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断句方法及练习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9791955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断句方法及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断句方法及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断句方法及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断句方法及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断句方法及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断句方法及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断句方法及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 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断句方法及练习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 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规律一: 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 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 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 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古人

2、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 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 句;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 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 句。 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

3、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 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 用要停顿。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 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规律三: 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 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 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例: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 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 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

4、禽也。翻译: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 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1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 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规律四:依修辞,定句断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 方便。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 主语。例如: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2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3 、 汝

5、心 之 固 固 不 可 彻 曾 不 若 孀 妻 弱 子 虽 我 之 死 有 子 存 焉 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 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 子 子 孙 孙 无 穷 匮 也。 据排偶,定 句读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例如: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向为身死

6、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参考译文: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 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规律五: 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老 而 无 妻 曰 鳏 老 而 无 夫 曰 寡 老 而 无 子 曰 独 幼 而 无 父 曰 孤 此 四 者 天 下 之 穷 而 无 告 者 也。规律六: 借助句式特点及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 乎”、“何之有”

7、,“孰与 乎” “为所”、“受于”, “无乃乎”,“得无乎”等,根 据 这些结构也可断句。“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2“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 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 “得无乎”(得无异乎?)断句练习题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5 分)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 使 卑 逾 尊 疏 逾 戚 可 不 慎 与 左 右 皆 曰 贤 未 可也 诸 大 夫 皆 曰 贤 未 可 也 国 人 皆 曰 贤 然 后 察 之 见

8、 贤 焉 然 后 用 之。(取材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下)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处断句。(5 分)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 贵 天 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 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取材于刘向说苑) 3、朝阳期中用斜线( M)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5 分)君无愚智贤不肖,莫 不 欲 求 忠 以 自 为 举 贤 以 自 佐 然 亡 国 破 家 相 随属 而 圣 君 治 国 累 世 而 不 见 者 其 所 谓 忠 者 不 忠 而 所 谓 贤 者 不 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

9、兰。4、朝阳一模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5 分)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 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章句上)5、朝阳二模用“/”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5 分) 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传其道 于后世是故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今闻先王之遗而不为是废先 王之传也。”(取材于墨子贵义) 6、崇文期末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 分)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 Z 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3曲 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10、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取材于世说新语伤逝) 7、崇文一模用斜线(/)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5 分)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 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 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谏此事,岂忘之 邪?”太宗意乃解。 8、崇文二模用斜线(/)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5 分)余乃穿涧水而西。得石壁,夷出天成,下拥石基。余东下而立则水帘之泉泠泠出其左 而桃柳数十株蔚蔚绕其右余遂倚石壁为之亭亭悉以石石柱四直入石基其深尺有咫上覆以石 板令永久登泰山者得憩息万祀矣。(

11、节选自明 万恭高山流水亭记) 9、东城期末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 分)鱼 得 水 而 游 焉 则 乐 塘 决 水 涸 则 为 蝼 蚁 所 食 有 掌 修 其 堤 防 补 其 缺 漏 则 鱼 得 而 利 之 国 有 以 存 人 有 以 生 国 之 所 以 存 者 仁 义 是 也 人 之 所 以 生 者 行 善 是 也。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取材于淮南子)10、东城一模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 分)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 小 则 凸 凡 鉴 洼 则 照 人 面 大 凸 则 照 人 面 小 小 鉴 不 能 全 视 人 面 故 令 微 凸 收 人 面 令

12、 小 则 鉴 虽 小 而 能 全 纳 人 面 仍 复 量 鉴 之 小 大 增 损 高 下 常 令 人 面 与 鉴 大 小 相 若 此 工 之 巧 智,后人不能造。(取材于梦溪笔谈)11、东城二模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 分)楚 共 王 出 猎 而 遗 其 弓 左 右 请 求 之 共 王 曰 止 楚 人 遗 弓 楚 人 得 之 又 何 求 焉 仲 尼 闻 之 曰 惜 乎 其 不 大 亦 曰 人 遗 弓 人 得 之 而 已 何 必 楚 也 仲 尼 所 谓 大 公 也(取材于说苑至公)12、丰台期末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4 分)至于根柢 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

13、以往者虽旧余味日新后进追取而 非晚前修运用而未先可谓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者也 。4(取材于文心雕龙宗经)13、丰台一模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5 分)世之所贵,同而贵之,谓之俗;世之所用同而用之谓之物苟违于人俗所不与苟忮于众 俗所共去故人心皆殊而为行若一所好各异而资用必同此俗之所齐物之所饰。故所齐不可不 慎,所饰不可不择。(取材于尹文子大道上)14、丰台二模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 分)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 尝有也。(取材于吕氏春秋)15、海淀期末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

14、句(5 分)天 不 为 人 之 恶 寒 也 辍 冬 地 不 为 人 之 恶 辽 远 也 辍 广 君 子 不 为 小 人 之 匈 匈 也 辍 行 天 有 常 道 矣 地 有 常 数 矣 君 子 有 常 体 矣 君 子 道 其 常 而 小 人 计 其 功 诗 曰 礼 义 之 不 愆 何 恤 人 之 言 兮 此 之 谓 也。(取材于荀子天论)16、海淀一模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 分)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 莫 不 举 贤 或 以 治 或 以 乱 非 自 遁 求 同 乎 己 者 也 己 未 必 得 贤 而 求 与 己 同 者 而 欲 得 贤 亦 不 几 矣 使 尧 度 舜 则 可 使 桀 度 尧,是犹以升量石也。(取材于淮南子缪称训)17、海淀二模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 分)曩汝之行,得之于足,应之于心。推 于 御 也 齐 辑 乎 辔 衔 之 际 而 急 缓 乎 唇吻 之 和 正 度 乎 胸 臆 之 中 而 执 节 乎 掌 握 之 间 内 得 于 中 心 而 外 合 于 马 志 是 故 能 进 退 履 绳 而 旋 曲 中 规 矩 曲 道 致 远 而 气 力 有 余 诚 得 其 术 也。(取材于列子汤问)18、石景山一模用斜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