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761793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文讲的是在发生大地震以后,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最后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的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著追求的精神。设计理念:把课文的关键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和诗歌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浑然成一个整体,建构成全文的教学主线,围绕主线通过追问、想象、角色换位、回还反复等形式,层层体现父与子具有坚定信念的多个画面,从而使父与子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屹立在学生心中。学情分析:地震对于学生来说虽说不陌生,但那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的彷徨和恐惧,他们是无法体会的,还有那种因灾祸而失去

2、亲人的巨大悲痛,他们也是无法体会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品读文本,再现情景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此基础上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亲和儿子的坚定信念。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实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坚定信念。2、通过对儿子言行的描写,感受儿子对父亲的坚定信念。教学难点: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两

3、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方法:合作、交流、以读代讲、读中悟情。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素材包括:体现震后救援的感人视频、诗歌、音乐伴奏等。2、学生:(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搜集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迹,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概括下来。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诗歌导入1、播放视频,师朗诵诗歌,生谈感受。2、板题、读题。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3、汇报: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三、品读体验1、他们凭着一种怎样的信念创造了这个奇迹呢? 2、从课文哪里能够体现出父亲和儿子具有坚定的信念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

4、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一些感受。3、汇报交流:(随机品读)4、品读感悟。品读句子1: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与父亲的对话以前有哪些人阻挡过他?我想采访一下这些人,你们为什么要阻挡他?同桌角色扮演读三次对话,你读出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品读句子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自由读,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发挥想象:父亲用自己的双手不停地挖着,8小时过去了,父亲会怎样呢? 12小时过去了,父亲又会怎样了呢?24小时呢?是什么在支撑着父亲?品读句子3:a“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

5、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b“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自由读读这两个句子,你体会到什么?这群孩子在废墟里经历了漫长的38小时,想象一下,在废墟里,阿曼达会怎样做呢?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四、拓展升华1、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2、随机汇报。4、配乐朗诵诗歌。五、作业超市(任选一题,写一段话。)1、和爸爸的目光对视一分钟,你看到了什么?2、细细地观察爸爸的背影,你想到了什么?3、帮爸爸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设计: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坚定父亲 儿子了不起第二课时(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