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794521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汉语言的重要差别如果学生可以对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构造方面的差别有所理解,掌握两者之间的某些转化规律,再假以时日反复练习,做好口笔译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笔者根据近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众多语言学前辈的研究成果,在此总结出英汉语言在构造方面的某些重要差别,相信对各位同窗必有所裨益。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就整体构造和体现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构造和方式来组织和体现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体现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达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

2、的关系则要靠句子自身的语意来体现。 【例】 notherattmp, a youl succed.【译文】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或: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分析】本句是一种由and连接的简朴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白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重要靠语意来体现,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2】 Nhe intged cirut hsreduced by mny times the size o tcopueof wich t rms apart, hus reting aew gertion opoabemncomputer. 【译文

3、】目前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的构成部分,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可携式微型计算机。 【分析】本句是由一种主句、一种定语从句和一种分词状语构成的主从复合句。主句用目前完毕时,定语从句用一般目前时,再加一种由thus连接的目前分词短语作状语,通过时态、逗号、关联词和目前分词短语把各句之间的关系体现得非常清晰。而汉语则在对各句简朴陈述的基本上,通过调节语序和运用“使”、“从而”的词意把各句之间的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体现出来。 掌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差别是做好英汉互译的核心。英译汉时,要尽量在理清英语各句关系的基本上,打乱其原有的句式构造,按照“汉语重意合”的体现习惯和方式,重新

4、组织句序;相反,在汉译英时,要把汉语各个分句的关系尽量用连接词、时态和标点符号等予以表达,最后按照英语的体现习惯组合成复杂的句子构造。例如,众所周知的,虽然“lonie no see”(好久不见了)这句典型的中式英语也广为接受,但它是不符合英语体现习惯的,是典型的不顾英语语法和句型构造的误译。其实,按照英语的语法构造,应当这样体现:It gime sine we sw. 此外,在做英译汉时,要尽量避免“翻译腔”。所谓“翻译腔”,就是指英文的意思虽然勉强能懂,但直译或硬译的痕迹到处可见,“洋味”太重,可读性太低。究其因素,一是实践较少,经验局限性;二是语言能力有限,重形式而轻内容,没有掌握英汉两

5、种语言的基本差别和某些必要的翻译技巧,见到什么就翻译什么。 【例3】 Whenaeprentatveexced his aloted time, the President shall cal him torr itoutdela. 【译文】(翻译腔)当一位代表超过她的分派时间,主席将告诉她命令,不要推迟。 (改善)(如果)代表发言超过规定期间,主席应督促她遵守规则。 【分析】该句是一种when引导的主从复合句,看似一种简朴的“主将从现”句,但却不能直译成汉语(如第一句译文)。e 从句其实表达一种假设,如果直译成“当时候”,就没有体现出原句的逻辑关系;his这样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翻译成中文时可

6、以不译;l是个情态动词,不是将来时;oe是名词,表达“规则”,不能硬译为“命令”。 二、英语句长复杂 汉语句短简洁 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注重句子的构造,句与句之间可以靠标点符号、连接词、介词等衔接而无限扩展,往往一句话可以涉及多种意思,是一种“树形构造式”的语言。但是,汉语则相反,它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重要通过字词的语意来体现,一句话一般只能体现一种意思,是一种“竹形构造式”的语言。这种长短句之间的转化正是英译汉的难点,因此考研的翻译也重要是考察学生翻译英语复杂长句的能力。例如: 【例4】 atcs is made from waerwch isanatural esour

7、ce ixhaustble ad ailab eywhere, coalwhh canbe mne throuhatomatic andecanical processes less costand lme wih anbe obaned frohe alcinatins of imestone wdely presen in ntre 【译文】塑料是由水、煤和石灰石制成的。水是到处可以获得的、取之不尽的一种自然资源;煤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机械化来开采,成本较低;石灰可由煅烧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石灰石而得到。 【分析】原文是一种典型的英语复杂长句,由42个单词构成,全靠一种逗号和几种连词结合成一种多层

8、次的、内容丰富的句子。主句的主干是:Pasis i mae from wer, cal an lm; water, a和lme之后各有一种定语从句,其中的后两个定语从句还是被动语态。因此,按照汉语的体现习惯,翻译时要化整为零,可以把主句和各个定语从句分开译成短句,其中的某些状语例如at lesscs也可以单独解决成短句。因此,在英译汉时,遇到复杂的长句,一方面要有耐心地分析句子成分,抽出主句和从句的主干,将其翻译成独立的分句;另一方面,某些状语,例如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也可以译成短句;最后,按照汉语的体现习惯,将这些分句连接起来。三、英语多被动语态汉语多积极语态 尽管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被动语

