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791899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上课心得体会我这次比赛上的课题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本文人物离学生比较远 ,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文章所写的樟树虽然学生比较熟悉 ,但本文主要通过对樟树的描写 ,要求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故居樟树故居主人之间的关系 ,从而理解宋庆龄同志的高尚人格。我的设计是想通过对文本阅读指导 ,让学生认识樟树 ,欣赏樟树 ,感受樟树的外形美与内在美 ,从而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 ,理解人们总爱在宋庆龄故居樟树前留影的原因 ,从而感悟宋庆龄的人格魅力。在上课的过程中 ,对文本的阅读指导 ,我感觉还是比较生动的 ,抓住了樟树“蓬蓬勃勃与“香气永存的特点 ,指导

2、学生阅读的深入、感悟也比较深刻。通过大量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补充 ,学生对宋庆龄有了一些了解 ,对文章的这种写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或许是人物离学生较远 ,或许是我预设得过于生硬 ,学生对“树与“人的这种联系理解起来不太容易 ,让课堂出现了为难的瞬间 ,也让后面的教学内容显得有些拖沓。比赛已经结束 ,我对自己本次的表现不太满意。我认为自己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课堂语言不够精炼、优美。2、对文本的解读要更多地关注学生。3、要让课堂充满活力。当然 ,无论赛课的结果如何 ,对于我来说算是有了一次收获 ,而且这种收获也只有多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够获得。从教龄来说 ,我从教已经十几个年头了 ,这么多年

3、来 ,学习提高的时机也不少 ,但很多时候 ,只是知道了怎么上好课 ,对自己的某些缺乏 ,没有能够及时地发现 ,不知道问题在哪。所以只有通过这样公开的赛课、评课 ,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是对自身一次重新认识的过程 ,也是一次学习、提高的过程。?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义城 程春红这次课评 ,我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简短 ,但文中樟树的象征意义比较深刻 ,不易被四年级的孩子所理解。所以 ,在教学设计时 ,我准备从樟树的外形入手 ,然后引导孩子们熟读课文 ,了解樟树的习性 ,再结合对宋庆龄先生的生平简介 ,让孩子们对课文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作为第

4、一课时的教学 ,我把生字词的教学作为铺垫 ,重点放在指导孩子们对课文的阅读上。上课铃响起后 ,见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 ,心中一股爱意油然而生 ,先前的紧张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我有条不紊地带着孩子们读题 ,释题 ,初读课文 ,孩子们快乐地认准了生字词 ,顺利地读通了课文。然而就在我准备组织孩子们交流阅读课文后的心得体会的时候 ,下课铃却响了。我有些不舍 ,尽管本课的教学目标已圆满完成 ,但心底还是觉得有一点遗憾 ,因为指导孩子们阅读课文的时间用得太多。可课后想想 ,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 ,孩子们能真正去阅读课文吗?在课堂上巡视指导的时候 ,我已经看到很多孩子记下了自己的阅读体会 ,而且记得都很

5、真实、纯朴。我知道 ,孩子们用心读了 ,和文字做了心灵的交流。也许 ,每节课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遗憾 ,但只要孩子们能用心灵阅读 ,能在阅读中愉快地健康成长 ,那就比什么都好。?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心得体会沿河小学 李纯法本次参加包河区青年教师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比赛的课文是四年级下册的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是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审视一下课题 ,你会发现 ,“樟树二字前面的定语很长 ,是“故居前的 ,还是宋庆龄女士的故居前的 ,这就注定这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 ,或者说 ,这两棵普通平凡的樟树 ,已经有了作者赋予它们的特殊的含义。?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四、五两个自然段 ,是对樟树的正面描述

6、 ,但 ,如果对应着人来读的话 ,那么 ,字字句句都是情。教学时 ,我将四、五两个自然段抽离了出来 ,做了一次教材切割。所以我教学本课有这样的思路:由宋庆龄为什么珍爱这两棵树?设置悬念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主领会出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思念。由题切入:从课题上看 ,课文主要写什么?读懂树读懂课文其他内容再生疑:为什么课文还要写其他的内容?为什么课题不直接写“樟树?读懂人写作特色:借物写人。但在这节课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由于学生在课前没预习 ,对课文很生疏 ,这对课程进度有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在总结升华局部显得很急促 ,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另外也感到学校之间生源素

7、质的差异较大 ,这导致了备课时 ,备学生这方面出入较大 ,课堂生成比较出乎教师的预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一课时教学体会 合肥市陆大小学 许荣华有幸参加了我区今年的青年教师教学评比 ,心里几分冲动几分担忧 ,为能参加评比快乐 ,又担忧课上不好。经过一天半的忙碌 ,我结束了此次教学评比。这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 ,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 ,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思念之情。文章外表上来看是写樟树 ,可其实是借物喻人。因为是第一课时教学 ,所以我让学生通读课文后 ,再分别让

8、学生读 ,边读边和学生边简单分析 ,避开了传统的先以生字词教学为主的模式。文章的四五两段是本文重点 ,第四段充分让学生朗读 ,体会樟树的蓬蓬勃勃 ,第五段让学生领会通过比照写出樟树的“树品 ,为下一课时由“树品引导到“人品打下根底。这节课我完成了教学目标 ,整堂课的结构感觉自己把握的也不错 ,也经历了一次很好的锻炼 ,但还有许多缺乏之处。首先 ,没能了解卫岗小学上课开始情况 ,课堂调控和应变能力不强。当时铃声响起 ,我估计结束就开始上课 ,中间铃声停顿 ,我误以为结束 ,所以提前一两分钟上课 ,导致最后多出一点时间 ,只能临时应变 ,显得有点慌乱 ,当时我带着手表 ,如果能在学生其他互动方面深入 ,就能弥补这个缺乏了。其次 ,对学生估计过高。因为是第一课时教学 ,读读简单说说 ,觉得没有深层次的挖掘 ,学生应该会积极响应。谁知连最根本的读课文举手的人也不多 ,整节课积极发言的就那几个。如果按部就班学生先自读课文 ,然后出示生字词读 ,再按顺序开火车读课文 ,可能学生的反响会积极一些。第一次参加这类评比 ,本来就是去学习的。有得有失 ,经历了一次很好的锻炼。俗话说:学海无涯。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 ,需要我学的还有很多很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