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76415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第四单元 谢谢您,家乡的劳动者13、为我们服务的人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调查,让学生了解我们幸福便捷的生活离不开许多人的辛勤服务和劳动。2.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及调查收集资料的能力。3.了解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的辛勤付出,关心、尊重身边劳动者。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懂得我们的

2、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为我们服务的人。2.知道我们生活的便利来自劳动者,进而尊重他们的劳动。教(学)具准备:教师:课件。学生:调查表、自主排练情景剧。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教师:我们每天要喝牛奶,牛奶是怎么来的?(学生回答预设:买来的、送来的要引导学生思考是谁做了这些事情)教师:我们喝的牛奶都是农场的奶牛产出的。工人先把牛奶挤下来,再运送到工厂,经过工人检测、高温杀菌等严格的程序,然后制成各种奶制品,最后运送到各个超市,或者直接送到每家每户。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寻找清晨上学路上忙碌的身影教师:清晨在上学的路上,你看到了哪些忙碌的身影?这些忙碌的人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服务?(不同小

3、组分角色饰演不同的人员:学生、父母、环卫工人、公交车司机、菜农、卖早餐人员、教师、交警、建筑工人,模拟清晨上学路上遇到的忙碌的劳动者)教师:每天都要吃早餐,是谁给我们准备了可口的早餐?我们吃的菜、早餐是怎么来的?每天走在干净的马路上,是谁给我们清洁了街道?每天出行都要过马路或者坐公交车,又是谁让我们出行平安?街道两旁的高楼大厦又是谁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每天来到学校,是谁在欢迎我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是谁给我们治疗?学生:是农民伯伯的辛勤耕耘为我们提供了粮食和蔬菜;是环卫工人的汗水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清洁美丽;是警察叔叔是让我们出行有序;是公交车司机让我们出行更加便捷。我们幸福的生活离不开许多人的辛

4、勤服务和劳动。活动二:寻找那些未曾谋面的为我们服务的人教师: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有许多未曾谋面的人在悉心地为我们服务着,我们一直在享受着他们的劳动成果。(课件出示图片:楼下扔的垃圾都被清理走了?谁这么早把鲜奶送到家门口?为什么姐姐总能在这里取到包裹?是谁把树干刷白色了)教师:是谁完成了这些工作?他们是怎么完成的?我们试着去揭开谜底。课件出示表格:生活中的现象是谁完成的?时间地点怎样完成的?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上面表格并进行展示)教师:除了同学了解到的这些,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为我们服务的人。如边防战士保家卫国;建筑工人建筑高楼大厦;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种植粮食;医生抢救病人;教师

5、教书育人,等等。正是这么多的人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才让我们享受着便捷、舒适、有序的生活。三、感悟深化,指导生活教师:我们在享受别人给我们带来舒适生活的时候,有时也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请看。(课件出示随手扔垃圾现象;浪费粮食现象;训斥外卖小哥晚点现象,)教师:看到以上的行为,同学们说说是对还是错。(学生讨论并交流)教师总结:劳动者的辛勤工作,才让我们的生活如此安全、舒适、快乐,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并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普通劳动者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2.了解一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的生产、销售等过程。3.学会尊重每个人、每份平凡的工作,学会

6、感恩、珍惜。教学重(难)点:认识普通劳动者,理解他们工作的艰辛,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学会感恩,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具准备:教师:课件。学生:卡片、卡通人物剪纸。教学过程:一、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来了一位客人,她呀,来寻找妈妈,你能帮帮她吗?学生情景剧表演,小花衣:我是小花衣,长得漂亮身体好,一心想把妈妈找!售货员:我是从制衣厂把你领来的,你到那儿去找找吧!裁缝:我只是用布匹把你做成了衣服。你去纺织厂找找吧!纺织工人:我只是把棉花织成了布匹,你到棉花地里去问问吧!农民:我种出的只是棉花呀!(学生通过小花衣找妈妈的过程,了解一件小花衣的制成过程:棉农

7、种植出棉花,由棉花做成布匹,由布匹做成衣服,服装店出售小花衣。同时了解到一件小花衣的制成要经过农民、纺织工人、缝纫工人、售货员等劳动者的手,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一件小花衣是这样的来之不易。同样,我们吃的、用的每一样东西都来之不易,都包含了许多劳动者辛勤的汗水)教师:我们穿的衣服、吃的粮食、住的房子、乘坐的交通工具、使用的学习用品、观看的影视节目等,都凝聚了许多人的劳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教师:我们每天都在用的精美教科书,要经过哪些人的辛勤付出呢?他们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呢?假如其中一环节的工作者请假,会有什么结果?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的资料。教科书的生产生产流程对应的劳动者具体工作编写作者

