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976187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doc(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篇1学习目的认识2个字。会写4个字。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第一课时学习目的会写4个字。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

2、,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理解李白吗?谁来介绍一下他?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二、读通诗句,理解诗意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宏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理解背景:唐玄宗开元_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分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

3、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b老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互相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老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练习生字“断、楚、孤、帆”。默写望天门山。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热爱祖国河山的

4、感情。第二课时学习目的认识2个字。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播放西湖风光的课件。提问:西湖的风光美吗?假如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老师重点指导:潋空蒙淡妆浓抹相宜读通诗句。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同座互读全诗

5、,并互相正音。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假如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学生自由背诵。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读会。教学反思望天门山与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两首描写祖国风光的诗,重点是学生体会到从

6、诗句中所反响出的意境,学习诗人的观察及表达。所以在同年级的老师问我怎么讲,我就想先让学生读读诗大概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再看图体会作者看到的景物美,再读诗,用自已的话说说诗人看到的景物,我想假如学生能说出来,并体会出美,那么学生就肯定已经理解了古诗,再带着感情反复读一读体会作者的诗,说不定学生也能作诗了。所以课堂上我也这么做了,学生确实能自已悟出来,并比我想象得还要好,所以一节课就把两首古诗全部学习了,但课尾就没有时间让学生自已练习作诗了,只好留在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已试着把祖国那美丽的山河之景用诗的语言表现出来。虽然我没有给学生讲诗的写法,因为自已实在也是个笨手,但我想学生学了不少诗歌可以

7、比葫芦画瓢,说不定会有人写出更好的句子,到时可以让大家学习。下课后想想自已不禁脸红,学生也是刚学,我为什么不可以和他们一起来学诗,一起来写,说不定我还能因此学会写诗。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篇2教材分析p :两首古诗均为描绘山光水色的名篇,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李白和杜甫。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象。绝句为诗人在成都草堂所作,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这首诗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到远,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学情分析p :这两首著名的唐诗,学生都会背诵。教学时,关键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求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促使学生领悟诗的意境。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

8、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能解释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重点:能解释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情景。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录像。第一课时课时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望庐山瀑布的诗意。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学过许多李白的诗,如今,咱们开一个李白诗会,把你知道的李白的诗背给大家听一听,愿意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的诗。板书:望庐山瀑布齐读。2、解题谁能讲一讲课题的意思?庐山在什么地方?江西省九江市你见过瀑布吗?出示挂图学习生字:

9、瀑。3、小结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壮丽风光。二、精读望庐山瀑布。1、指名读古诗。2、小组讨论,说说诗的意思,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3、师生交流:每句诗都先请学生来说,老师只做适当指导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什么意思?“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因此而得名。“生”是什么意思?“生”的原意是生成的意思,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这句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先说,老师再归纳总结: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遥看瀑布挂前川“遥”是什么意思?远。“川”是什么意思?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挂前川

10、”是什么意思?挂前川,瀑布挂在山的前面。“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是什么意思?飞泻的水流。“直下”是什么意思?“直下”是直泻而下的意思。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三千尺”是什么意思?“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长。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什么意思?疑,可能是,疑心。“银河”是什么意思?天河,晴朗的夜空里呈现出的由许多恒星组成的白色光带,看上去像银白色的大河。“落”的意思是什

11、么?落,这里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九天”是什么意思?古代传说天有九重,这里指天的最高处。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使人疑心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4、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 你认为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5、练习朗读、背诵。6、品读体会作者情感“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像是一条宏大的白练高挂在山川之间,谁能将这样宏大的瀑布挂起来呢?只有大自然。在这句诗里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颂。细细品味这首诗,可以使我们领会到大诗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三、总结欣赏录像四、作业用你手中的画笔画一幅庐山的瀑布图。第二课时课时目的:1、正确、流

12、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绝句的诗意。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齐读有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你们知道他吗?2、解题这是作者对他居住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景物的描写。二、精读绝句1、老师范读。2、这首古诗写了什么?3、利用学习望庐山瀑布的方法来学习绝句这首诗。复习我们是怎样学习望庐山瀑布的?读诗句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材料,把这些难于理解的字词弄懂串联、整理说出诗句的意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4、小组学习,老师点拨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师生共同研究解答。5、诗中写了哪些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6、指导朗读注意停顿,要读出诗的韵味来;注意轻重音,要读

13、出感情。7、学生练习朗读、背诵。三、总结四、作业你能用一幅图描绘出绝句的意境吗?板书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小学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篇3【学习目的】、认识“亦、妆”个字。会写“断、楚、孤、帆”个字。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课前准备】、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

14、的古诗。第一课时学习望天门山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二、读通诗句,理解诗意、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检查交流: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假如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络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学生个人读悟。在学习小组中交流。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老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老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四、书写生字,默写课文、练习生字“断、楚、孤、帆”。、默写望天门山。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