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792198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政府年度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某政府年度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某政府年度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某政府年度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某政府年度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政府年度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政府年度工作报告(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2009年是古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市委、市政府对我们提出了建设资源型城区转型示范区的战略要求,以此为基点,拉开了古冶科学发展的大幕;在这一年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带领市四大班子领导到古冶现场办公,对古冶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给予了大力支持,以此为动力,吹响了建设和谐美好新古冶的号角;在这一年里,全体政府组成人员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区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负重奋进,扎实苦干

2、,创新发展,在加快资源型城区转型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2009年最值得欣慰的是办成了几件事关全局、利于长远、惠及民生的大事。首次实施大事要事制度,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抓大事、谋要事、促发展的浓厚氛围;积极对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古冶区加快资源型城区转型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彻底解决了长期束缚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实施城市中心北移战略,强力启动金山新城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投资11亿元的外环路工程基本建成通车,从根本上破解了道路交通瓶颈制约;开展两次健康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开展了非税收入专项整治,非税收入超1.1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以外环沿线、金山片区、产业聚

3、集区为重点,强力推进拆违拆迁攻坚行动,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48万平方米,创造了古冶拆迁史上的奇迹。2009年最明显的成效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危机影响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强劲态势,各项指标稳中有升。全区生产总值111.5亿元,增长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5亿元,增长30.3%;全部财政收入13.76亿元,增长7.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97亿元,增长2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95元,均增长13%;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5.6%、26.4%和16.1%。过去的一年,我们注重强基固本,全区经济发

4、展实现提质提速。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年初确定的107项重点项目开工91项,累计投资53.5亿元,其中完工75项。开滦东方发电215万千瓦机组、曙光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冀东三友、启新两条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开滦物流中心古冶作业区、首唐宝生特种带钢、国义特钢两条60万吨高速线材、永顺、汇丰110万吨焦化等一批骨干项目相继落地开工。列入唐山市千个项目保增长、调结构攻坚行动的13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7.4亿元。项目资金和手续跑办取得重大进展。抢抓国家投资拉动政策机遇,10个获批项目争取到中央投资2514万元,债转贷资金3054万元。国义特钢完善了相关手

5、续,燕南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项目获得省五小办审查意见,规划环评得到省环保厅批复,冀东三友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项目完善了土地手续,春兴110万吨6米顶装干熄焦炉和汇丰、永顺5.5米捣固焦项目全部通过省发改委备案审批。“一区一镇”建设进展顺利。资源枯竭城区转型接续产业聚集区被省政府正式列为省辖中心城市25个聚集区之一,区域环境评价得到省环保厅批复,产业规划通过省专家评审,拆迁征地、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全面铺开。范各庄镇成立揭牌,迈出了创建河北省特色产业名镇的坚实步伐。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累计投入资金2289万元,完成了荣义煤气储备站、不锈钢除尘风机高压变频改造等22个节能项目,实现节能量13.

6、76万吨标准煤;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拆除了六九、信力、京华、利丰、燕南水泥直径3米机立窑5座,拆除春兴钢铁210立方米高炉2座,淘汰落后产能92万吨,提前一年完成任务,得到市委的充分肯定。取缔小钢铁、小灰窑、小炼油24家,完成5家焦化企业、1家钢铁企业脱硫工程,年减排二氧化硫2700吨。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建设改造了林西百货大楼(顺缘会馆)、福乐超市、唐山恒大汽车俱乐部、宝特龙综合生态园、古冶商务会馆。南外环商贸物流区已完成征地清表、“三通一平”,具备了大规模开发条件。同时,苏宁等全国知名品牌成功落户古冶,有力推动了服务业上档升级。成立了古冶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发展壮大了供销社农

7、资网络。城乡市场进一步活跃,“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顺畅,已累计销售5410台,销售总额1100万元。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6.6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亿元。过去的一年,我们注重完善功能,城市建设成果初步显现。规划编制方面,成立规划委员会,制定实施了规划管理的相关制度措施;完成了古冶分区规划和古冶新城中心区、西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了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供热、供气、供水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已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城区管理的“纲”与“法”。危旧住房改造方面,采取“原地改建、异地搬迁、完善配套、政府(驻区大企业)回购”四种模式全面推进危旧改。实施了26万平方米完善配套工程,其中古

8、冶西新楼配套工程已完成外网铺设,林西18号小区、唐家庄2号、6号小区配套改造基本完工。成功回购了华瑞现代城项目。完成了林西金融楼建筑节能及热计量改造。道路交通方面,投资11亿元的城区外环路基本建成通车;投资7940万元建设改造了红北道、京华西道、唐林路等一批城区主要干道;投资1800万元,完成了赵陡路二期工程,率先打通了古冶连接市区第二条通道,“一环三纵四横”的路网格局基本形成。金山新城建设方面,创新方法,因情施策,扎实、有序推进东街村、银行工房、煤矸石工房、京山楼、京山平房等拆迁工作;拆迁企业42家,清表土地近千亩,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永盛路、永安道等基础设施工程和民生商贸大厦、20万平方米

