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尾气胺溶液捕集回收二氧化碳技术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763830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浓度尾气胺溶液捕集回收二氧化碳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低浓度尾气胺溶液捕集回收二氧化碳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低浓度尾气胺溶液捕集回收二氧化碳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低浓度尾气胺溶液捕集回收二氧化碳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低浓度尾气胺溶液捕集回收二氧化碳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浓度尾气胺溶液捕集回收二氧化碳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浓度尾气胺溶液捕集回收二氧化碳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浓度尾气胺溶液捕集回收二氧化碳技术摘 要:胺类化学吸收法是当今燃烧后捕集烟气 CO2 领域中非常成熟的技术手 段,但在捕集烟气 CO2 的过程中,胺类化学吸收法仍然存在着诸如使用能耗过高 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那么开发出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新型吸收剂来降低 能耗便成为节能环保行业新的攻坚课题。混合有机胺作为新一代的高品质吸收剂 的的代表,未来将在工业CO2捕集领域中发挥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关键词:碳达峰、碳捕集、CO2回收、胺溶液吸收1 现状当 21 世纪工业化、现代化的旋律响彻全球,当琳琅满目的工业产品提升了 我们的生活品质,当全世界的人们都在享受工业化社会带来的红利的同时,各种 工业化

2、进程所产生的弊端也悄然呈现。比如用油、用煤、用气的增加导致了对化 石燃料的需求增加,全球各国每年使用的化石燃料燃烧后向地球排放了数以百亿 吨的CO2气体,其引发的温室效应不仅对地球的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救的 伤害,还进一步挤占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引发人们生活品质的下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影响,首当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就是 解决CO2的减排和回收、精制、利用问题。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CO2减排已经成 为全世界各国政府持续关注的焦点议题。据了解,火力发电厂是CO2的重要排放 源之一,通过碳捕集技术捕集电厂烟气中的CO2并加以精制、利用已经成为全球 各家电厂CO2减排的重要手段。当前

3、,CO2捕集技术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包括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燃 烧中捕集(即富氧燃烧),其中燃烧后捕集凭借更加高效的技术优势,获得了更加 广泛的应用场景。燃烧后烟气 CO2 的捕集技术又分为膜分离法、化学溶液吸收法 固体物理吸附法等。膜分离技术和固体吸附法一般适用于CO2浓度高于28%的烟 气气氛,其对烟气中杂质、污染物以及水汽含量较为敏感;化学溶液吸收法是利 用碱性吸收剂溶液的特性与烟气接触并与 CO2 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稳定的盐类, 而盐类在降压或者加热的条件下会逆向分解并释放出CO2,从而将CO2从烟气中 分离捕集出来1。由于化学溶剂吸收法对烟气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并可根据烟气CO2

4、的浓度 选择具有不同吸收能力的碱性溶液,可灵活适用于天然气、燃煤等不同气氛的碳 捕集。燃烧后捕集技术中,化学吸收法已经成为技术成熟度高和应用极为广泛的 技术选择,而且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化学吸收剂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吸收 能耗和降解损失都大幅降低,并完成了从塔器、填料、换热装备到节能工艺的一 系列的技术集成。2 胺溶液捕集回收二氧化碳工艺技术2.1 技术简介目前,工业生产中的CO2捕集技术通常会选用化学溶剂吸收法,该方法是将CO2与吸收剂在超低温度下溶解,CO2溶解进入吸收剂中便形成了富液,当环境变 成高温时,富液发生CO2解析反应,从而分离出高浓度的CO2实现捕集和回收2。2.2 工艺流程

