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763864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6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和自然环境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和自然环境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和自然环境的关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窑洞民居特征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独特的汉族民居形式,具有浓厚的汉 族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窑洞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四千多年前,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 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黄 土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 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 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 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 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 黄土地深层文化。二、黄土高原自然特征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介于北纬33414116,东经10052/11433/之间,海拔高度800

2、3000米。是地球上 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 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较为干旱,降 水集中在夏季;地表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地形以高原为主,沟壑纵横;植被减少,除外森林与草原的过度带上,生态环境脆弱;土 质疏松,土层较厚。黄土高原区气候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 的特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洞而居, 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三、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及发展对策有利条件:位于暖温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稀少低温时间长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发展对策:控制人口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 田水利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 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感受:通过上网收集相关资料,使自己深刻认识了中国北方地区黄土 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了解了该地域特有的窑洞民居文化。同时,认 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