9、回迁安置房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金山新城当年启动规划、当年拆迁建设、当年完成投资达到5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3000万元,建成林西公交枢纽站。实施集中供热、供气、供水扩供工程,新增集中供热1万户、燃气用户1.17万户、集中供水5.4万户。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力度,投资1200万元,对垃圾处理、转运设施进行更新完善;投资7000万元的垃圾填埋场项目,完成了征地拆迁、“三通一平”和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工作;投资1.2亿元的林西污水处理厂完成市级核准及选址,并与市城市排水公司达成BOT合作协议;投资1032万元,改造水冲厕所50座。绿化攻坚方面,投资2200万元实施了外环沿线绿化工程,流转土地175

10、3亩,完成750亩速成杨栽植;对外环线7个节点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投资70万元对古范路、新林道等多条道路进行绿化改造;城区内共栽植各种树木20.8万株,新增绿地10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4%。城市管理方面,出台加强全区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的规定,规范了城区内工程建设程序。深化环卫体制改革,建立“大环卫、全覆盖”新型管理模式,形成了以乡街、村居为责任主体的城乡环卫管理新体制。深入开展健康环境攻坚行动,全区累计出动16万人次、19万车次,清理各类垃圾近百万吨。加大道路交通环境整治力度,治理各类违章车辆9000余辆次。率先建成全市第一个集城市管理、治安防范、应急处理、便民服务“四网合一”的应急救援

11、(科技防范)指挥中心并投入使用。同时,通过升格供水、供热机构,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一系列举措,政府统揽城市建设、管理,驾驭城市运营的水平明显提升。过去的一年,我们注重统筹发展,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围绕建设现代农业,投资2.8亿元实施了11大类农业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农业产业支撑能力。按照“养殖业调大、种植业调优、龙型经济调强”的发展思路,培育壮大了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6%。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大力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种粮补贴、综合直补和“家电下乡”等各项惠农政策,累计补贴资金1180万元,提高了农民生产、发展的积极性。农村公共基

12、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17条总长27.5公里乡村道路建设。投资1120万元,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3万亩,铺设输水管道5万米。全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建成户用沼气池500个。投资250万元,完成了石榴河205国道下游段、谢家套拦水闸等多处防汛工程,确保了全区安全度汛。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1个科学发展示范乡、5个科学发展示范村及10个文明生态村、10个重点创建村、5个新民居示范村创建任务;投资1300万元,实施33个村“户户通”工程;完成了15个典型村、21个完善村村民中心建设任务。过去的一年,我们注重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投资60

13、0万元,异地新建建国小学;投资410万元,对区内5所学校进行了设施修缮;整合撤并工贸中专、十七中等8所学校,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中高考再创佳绩,高考二本上线227人,中考优秀率提高2.7%。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全年新增就业3477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为2250余名农民工追缴工资1281.3万元,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社会保障与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养老、工伤、失业保险扩面2152人,城乡低保扩面604人,保障金及时足额发放,实现了应保尽保。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募集慈善款180万元,实施慈善救助180人,大病医疗救助141人,发放救

14、助金79万元。狠抓新农合规范运作,全区参合人数8.26万人,参合率达到97.7%,全年新农合报销9800人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完善城市卫生服务网络,规范了2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社区人口全覆盖;完成了31个标准化农村卫生室建设。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对学校、养老院、托幼机构进行巡回式督导检查,加强重症病例救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控效果明显。扎实开展“健康古冶,幸福人民”行动,为3.26万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文化体育事业更加繁荣。投资300万元,高标准完成5个乡文化站建设;全面启动文图两馆异地新建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15、,共组织大型体育健身活动13场次。全面启动“送电影下乡”活动,共放映电影1100余场。认真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对多宝佛塔进行全面维护修缮。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大力推行数字电视转换,新增数字电视用户9221户,全区数字电视用户累计达到1.7万户。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跟进。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专项治理,共处理政策外生育368例,征收社会抚养费413.5万元;为2.2万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和6700名城市“双无口”、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查体服务。建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效机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4,群众生育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的一年,我们注重构建和谐,安全稳定

16、工作得到加强。强化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组织7次全区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和8次专项检查,累计检查企业5080家次,查处整改各类隐患2383项,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了全区人民饮食用药安全。强化信访维稳。深入开展信访案件集中排查化解,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认真接待群众来访,集中解决重点难点案件,赴市以上集体访和非正常上访比上年减少28.5%和32.7%。特别是实现了春节、全国“两会”、国庆60周年和曹妃甸论坛期间“零记账”、“零通报”,全区信访形势总体保持了平稳。强化治安防控。加大城乡治安巡逻和监控力度,增配警务人员、车辆、设备;深入开展“冬季亮剑”、“斩手”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涉黑涉恶”、“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37起,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此外,民族宗教、行政服务、科技、防震减灾、监察、审计、统计、粮食、物价、工商、质监、人民武装、人防、支重、档案、地方志、机构编制、民主法制建设等项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促进了全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