以利用的约占 70,达 22 亿公顷。 ()(六)阿斯旺水坝修建前,尼罗河河水将上游大量的含有腐殖质的泥沙带到下游,使得下 游农田非常肥沃。截流建坝后,泥沙少了,下游的农田因缺乏肥料而逐渐变得贫瘠。当地盛 产的优质棉花大量减产;河流的人海处由于没有泥沙作补充,海岸逐渐被海水侵蚀,海水的 倒灌使一些村庄被海水淹没。阿斯旺水坝拦截了鱼儿的食料,因而使下游的水产品产量由每年 1.8 万吨下降到每年 500 吨。 ( )二、选择题1. 下列自然现象中能够为人类提供陆地自然资源的是( )A、电闪雷鸣B、海水涨落

7、 C、火山喷发 D、温泉沸泉2. 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滩涂、荒山、戈壁、沙滩均不属于自然资源B、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许多生物资源的分布虽不均衡,但也有地带性规律D、目前地壳中的铁、镍元素也是自然资源3我国为了充分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要( )A、在内蒙古建立磷矿基地B、在苏、浙建立稀土工业基地C、在鄂、滇、黔建立稀土工业基地D、以山西为中心建立能源、重化工基地4. 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气候资源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5. 有关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土地是自然综合体B. 土地就是土壤C. 荒漠、滩涂不属于土地资源D. 湖泊不是

8、土地资源6. 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铝土矿 B.钢材 C.稻谷D.雷电7. 下列自然资源中,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A. 煤炭资源B.水资源C.森林资源D.矿产资源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都是由陆地环境提供的B. 人类主要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发生关系C . 一种资源发生变化,不一定会使其它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D. 我国的资源优势是自然资源总量,但资源类型不全9. 影响可再生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热条件C.洋流 D.地质作用7、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A. 自然环境 B. 农业生产 C. 自然资源

9、 D. 自然条件10. 关于陆地能源资源的一些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按照能源资源的属性,一般可以把能源资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B. 今天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C. 随着技术的进步,能源资源的种类会越来越多D. 能源利用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11. 西南山区山高谷深,森林资源丰富。近年来采取“封山育林,禁止砍伐”的措施 主要目的是( )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B使森林充分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C. 建设旅游区D. 西部大开发的要求12. 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状况与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 东部耕地多,西部草原多一一土地利用方式不同B. 北方多煤,

10、南方多磷地质史上植被覆盖情况不同C. 西南湿润,光照少,垂直地域差异显著一一降水多、地形复杂D. 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灌溉水源的丰歉程度不同13. 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质规律,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金、银、铜等内生矿一一沉积岩地区B. 煤、石油一一沉积岩地区C. 天然气岩浆岩地区D. 铁、锰等一一变质岩地区14. 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决定了人种的分布B陆地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其开发利用的潜力是有限的C. 陆地自然资源中的能源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D. 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陆地自然资源是一个整体15.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能源的影响

11、是 ()A. 使不可再生能源变为可再生能源B. 使水能资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C. 使能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增加D. 使能源消费的结构趋向单一三、综合题1.读“自然资源数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森林资源,则解决的办法是: (2)、若图中曲线表示的是矿产资源,则解决的办法是:2阅读以下资料:我国天然林面积不足国土 10%,_全国木材产量的4 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 山地。东北是全国的林业基地。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用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 的1 2 0 0万公顷减少到1 9 9 8年底的5 9 0万公顷,减少5 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风沙旱涝灾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和营造森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挖掘潜力,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 取得了好的效益。分析资料中划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反映出自然资源的特点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