5、图 2-1 是 CO2 捕集系统工艺流程图,当尾气经过风机加压后便进入预处理塔 经过脱硫、降温、除尘、冷却等工艺环节,然后进入吸收塔,尾气自下而上的流 动,与吸收液形成逆流接触,CO2被充分的吸收到溶液中,然后被泵入到循环装 置中进行水洗,水洗后的排放气从烟囱出排出。由于吸收液拥有极高的蒸汽压,为了减少吸收液被排出而造成的损耗以及容 易产生污染大气的情况,在塔的顶部会安装若干循环洗涤和除雾装置。塔内置放 了很多气液分布器,以便加强吸收液对CO2的吸收。塔底富含CO2的富液经管道 送至再生塔内,利用再生后的贫液的余热与富液进行热交换,让再生溶液冷却下 来。再生贫液从再生塔底部出来后经贫富液换热器

6、与吸收富液进行热交换后,再 次回到吸收塔的顶部实现循环使用。再生混合气经再生冷却器冷却后,进入气液分离器中,CO2从分离器顶部分离出来,得到气态CO2产品气,进入后续的净化回收工段3。图 2-1:CO2 捕集装置工艺流程图2.3 技术特点该技术通过研发高效、先进的复合型CO2吸收胺溶剂以及通过设计和模拟技 术开发出了新型热量和动力综合利用优化系统,完美解决了 CO2捕集过程中容易 产生的能耗高、费用高等问题。2.3.1 特性溶剂针对尾气组成进行配方的复合胺吸收溶剂,确保CO2的富液解吸能耗大幅降 低,吸收剂消耗低,同时降低腐蚀作用,达到经济有效,且最佳捕集和分离 CO2。2.3.2 过程能量优

7、化工艺能量综合利用,工艺流程不断的优化,除采用传统的贫富液换热工艺外,还 可以根据尾气的特点,通过实验和模拟,开发出尾气处理、CO2捕集工艺中多级 换热系统、热泵系统、结合分布式换热节能、级间冷却节能、分流解吸节能等多 项技术,完美的实现了系统热功综合利用,降低系统能耗,并保持整个捕集系统 的水平衡,溶液和水消耗量低,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目标,并设计出最佳方 案4。2.3.3计算机模拟辅助设计根据项目的物性数据和技术指标,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并结合胺液化学热 力学数据对工艺过程进行详细的数值模拟,为工艺开发和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支持2.3.4二氧化碳捕集随机和规则填充塔通过对解吸塔、吸收塔进行科

8、学、严谨的工艺计算,采用新型槽式气液分布 器,可同时起到液体收集和液体分布的作用,无需额外安装液体收集器,塔内的 占位低,也能节省占地使用面积和造价,操作更方便,费用也能控制的更低。2.3.5网络-监测、命令和控制装置为了实现装置的安全性、稳定性,提高控制精度,保证产品质量,控制系统 可以选用集散控制系统(DCS)。DCS系统包括三个部分:(1)通讯部分、(2) 分散控制部分、(3)集中管理部分,DCS会通过操作站对全部的工艺流程进行 24小时的监督、管理和控制,拥有极高的可靠性和便捷性,人机互动的界面也很 友好,可以实现数据存储,常规调节功能,各种复杂计算,逻辑计算,顺序控制 功能,并可以输

9、出各种报表5。3结尾混合有机胺作为吸收剂,是未来工业中CO2捕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混合胺 吸收剂结合了不同单一胺类的优点,既能够提高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稳定性, 又能够防止沉淀,形成优势互补,有效提高CO2吸收容量、降低再生能耗。但是 混合胺的选用,多种胺的配比,与相应工艺条件匹配,工艺设备优化等均有着密 切的关系,需要通过系统的实验数据对工艺进一步的优化。参考文献:1 林海周,杨晖,罗海中,裴爱国,方梦祥.烟气二氧化碳捕集胺类吸收剂研 究进展J.南方能源建设,2019(1).2 王美霞,王红燃烧后CO2捕集技术研究J. 山西化工,2014年(4).3 张海滨.应对气候变化一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 (6).4 周旭健,李清毅,陈瑶姬,徐灏,胡达清化学吸收法在燃后区CO2捕集分离 中的研究和应用J.能源工程,2019年(3).5 张茂,吴少华,李振中.火电厂CO2捕集及资源化技术J;电站系统工 程,2007年0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