9、态,但相比较而言,英语更喜欢使用被动语态,特别是在某些正式的书面文体中,例如科技英语、医学英语等。有时,汉语也会常常使用某些由“被”引导的被动句,但是更多的时候是用积极表被动,例如由“让”、“给”、“由”、“据”等词语体现的句子。因此,在英译汉时,要尽量把英语的被动句翻译成汉语的积极句,特别是某些习惯的体现措施,例如:i s said hat(据说),iis generalonidere that(人们普遍觉得)等这些商定俗成的习常用法。一般说来,可以把英语句子的主语变成汉语句子的宾语,再将被动语态部分翻译成积极;如果英语句子有by引导的施动者,将其译为汉语的主语;如果没有,则可不要或根据需要

10、予以补充。 【例5】 It a tll thhtunusal in some pace tat pogams cold e alled up y vieers o e dised on eir V sceensat home 【译文】有些地方的人们仍然觉得,观众打电话规定在自己家里的电视屏幕上播放节目是一件不平常的事情。【分析】原文中有三个被动语态形式was thugt, could b called ,to be displayd, 都译成了汉语的积极语态:“觉得”、“打电话”和“播放”。其措施是:itwas oght tht,按照汉语习惯,补充了主语,译为“人们觉得”;could cled

11、 up,将by后施动者iewr译成主语,被动部分译成积极;to b diplyed译成积极修饰prors。 【例6】 New acions ust bean o revent air plluto.【译文】必须采用新行动来制止空气污染。 【分析】原文是一种简朴的不需要指明施动者的被动语态,因此直接将主语变成宾语,被动语态部分翻译成积极就可以。 此外,在有些状况下,英语中的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的积极语态和被动语态都可以。例如:【例7】 Te mosotl ad be estroyed by t i fr 【译文】大火把这家出名的旅馆毁掉了。(积极) 这家出名的旅馆被大火毁掉了。(被动) 【例8】

12、Se was auht in t ownpur. 【译文】她淋雨了。(积极) 她被雨淋着了。(被动) 四、英语重心在前 汉语重心在后 英汉两种语言的逻辑思维有明显的不同:英语往往是“开门见山”,先表白结论,再进行论证、描述或讲述事实,也可简朴概括为“先果后因”,即重心在前;汉语则习惯于“循序渐进”,往往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由事实到结论或由因到果进行论述,可以简朴归纳为“先因后果”,即重心在后。 在英译汉时,我们要注意这种逻辑思维上的差别。具体地,在对的理解英语原文逻辑关系的基本上,打乱英语的句子构造,按照汉语思维逻辑的体现方式重新安排句子的语序。例如: 【例】Mr. Smih asarrese

13、when he himselfwas oawae hatce ammtted. 【译文】史密斯先生自己还不懂得犯了什么罪,人家就把她逮捕了。 【例10】 Evybody hre hasa cance to stud unlee esn wano 【译文】除非自己不乐意学,这里的每个人均有学习的机会。 【分析】上面的两句话中各有一种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按照英文的习惯,这两种从句一般位于主句之后,以突出主句的重要性,也就是重心在前;但是,汉语习惯按照时间顺序、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来体现,即重心在后。因此,遇到翻译状语从句时,一定要注意两种语言思维逻辑体现的差别性,对句子的语序作出必要的调

14、节。 再如,比较复杂的句子: 【例11】owever, overmen ieretion hs ben nd ncesary fro tim t time toensur tht conoc oportuitis arfair and ccesilet he peole, to prvent flgranaes,to apen inatio n t stmulaterowth 【译文】然而,为了保证人人均可获得平等的经济机会,避免公然的不合法行为,克制通货膨胀并刺激经济增长,人们发现政府的干预常常是必要的。 【分析】如果按照原文的语序来翻译,恐怕各位读者都不知所云。该句虽长,但只有一种主句和一种从句。主句是被动语态,需要翻译成汉语的积极语态,并加主语;t ensure与其后的 prevn, to dampen和tostilte是四个并列的目的状语,可译成汉语的四个并列分句;最后,再按照汉语逻辑思维的方式重新调节原文的语序。五、英语注重省略汉语注重补充 尽管英语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的,可以一目了然地懂得其构造,但英语也习惯于使用省略。一方面,省略是为了简洁,避免反复;另一方面,由于英语句子构造严谨,虽然省略某些成分,也不会阻碍其意义的体现。然而,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