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平均数》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759736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平均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平均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平均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平均数》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平均数教案 许 娥教学内容:平均数 第4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展示台,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 (从生活入手,激发学习的欲望: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虚拟的数,对学生来讲挺抽象的,不容易理解。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选取一些学生的遇到的一些分东西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求平均数的意义,也形象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 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

2、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 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 二、学习计算平均数(自主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从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形象地理解“移多不少”的方法,并在解决中学习“总合均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3、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训练 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 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 班级 三(1) 三(2) 三(3) 三(4) 踢的次数 632 654 668 646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