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核算方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760460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排放核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碳排放核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碳排放核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碳排放核算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碳排放核算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排放核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排放核算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排放核算是有效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促进绿色经济转型的 基本前提,也是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重要支撑。碳核 算可以直接量化碳排放的数据,也可以通过分析各个环节的碳 排放数据,找出潜在的减排环节和途径,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和碳交易市场的运行至关重要。目前计算碳排放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 法和实测法。排放因子法(基于计算)特点:排放因子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碳核算方法。计算公式:根据ipcc提供的碳核算基本方程:温室气体(ghg)排放二活 动数据(ad)X排放因子(ef)其中,ad 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活动量,如每种 化石燃料的消耗量、石灰石原料的消耗量、净购入的电

2、量、净 购入的蒸汽量等;ef 是与活动水平数据对应的系数,包括单位热值含碳量或元 素碳含量、氧化率等,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 排放系数。ef既可以直接采用ipcc、美国环境保护署、欧洲 环境机构等提供的已知数据(即缺省值),也可以基于代表性 的测量数据来推算。我国已经基于实际情况设置了国家参数, 例如工业其他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附录二提供了常见化石燃料特性参数缺省值数 据。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国家、省、市等宏观核算层面。,并能大致掌 控特定区域的全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能源质量和单 位燃烧效率的地区差异,各种能源消费统计和碳排放因子的测 算容易出

3、现较大偏差,成为碳排放核算结果的主要误差来源。质量平衡法(基于计算)特点:根据每年国民生产生活中使用的新化学品和新设备,可 以计算出满足新设备产能或替代移出气体所消耗的新化学品份 额。计算公式:对于二氧化碳而言,在碳质量平衡法下,碳排放由输入碳含量 减去非二氧化碳的碳输出量得到:二氧化碳(co2)排放二(原料投入量X原料含碳量-产品产出 量X产品含碳量-废物输出量X废物含碳量)X44/12其中,是碳转换成 co2 的转换系数(即 co2/c 的相对原子质 量)。适用范围:利用基于特定设施和工艺流程的碳质量平衡法计算排放量, 可以反映碳排放的实际排放量。它不仅可以区分各种设施之间 的差异,还可以

4、区分单台和部分设备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近 一年设备不断更新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更简单。一般来说,企 业碳排放的主要核算方法是排放因子法,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如脱硫过程排放、化工生产企业排放等非化石燃料燃烧过 程),可酌情选用碳平衡法。实测法(基于测量)实际测算方法是基于排放源的实测基础数据,对相关碳排放 量进行汇总。这里有两种测量方法,即现场测量和非现场测 量。现场测量一般是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中搭载碳 排放监测模块,通过连续监测浓度和流速直接测量其排放量; 非现场测量是通过采集样品送到有关监测部门,利用专门的检 测设备和技术进行定量分析。二者相比,由于非现场实测时采 样气体会发生

5、吸附反映、解离等问题,现场测量的准确性要明 显高于非现场测量。碳排放范围的1,2,3是什么?范围 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1范围排放是公司拥有和控制的资源的直接排放。换句话 说,范围1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企业一系列活动的直接结果。 1排放范围分为四个区域。1. 固定燃烧来源包括用于加热建筑物的锅炉、燃气炉和燃气热电联产(chp)工厂。最常见的燃料是天然气、液化石油气(lpg)、瓦 斯油(又名红色柴油)和燃烧油(又名煤油)。京都议定 书涵盖的所有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燃料都必须包含在范围 1 计算中。它们也包含在简化的能源和碳报告要求中。2. 移动燃烧燃烧产生温室气体的燃料的组织拥有或租赁的所有车辆都属于

6、 范围 1。通常,这些车辆将是由汽油或柴油发动机驱动的汽 车、货车、卡车和摩托车。然而,交通正在发生变化。正在采 用替代燃料,例如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 以及生物燃料;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全电动汽车 (ev) 和插 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也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地使用 电动汽车可能意味着组织的一些车队将属于范围 2 排放。这 些必须包含在简化的能源和碳报告 (secr) 中。3. 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来自有意或无意的泄漏,例如:设备的接缝、密封 件、包装和垫圈的泄漏,煤矿矿井和通风装置排放的甲烷,使 用冷藏和空调设备过程中产生的氢氟碳化物(hfc)排放,以 及天

7、然气运输过程中的甲烷泄漏。4. 过程排放过程排放是指在工业过程和现场制造过程中释放的温室气体。 例如,在水泥制造过程中产生co2、工厂烟雾、化学品等。范围 2 :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2 范围排放是指企业购买能源(包括电力、蒸汽、供热和制冷) 产生的间接排放。对于许多公司来说,外包电力是温室气体排 放的最大来源之一,也是减少其排放的最重要机会。公司可以 通过核算范围2中的排放量来评估与改变电力消费模式和温室 气体排放成本相关的风险和机会。从企业、公共事业或其他供应商购买的电力的生产和分配将 影响其范围2排放。如果企业的电力组合中化石燃料的含量很 高(供应商燃烧大量的煤来发电),那么企业的r

8、ange 2排放量 将高于生物质、可再生电力甚至天然气产生的电力。公司可以通过投资能效技术和节能来减少电力消耗。范围 3: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3范围排放是指发生在报告公司价值链中的所有间接排放(不 包括在范围2中)。范围3的排放包括以下内容: 外购原料与燃料的开采和生产 相关的运输活动运输外购的原料或商品运输外购的燃料职员差旅职员上下班通勤运输出售的产品运输废弃物范围二之外与电力有关的活动 开采、生产和运输用于生产电力的燃料 外购转售给最终用户的电力 生产被输配系统消耗的电力 租赁资产、特许和外包活动 使用售出的产品和服务废弃物处理处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外购原料和燃料生产时产生的废弃物

9、处理寿命周期结束的售出产品简而言之,范围 1 排放是公司直接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 放,范围 2 排放是公司购买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 3 排放是除这两者以外的所有公司产生的排放。为什么要测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测量温室气体排放或创建排放清单对于企业了解自己的碳足 迹和对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企业要设定减排和使用 化石燃料的目标,首先要计算自己的碳足迹。如果不这样做, 就像减肥不先踏足体重秤一样。没有一个初始的基准,就没有 办法比较和知道什么是有效的。另外,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企业自身也有好处。这一过程 将帮助管理者深入了公司业务的每个部分包括运营、产品 生命周期、供应链和价值链、利益相关者关系以及所有其他相 关活动。尽管碳或温室气体会计似乎令人望而生畏,但它应该是企业 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