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75792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完成13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或B或C或D或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应考虑两情况,近地面为,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第2题,高空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所

2、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在南半球高空应为。第3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和风速。两力的合力与另一力的方向成180角。答案:1.A2.C3.D(2014江苏百校4月联考)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完成第45题。4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是()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5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解析:第4题,

3、大棚改变的是温度和热量条件,而对光照强度影响小。第5题,门打开时,大棚和大棚外面形成热力环流,棚内温度高、棚外温度低,门口上方从里向外,下方从外向里,故选项A正确。答案:4.B5.A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67题。6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DCABBABDCCCDABDCDBA7此季节,对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说法正确的是()向高纬凸出向低纬凸出向北凸处向南凸出ABCD解析:第6题,由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形状之间的关系是“凸高凹低”可知,等压面向上弯曲的A处气压较高,而向下弯曲的B处气压较低,位于低空的C、D处气压与高空相反,且均高于高空A、B处。第7题

4、,因为C处是低压,由温度与气压相反关系可知此季节陆地气温较海洋高,为北半球夏季,大陆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即向北凸出。答案:6.A7.A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89题。8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9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第8题,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所

5、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冰岛位于欧洲西北部,使其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流为西风。第9题,火山灰是岩浆喷出地表在大气中冷凝形成的,之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正确选项为A。答案:8.B9.A(2015山东威海3月)小明暑假到威海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1011题。10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A热力环流B大气环流C温室效应D季风环流11此时,“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由西向东B由东向西C由北向南D由南向北解析:第10题,因堂屋北侧的植被和南侧的水

6、泥地热力性质不同,所以白天和夜晚受热不均,而形成热力环流。第11题,白天,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压低;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答案:10.A11.C下图为“中央气象台2010年9月2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1214题。12图中A等压线的数值最可能为()A1020B1017.5C1022.5D1012.5解析: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相邻两等压线差值为0,或是相差一个等压距,因此,A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1015hPa或1017.5hPa。答案:B13图中甲、乙、丙、丁四点风力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丙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

7、最大。答案:C14此时,我国渤海北部和台湾岛的风向分别是()A西北风、东南风B西南风、东北风C东北风、西北风D东南风、东北风解析: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考虑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后可确定风向。答案:A二、综合题(共22分)15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箭头指向为空气流向),完成下列问题。(1)A地气温比B、C两地_,气压比B、C两地_。D、E、F中,属高压区的是_。(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热力环流。(3)图中M、N两地实际风向分别为_和_。(4)热力环流是指由于_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_形式。(5)从以上可看出,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直接原

8、因是_。解析: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A地气流上升,说明气温比两侧高,气压低。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差异,形成了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水平运动,近地面大气由B、C吹向A,北半球向右偏转分别形成西南风和东北风。答案:(1)高低E(2)略(高空:E到D、F,近地面,B、C到A)(3)西南风东北风(4)地表冷热不均最简单(5)地表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16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该图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风向?_,其依据是_。(2)A、B、C代表风所受的三个力,其名称分别是_、_、_。(3)此风在_(南、北)半球。如果没有B的影响,风向是_。(4)若图中等压线之间差值相等,E、F两点,风速较大的是_解析:图中风向斜穿等压线说明是近地面的风,A与等压线垂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风向相反,是摩擦力。C与风向垂直,是地转偏向力。该力向右偏,判定为北半球。若无摩擦力,风向平行于等压线。等压线较密处,风力较大。答案:(1)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2)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3)北平行于等压线(4)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