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二)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76254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作文教学(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作文教学(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作文教学(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作文教学(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作文教学(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作文教学(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在作文课上“活”起来山西省安泽县第二中学 侯淑芳摘 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于作文指导也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关键词:态度 兴趣 想象 模仿 正 文: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就要遵循写作规律、中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善于创新,最大努力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开发写作潜质,让学生想写会

2、写好写,写出自我,写出快乐,写出自信。一、当前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造成了思维的限制;作文题目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老师过分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了思维的僵化;学生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造成了思维的空洞;作文屡屡失败,挫伤了写作积极性,造成了写作的恐慌。这些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了一个“作文写作怪圈”,致使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要想彻底扭转这

3、一现状,首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写作态度,使学生切身认识到写作是人的一种内心诉求、一种心理需要。在工作生活中,作文是很重要的表达交流的渠道。学好作文,有过硬的文笔,是未来就业、事业成功的基础和法宝。只有爱好写作、经常写作、善于写作,才能很好地记录生活中美好瞬间、生命的真挚感悟,才能丰富阅历、增加人生智慧,才能总结反思积累宝贵的经验、不断走向自信成功之路。从而使学生在主观心理上认知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转变写作的不良态度风气,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使学生不排斥作文、喜欢上作文、写出好作文。三、改善教学,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于作文

4、指导也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1、感悟生活,获取素材。就目前来看,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文章缺少个性,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学生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凑成一篇应付交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从生活出发,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

5、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的事物,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只要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也是活的,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2、展现个性,鼓励想象。实施“个性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以一致的标准和答案强求学生,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鼓励学生自我选择感兴趣的学习主题,在其独特的潜能领域进行深入的指导。”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个性,鼓励想象是学生作文的动力。因此,作文要求也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心灵去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并用各自独特

6、的视角及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所感所想,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拓宽思路,自由想象发挥,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3、模仿求新,培养文风。模仿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的。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不爱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自己的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模仿是创新的一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不单纯地模仿,以求变通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4、积累材料,迁移运用。阅读是写作的先导。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就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书

7、读得多了,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要融合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学生阅读的热情高涨,作文兴趣得以激发,教师的引导、平时的积累得以合理运用,让学生有感而发,文思泉涌,动笔成篇,作文水平就会大幅提高了。5、以身示范,潜移默化。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萌发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的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同时,创办本班或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现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参考文献:中学作文教学中低效及不作为现象探析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和思考中国基础教育2010年第五期;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教育论坛2010年第四期;重在参与意识的培养作文教学感悟语文学刊2010年第九期;如何提高中学作文教学质量青海教育2006年第一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