8、绘图设计者排版排版者教师:看似一本简单的教科书,到达我们手中需要经历这么复杂的过程,凝结了这么多人的心血与汗水。二、感悟深化,指导生活教师:其实还有很多行业、很多人,我们可能并不熟悉,甚至有些陌生,但他们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幸福。假如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学生交流没有这些劳动者可能带来的不便,体会我们的生活的便利都是一些不辞辛苦的劳动者创造的)教师:通过你们的回答,我们深切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一切将不能继续。教师:既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辛勤的劳动者,那么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吧。(课件出示表情)对象

9、我想对您说老师警察农民伯伯环卫工人.(学生小组进行填写,汇报、交流)教师:是的同学们!,我们的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提供服务,没有他们的服务,我们的生活会很不方便,甚至会有很多麻烦,让我们真诚地对他们表示感谢吧!让我们学会尊重每个劳动者,感恩每个为我们服务的人。 14、出彩家乡人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热心人对大家的真诚服务,并向他们学习,尝试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为他人提供便利。2感受家乡热心人的辛勤付出和为家乡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3.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明白只要努力工作,干哪一行都能做出成绩。教学重(难)点: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明白只要努力工

10、作,干哪一行都能做出成绩。教(学)具准备:教师:制作课件,通过上网、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学生:通过上网、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热心人和优秀人物,并制作“状元榜”。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的风景在自己的眼中永远是最美的。下面请看几幅与家乡有关的图片。(课件出示家乡的美景和家乡名人图片)教师:家乡风景美如画,比风景更美的是我们的家乡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寻找出彩的家乡人,为他们点赞、喝彩吧!(板书课题:出彩家乡人)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寻找家乡的热心人(课件出示一组热心助人的图片:(扶老人过马路、调解邻里纠纷、主动清理村里的垃圾、帮老人

11、干重活)教师:说说你从这些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是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热心人”,那在你的身边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热心人呢?说一说你了解到的家乡的热心人,学生交流。这里仅仅说名字,比如大伯、王叔叔、哥哥由点到面,引导学生认识到:小到扶老人过马路的热心人,大到为人们排忧解难的热心人,只要对人们有所帮助的都是热心人,教师小结:在我们家乡,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真心为大家服务,及时为他人排忧解难,以热情和爱心温暖着身边的人,他们是我们身边的热心人。教师:家乡的热心人有的并不在我们身边,他们为了生活远走他乡辛勤工作,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我们的家乡,你知道这些热心人的名字吗?(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

12、了解汇报交流)教师:他们可能并不出名,收入也未必很高,但是他们有着建设家乡、帮助乡亲的共同信念。活动二:走进热心人的故事教师:看,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课件出示:家乡热心人的汇款单的图片和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情系家乡的热心人的故事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我们过会儿在全班开展来交流。教师:我们先从身边的热心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故事开始,好吗?(教师引导学生先从身在家乡的热心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故事进行汇报。组内成员与其他组成员予以补充)教师:无数身在异乡的打工者远离亲人、远离父母,他们在努力工作,刻苦学本领,但他们最后毅然选择回乡创业。课前有的同学专门对回乡创业的热心人进行了采访

13、。下面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汇报。(学生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向全班汇报、交流)1. 讲回乡创业者的故事。2. 展示小组采访记录,谈采访感受。3. 展示回乡创业者为家乡所做贡献的有关报道、图片资料。(学生对回乡创业的打工者进行采访之前,要列出采访计划和提纲:确定采访人,采访时间、地点、方式。采访内容可包括:外出打工时遇到过什么困难?当初为什么会有回乡创业的想法?创业过程中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一则新闻:美丽蒙阴我的家,学好本领回家乡市派蒙阴第一书记召开返乡党员、大学生座谈)教师:通过刚才的汇报交流,我们发现每一位回乡创业者都有自己的奋斗故事,都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家乡的建设离不开他们的参与和贡献。为了

14、吸引家乡人才回乡创业,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一起来了解一下。教师补充家乡欢迎打工者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如:“十万人才回乡行动”“三引一促聚人才”“共建大美新临沂”。教师:有很多人外出打工后,带着技术、带着资金、怀着梦想回到家乡,他们办工厂、开商店、搞养殖发展了家乡经济,提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三、感悟深化,指导生活活动三:家乡“状元榜”教师:每个人只要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学习,刻苦练习,用心去做,就能做出好成绩,成为这一行的能手和专家。我们称他们为“状元”。请看教科书第58页金牌工人许振超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成为行业状元的?(学生阅读并交流)教师:许振超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凭借自己的刻苦与努力总结出一套富有成效的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桥吊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被人赞为“金牌工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状元”。下面我们再来看教科书第57页的照片,这些行业“状元”都有哪些不平凡之处呢?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状元”的真正含义在于他对本行业的精通与热爱,而不在于他从事的行业或他的收入多少)教师: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状元”呢?为什么?学生交流。(基于前面对“状元”的交流和认识,学生肯定能认识到,他们都是刻苦努力、干一行爱一行、用心工作的人)教师: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行业状元呢?请拿出你制作的“家乡状元榜”,在小组内和同学一起交流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