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溶液的形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758778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溶液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九章溶液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九章溶液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九章溶液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九章溶液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章溶液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溶液的形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溶液第1节 溶液的形成 1课时 总第_个教案主备人:朱丽娜: 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过程与方法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养成关注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

2、态度。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以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1、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 2、乳化和溶解的区别3、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教具学具实验、分析讲解相结合本节课预习作业题【预习作业】1、溶液的概念: 物质分散到 里,形成 的 的 。2、溶液的基本特征: 3、溶液的颜色: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是 色,含有Fe2+的溶液,如硫酸亚铁溶液是 色,含有Fe3+的溶液,如氯化铁溶液是 色。4、溶液的组成: 溶质: 溶剂: 5、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气体和液体、固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 是溶质。液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量多的是 ,量少的 ;若溶液中有水,则水

3、是 。溶质可以是固体如 、液体,如 、气体,如 。6、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 溶解吸热: 、如 溶解放热:如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 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学生围绕课本和预习作业题自学35分钟,教师精讲点拨、预习作业生讨论、交流(1)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用过哪些溶液?还看到过哪些溶液?(2)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硫酸铜溶液;石灰水;生理盐水;碘酒;盐酸(3)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4)下列、溶液说法是否正确?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C、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师指导生阅读教材掌握预设教

4、学要求、达到预设教学目的明确自学、群学内容和要求、教师 巡回辅导、答题解惑“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 环节探究活动1 (探究溶液形成的过程)(1) 学生实验: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或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2) 并填写表格:见课本P26讨论:1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2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探究活动2(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1)教师演示:在1、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2)学生实验:在3、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

5、汽油,分别加入1-2小粒碘、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讨论:衣服上的油渍用什么洗去?为什么?回答:汽油。因为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小,在汽油中溶解能力强。探究活动3(怎样验证酒精能溶于水?) 溶剂溶质振荡前现 象振荡后现 象静置后现 象水乙醇分层不分层不分层小结:酒精能溶于水探究活动4(乳浊液和乳化现象)学生实验:(1)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水和3-4滴植物油,观察试管中的液体是否分层。在一试管中加入两三滴洗涤剂,用胶塞塞紧试管,振荡,对比两试管观察现象,再把两试管内的液体倒掉,并用水冲洗试管,比较这两支试管内壁干净程度。学生活动:填入表格见课本P29讨论;用汽油或 加入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

6、上的油污两者原理是否相同?探究活动5(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学生实验:NaCl、NH4NO3、 NaOH溶于水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师指导:用温度计测量室温下水的温度。向装有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水并不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所形成的溶液的温度,观察实验现象,并做记录。用同样的方法测定硝酸铵、氢氧化钠溶解时的温度变化。)记录表格:见课本P30讨论:溶解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两种溶液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对溶液概念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能进行判断,真正理解溶液的概念。引导学生对比所做的实验,总结得出结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

7、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生带着问题实验、讨论、教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真正理解乳化和溶解的区别总结得出结论: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10分钟当堂检测、反馈、矫正”环节1、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 )A食用油 B酒精 C食盐 D硫酸铜2、将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汽油 B面粉 C氯化钠D高锰酸钾3、某同学喝一杯糖开水,第一口与第二口“甜度”相同,这说明溶液是( )A混合物 B澄清的 C均一的 D稳定的4、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 )A固体B液体C气体

8、D三者都可以5、把少量的白磷溶于二硫化碳中制成溶液,其中 是溶质 是溶剂 ,这种溶液叫做 的 溶液。6、碘酒中 是溶剂,酒精溶液中,酒精是 7、把足量的锌放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 ) A.硫酸 B.硫酸锌 C.锌 D水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铜与硝酸银溶液恰好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是硝酸铜溶液B.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石灰水后得到的混合物不是溶液C.溶剂的质量加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D.溶剂的体积加溶质的体积等于溶液的体积9、下列清洗方法中有乳化现象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用盐酸洗涤水垢10、向右图试管里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原U型管内在

9、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则加入的物质是( )A活性炭B生石灰C硝酸铵D烧碱当堂检测、反馈、矫正课后作业溶液溶质溶剂氢氧化钠溶液NaOHH2O食盐水NaClH2O石灰水Ca(OH)2H2O医用酒精C2H5OHH2O、碘酒I2C2H5OH盐酸HCl气体H2O稀硫酸H2SO4H2O10ml汽油90ml植物油汽油植物油90ml酒精10ml水酒精H2O2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硬水 B油水 C泥水D蒸馏水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 )A蔗糖 B面粉C植物油 D钡餐4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 )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食盐5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水锈 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有助于洗去衣服上的血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